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金融专项拟补助项目公示
根据《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金融专项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金融专项拟补助项目已经省科技厅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将拟补助项目予以公示。
山西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统筹推进处 2023-07-06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金融补助项目公示
按照《宁夏科技金融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宁科规发〔2021〕15号)规定,现将2023年自治区科技金融补助项目予以公示。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07-31
金融实验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方案
产品详细介绍  金融实验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方案                                                                                                                                            创新金融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咨询QQ:     一、金融实验室建设理念及特色         金融实验室结合国际实验室建设理念和中国教育需求,集合实训软件与实训课程、教学工具与研究资源、实验室管理与信息共享、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等功能与一体,达到培养具备复合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的目的。金融实验室的实用性和特色化决定了高校实验结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未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金融实验室方案紧紧结合高校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力争打造一个极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实验室。 以高校教学和研究机构为中心,通过现代IT技术搭建院校先进专业化的实验系统,构建了一个集金融教学平台、研究平台、实训模拟平台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软硬件结合的先进型、开放型、金融实验室环境,并配套独特的高校教学研提升的系列增值服务。                                                        二、金融实验室软件配置         金融实验室软件部分,由整合的实验室管理平台内嵌了数据资源、金融实训教学、教学工具、创新金融工具四大模块的资源工具,在实验室功能实现上可分为为管理平台、核心产品、数据资源和教学工具四部分。 金融实验室架构如下:   1、实验室管理平台模块 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软件资源众多的问题,实验资源的管理和统计以及实验过程的监控、学生考勤等工作会给实验室老师或管理员增加更多的负担。在整合性实验平台方面,通过单点登录技术和先进的用户管理设计,将系统内外的各种软件系统软件按类别的纳入到本实验室管理平台内。   (一)管理平台模块 产品名称 产品简介 1 中心实验室管理平台 建设实验室的基础条件 通过配置开放式、门户式实验管理平台,有助于院校实现统一化的实验软件管理、硬件配置、课程安排、实验监控,是为实验室量身定制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大屏幕模块 大屏及多屏显示技术在国外经济管理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已被广泛应用。作为国内首家掌握这种软件技术的公司,先进的大屏及多屏显示技术,融合全球金融行情资讯系统,软硬件相结合的设计风格。目前已经将此技术成功的应用于上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安徽产权交易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江西财经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工会学院等机构和高等院校。 全球金融资讯大屏集成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色: 1、国际接轨的设计理念,凸显院校个性的实验室风格 2、全方位展示教学内容,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所 3、全球金融资讯实时联动,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行情信息 4、金融资讯教学与科研,培养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能力                    3、核心产品模块 虚拟交易所通过业务流程仿真模拟设计,为学生提供行业实训、教学案例、流程学习平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教师的金融专业学科教学手段。   核心产品模块 产品名称 产品简介 1 CSMAR金融数据库(财务+交易) 金融市场教学、研究实训基本数据库 高精准金融数据库有利于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日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数据观察分析能力,是开展实验教学和市场跟踪的必备资源。 市场通 全球金融资讯分析系统 有助于学员紧密跟踪和了解全球金融市场动态、把握重要资讯,进而提高金融信息认知度和敏感度。 2 虚拟交易所系统 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通过贴近真实投资市场的动态学习环境,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并掌握投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4、教学产品模块   (四)教学产品模块 产品名称 产品简介 1 课程易 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的精品教学课件为目标。 提供强大的制作编辑工具,并支持多媒体课件素材直接内嵌;配备了大量布局多样、画面美观的课程模板,从内到外最大程度美化和丰富老师的精品课程。 2 学习易 方便调用各类学习资源,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整合并集中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料、案例资料、论文写作、认证考试等资源信息,充分照顾学生在课堂内外不同的学习、发展需求,丰富其参考资源和学习资料。      三、金融实验室的硬件设计方案   在实验室硬件设计上,借鉴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设计风格与理念,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设计团队,设计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样例,成功地为国内多所高校设计了个性化的金融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的整体设计依据各院校的特色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实验室定制。以下是本公司提供的多样化实验室设计参考方案: 参考设计一:多功能式金融实验室 参考设计二:改进课室型金融实验室   四、实验室的增值服务         高等院校与公司通过合作构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实验中心,下一阶段,双方应在实验基地和资源运作上进一步结合相互的优势,开展高层次的实务培训项目,包括对外业界培训、毕业生岗前培训和E-Learning网络教学,将简单的实验室变机房为专业培训、专业实践、科研创新基地,促进学校科研教学研究的发展,发挥院校在专业培训上的资源实力,同时为院校带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对外业界培训 依托实验室充分运用院校在当地的影响地位和资源脉络,针对业界开展短期专题性培训业务。公司将邀请海内外学者、专家、教授和业界精英,基于高等院校提供实战应用资源和先进实验培训环境,开展高端热门的培训课程。 (二)毕业生岗前培训 以高等院校实验室为基地,针对不同类型学员的需求,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系列课程和培训项目,以促进实务型、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实用的职场“通行证”和有效筹码。 (三)E-Learning网络教育 充分利用实验室平台,结合磐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联合大中华区及名校名师开展E-Learning网络教学,旨在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课程,使学员拓展全球视野,提升战略思维、深化学习理念、丰富管理技能, 致力培养一批立足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兼具全球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五、实验室软件资源备选产品 1.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2.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4.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5. 保险核心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6.工商管理综合实训模拟教学系统 7.工商注册登记模拟教学系统 8. 市场营销模拟教学系统 9. 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教学系统 10. 企业经营沙盘演练软件 11.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12. 物流实践模拟教学系统 13. 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 14. 外贸模拟教学系统 15.财务分析教学实验系统 16. 财务会计模拟教学系统 17. 管理会计模拟教学系统 18. 财务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上海西瓯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金融实验室-中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方案
产品详细介绍                                                    金融实验室-中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方案                                                                                                  金融基础务实模拟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咨询QQ:   总体设计思想:         在整体架构上充分借鉴了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的成功开发经验,并根据系统规划、实用实效、集中使用、先进优化、开拓创新的原则,整合院校原有的实验资源,补充、新建缺省的实验资源,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符合并满足院校发展需要的“金融基础实务训练基地”。 具体资源模块:         实验室重点强调在金融研究分析资源的投入引进,以独创智能化“实验室管理平台”为运作管理基础,搭建承接循环的3大功能平台:金融信息展示平台—>投资模拟交易平台—>教学辅助工具平台。 一、实验室管理平台         配合院校实验室的规模建设和实施,为实现专业实验室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和运作,提高实验资源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应用,通过配置开放式、门户式实验管理平台,有助于院校实现统一化的实验软件管理、硬件配置、课程安排、实验监控,是为实验室量身定制的资源整合共享、实验系统管理和风采特色展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二、金融信息展示平台 1.CSMAR金融数据库(财务和交易) CSMAR金融数据库,是由专业的研发团队在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和投资业界的鼎力支持下,按照国际知名数据库的构建标准进行开发的、以金融教学、实训实验、学术研究为目的的专业、精准数据库的融合构建。高精准金融数据库有利于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日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数据观察分析能力,是开展实验教学和市场跟踪的必备资源。                                                   2.金融信息展示平台 针对日息万变的金融市场,要求学员必须紧密跟踪和了解市场动态、把握重要资讯,进而提高金融信息认知度和敏感度。因此,实验室内选用能够提供全球主要国家的指数和金融商品实时行情资讯的软件系统,有助于支持全面展示了解全球主要国家的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金融衍生品等上万种金融产品的行情资讯,并且构建全球金融资讯大屏系统,通过集成壁挂式大屏显示器和多套悬挂LED显示屏等先进硬件设备,为院校打造极具仿真性、特色化的金融实验室。                                                    三、投资模拟交易平台 虚拟交易所是一套提供接近市场运作机制模拟投资环境,以竞赛形式实施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通过竞赛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并掌握投资理论知识,通过贴近真实投资市场的动态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将相关的财经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达到提升专业能力与竞争力的目标。                                                       四、教学辅助培训平台 1.特色化的精品课程制作工具——课程易 公司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制作工具,以辅助教师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的精品教学课件为目的,研发出“课程易”系统。为保证课程制作要素的专业、权威,该系统严格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考核指标的各项规范指导课程制作;为保证课程制作工具便捷、强大,该系统提供强大的制作编辑工具,并支持多媒体课件素材直接内嵌;为保证课程制作成果独特、精美,该系统配备了大量布局多样、画面美观的课程模板,从内到外最大程度美化和丰富老师的精品课程。 2.丰富、优质的学科资源系统——学习易 针对院校学生对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发展的全面需求,在“学习易”平台上整合并集中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料、案例资料、论文写作、认证考试、出国留学等资源信息,充分照顾学生在课堂内外不同的学习、研究、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平台方便参考和调用各类学习资源,丰富其参考资源和学习资料,以促进其专业知识、钻研能力的提高。                                                                        五、实验室硬件设计方案 “金融基础实务模拟实验室”,应结合实验室的特征特色,根据进行多媒体、仿真环境、提升技能实验模式的多重部署应用,构筑一个多层次的实验环境,以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的需求。同时,实验室在布局装饰设计应结合院校特色和文化,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展现应用,采用先进专业软件、大屏幕的嵌套技术,突显实验专业和资源优势,为院校开放对外交流和评估考察,打造一个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的优势地位。 院校实验室硬件设计方案和参考效果图如下: 名    称   金融模拟实训室 硬件设备 大屏幕集成6画面液晶显示系统(1套)、LED电子公告牌(1套)、PC(30台)、投影系统(1套)、服务器(2台)、桌椅等       软件配置 序号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1 实验室管理平台 1 软件可根据需求拓展补充,参考“实验室软件资源备选产品” 2 CSMAR金融数据库(交易+财务)或 全球金 融资讯系统(市场通) 1 3 投资模拟交易平台(虚拟交易所) 1 4 教学辅助培训平台(课程易) 1 5 教学辅助培训平台(学习易) 1 六、实验室软件资源备选产品 1.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2.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4.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5. 保险核心业务模拟教学系统 6.工商管理综合实训模拟教学系统 7.工商注册登记模拟教学系统 8. 市场营销模拟教学系统 9. 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教学系统 10. 企业经营沙盘演练软件 11.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12. 物流实践模拟教学系统 13. 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 14. 外贸模拟教学系统 15.财务分析教学实验系统 16. 财务会计模拟教学系统 17. 管理会计模拟教学系统 18. 财务管理模拟教学系统
上海西瓯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创建于2002年,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为特色,培养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化工制药、材料、机械、电子、土木、以及艺术、外语、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目前拥有两个校区。一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二是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武昌校区占地面积500余亩,邮科院校区占地200余亩,拥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0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30余万元。两校区均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1.2公里,集秀美的风景、幽雅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完备的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于一体。学院现有教师65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88.6%,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80.3%,聘请40多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学院客座教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近万人,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化工与材料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学部等6个系部,开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39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邮科院校区集中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技术等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专业。学院获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前茅。拥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双万”专业、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等1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精品资源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项目30余项。 学院师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外语翻译大赛等国家和省市各类课外竞赛中屡获佳绩。2018年共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表现尤为突出,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1项。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荣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0余篇。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考研上线率达15%。学院多年依托武汉工程大学优势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办学,在办学条件、实验室、师资等方面共建共享。学院一直与世界知名的信息通信领域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现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信息通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近9000余名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学院与湖北兴发集团联合开办“兴发基地班”,每年定向培养100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验室、高速率大容量光传输实验室,与世界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达内教育集团在校内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建有校园智慧教室、政治理论课网络工作室、心理咨询中心等。学院与东风汽车、烽火科技、中国电信、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1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多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一批省级及以上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院师生先后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力团支部”、“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自强学子”、“拾金不昧学子”等光荣称号。学院奖助学金体系设置完整,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学院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等。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金话筒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召开
会议系统总结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工作进展,对下一步深化改革作出部署。
教育部 2024-09-29
良田厂家直销金融柜台窗口S520R高拍仪
深圳市新良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云智数字教育金融科技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金融科技实验室的建设,基于金融科技课程开设及实验任务目标,将依托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应用场景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教学服务中心,集金融教学、实验、评价、学习、资源、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平台。教学中心以科技金融投资业务为核心研究,聚合区块链金融应用、投资银行、量化投资交易、智能投顾、Python与金融分析等相关实验系统与课程,深度融合相关课程与系统,构建智慧金融实验教育生态。校企合作层面:打包金融企业培训、研讨会议交流、师资培训、行业课题承接、金融资质认证考试等内容,扩大科技金融实验基地的社会效益。 实验室建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金融等创新技术,教学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建设,将引入区块链金融、大数据金融、投资银行等实践教学内容与环境,创新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前沿金融资讯,提供技术应用实践平台。  
深圳市云智数字技术教育有限公司 2022-07-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5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气象装备、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中文核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6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66%、升学率达31.85%。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7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其中重大1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3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有无锡、苏州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厚植大学精神,笃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航空港校区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邮编:610225;电话:028-85966502;传真:028-85966503。 龙泉校区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邮编:610103;电话:028-84833333;传真:028-8483333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