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钠复合肥及其应用和施用方法
目前国内外虽然对钠已有多方面的研究,但对钠在植物抗旱性中的作用研究却很少,近年来我们研究发现,钠是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时最主要的渗透调节剂,适量的钠既可增加荒漠植物梭梭、白刺、霸王和红砂的生物量又能提高其抗旱性,但目前还尚无将钠作为肥料的报道。鉴于此,我们成功研制了一种可提高荒漠植物抗旱性的钠复合肥。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钠复合肥及其应用和施用方法”。该技术创新点在于首次将钠作为肥料元素来提高荒漠植物的抗旱性;技术水平被鉴定为同类研究国际领先;转化途径为钠复合肥生产及其施用技术体系培
兰州大学 2021-04-14
AUSP复合肥料工艺
成果描述:生产出高中低多种养分浓度的复合肥料。具有投资省,生产成本低,规模化连续生产的特点,是我国肥料工业的重要突破。 其主要工艺性能为不采用磷铵作为磷源,而可采用磷矿为原料,因而省去了磷铵的生产线建设,并可直接得到多种养分的复合肥料。同时没有磷石膏排放,其中的硫组分转化拘溶性硫肥被固定在肥料中。因此这一技术路线具有投资省的优势,同时肥料中已含有缓释成分,因而肥效期长,利用率高。肥料系统也可消耗磷酸中可能出现的含磷废渣。目前已达到3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市场前景分析:肥料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本工艺生产的肥料具有部分缓释肥,有效期长,同时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钾肥)
一、项目背景1.1 农产品有机化与健康食品的需要现代高效农业离不开肥料的使用。然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壤酸化板结以及对地表水系的生态破坏,在回归自然、农产品有机化的全球大趋势中,有机肥料则成为关键的源头。 近年来,世界上有机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各国都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多数国家规定只有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口。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悄悄的改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安全、口感、健康和环保。而直接关系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就是农产品种植所必须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因此,在食品安全革命的背后是一场肥料、农药等农资和种植技术的革命。2002年4月,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随后又出台了相关标准;当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对食品生产所采用的肥料、农药、土质等作了全新的规定,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一个全新的、有着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型项目——有机农业所必备的生产资料——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时代来临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大部分的省份加大了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扬,农民收入增加了,生产积极性高涨。然而,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包括化肥在内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使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农民急需寻找一种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常规化肥、改良土壤、优质高效、价格实惠的新型肥料。 近年来,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而生产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的生产增加了有机肥料的需求。对应4000多亿元的化肥销售总额,生物有机肥仅占2%左右,约74亿元。由于生物有机肥的诸多优势逐步被人们认可,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生态有机肥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必需品。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内,我国生物有机肥市场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2015年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的产值。从而给高效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目前,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以及技术手段所限,有机肥中磷、钾元素的补充仍然延用磷酸铵、硫酸钾等常规化学肥料,对肥料的全面有机化形成了技术障碍。 清华大学与合作者经过十年潜心研发,富磷钾无机有机复合肥突破了非水溶性磷肥制备的技术瓶颈,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补充磷钾元素的技术基础。 1.2解决磷资源短缺与传统磷肥环境问题的需要磷,是人类赖以生存且不可替代的资源,而作为农业生产基本物质的磷肥消耗了80%的优质磷矿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养活了20%的人口,使用了全世界30%以上的化肥,仍造成70%的土壤缺磷。在大力使用速效化肥创造粮食生产奇迹的同时,也引发了水污染、土壤板结、磷石膏堆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特别是磷肥工业仍以酸法制备水溶性化学磷肥为主,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使用化学磷肥1100万吨(按照纯P2O5计量),而生产与使用酸法水溶性磷肥已导致一系列环境与资源问题: 充分利用磷矿资源的要求。磷矿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近几年来,全球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储量急剧下降,作为磷肥原料的磷矿品位逐年降低。据IFA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磷矿石折P2O5后含量降低,1999年为31.41%,而2006年为31.04%,品位下降了0.4个百分点,对于大吨位磷矿石来说,磷矿品位下降,不仅是有效磷含量的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磷矿加工成本的上升。磷矿资源大国已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磷矿开采,以保证国内磷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世界磷矿石出口量为3278万吨,2006年为2965万吨,矿石出口下降了9.5%,年均复合降低1.42%个百分点。世界磷矿出口减少,供需趋紧,价格上升。我国拥有资源储量为178.6亿吨,其中储量11.8亿吨,基础储量31.7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摩洛哥,中以中低品位为主,P2O5平均含量不足17%,富矿储量仅占6.6%。国土资源部已把磷矿列为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矿种之一。利用微晶化纳米粉体加工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制成生物磷肥,保障磷肥供应,平抑磷肥价格。 低碳清洁化磷肥生产的需要。首先,酸法生产化学磷肥的杂质含量影响用酸量的多少,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工艺复杂性,杂质含量高的磷矿甚至造成生产中断。故酸法磷肥生产直接使用的磷矿粉一般是品位28%以上、杂质含量低的优质磷矿。因此普遍存在用富弃贫的现象。选矿产生的含磷低于10%的尾矿和生产过程产生的磷石膏堆积成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也给周围安全带来威胁有些磷矿,甚至品位较高的磷矿,因选矿难度大而没得以利用。其次,磷肥生产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也污染周围环境。再次,酸法生产过磷酸钙和磷铵的耗酸量巨大。2008年我国生产磷铵(MAP+DAP)类肥料总计740万吨 P2O5,共耗用优质磷矿近2800万t,耗硫酸2100万t。我国缺少硫磺资源,用硫磺燃烧制备硫酸需要大量进口硫磺;国内用硫铁矿燃烧法制硫酸从开采、运输到冶炼,都会带来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有些地区还会带来酸雨危害。微晶化纳米粉体加工过程是纯物理过程,没有“三废”排放,能耗低;生物发酵过程消耗工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清洁环境的工艺。 解决土壤面源污染、优化土壤环境的新思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农田过量使用化肥是造成河流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决定因素。水溶性磷肥施加到田间后磷酸根极易随灌溉或雨水流失。大量磷元素随农田进入河流湖泊,形成藻类繁衍基础物质的富磷化面源污染。太湖流域每年每亩农田施用化肥34公斤左右(约1/3的磷肥)。约30亿立方米“回流水”携带大量由化肥产生的氮磷污染物,从而造成太湖流域大面积出现蓝藻。水溶性化学肥料刚施入土壤后,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会毒害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后又在环境因子作用下挥发、流失或沉淀,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磷为2—25%,氮为30—60%,钾为30—60%。生物磷肥是利用微晶化磷矿粉结合生物发酵制造而成,由于主要养分形态为非水溶性态,在土壤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作用下缓缓释放,不但根系土壤环境,发酵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刺激作物生长。施用非水溶性磷肥减少了磷的流失,从而降低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可结合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实施。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亿吨,是工业废弃物的3倍。随着种植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农业废弃物数量还在增加。农业废弃物不但污染农村环境,还易引起火灾。利用农业废弃物制造生物磷肥,不但净化农村环境,而且变废为宝,成为优质肥料,是农业物质循环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提示。我国农业专家李振声院士多年来从事磷高效基因型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利用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对非水溶性磷素的吸收能力,并取得巨大成功。这也启示我们,非水溶性磷也是作物吸收利用的重要磷源。许多农业专家研究表明,改性磷矿粉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也具有明显效果。非水溶性的磷代替高消耗高污染的水溶性磷肥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有机农业发展的好助手。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有机无公害农业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有机农业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有机农业要求禁用化学人工合成的肥料。现在有机农业基地主要采用有机肥和骨粉补磷。有机肥含磷量低,骨粉资源不足且价格高昂。长期下去必然造成有机农业基地土壤磷的亏缺,造成作物生长不良,产品品质下降,产量和效益降低。采用天然矿质和生物发酵技术制成的生物磷肥,符合有机农业用肥要求,试验证明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有机农业用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酸法磷肥带来的“生产环节环境负担大—优质磷矿资源短缺—水溶性磷肥流失污染水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形成是基于传统磷化工产业和化肥体系基础之上的,特别是近几年水溶性磷的产能激增,与我国主要以中低品位磷矿为主、硫资源不足的资源特点不相适应。用微晶化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生产生物磷肥,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不耗酸,降低选矿成本,减少施肥污染,是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农业用磷途径。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土壤类型众多。过磷酸钙和磷铵等对农业增产增收虽然做出巨大贡献,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土壤的最佳选择。我国南北方都有土壤酸化问题,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会加重土壤酸化。而生物磷肥可以平抑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水田施用非水溶性的磷更能降低肥料损失。坡地施用生物磷肥可减少翻耕,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多年来,我们以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索创新材料微晶化技术,将难选的中低品位磷矿利用与农业废弃物资源生物发酵等新技术结合,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新技术,制备能够替代水溶性化学磷肥的新一代缓释性生物磷肥,已在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水稻、茶树、冬枣、橡胶、蔬菜、荔枝、鸭梨等作物的试验中取得了与水溶性磷和骨粉等同的效果,并正向更多作物种类试验推广。二、产品的技术特点“有机农业发展的肥料瓶颈—生产环节环境负担大—优质磷矿资源短缺—水溶性磷肥流失污染水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形成是基于传统磷化肥的生产和施用体系。虽然,传统磷化肥为人类生存的粮食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资源短缺、环境与健康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需要重新考虑如何突破传统水溶性磷肥技术瓶颈,开发高效非水溶性生物磷肥。100多年前,化学家认为作物必须通过水溶性磷化合物才能吸收磷元素;而近代植物营养学家研究却发现:植物根系对磷元素的吸收,主要是靠根部分泌的生物酸缓慢分解土壤中的含磷矿物质而进行的。 我们能否找到一种在弱酸或自然状态下,能够向土壤中补充作物所需要磷元素的技术途径呢? 针对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历经10年努力,开发了“富磷钾矿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本产品是采用经过高能活化的磷钾矿物为主要原料,在特效菌种的作用下与有机质共同发酵处理而得到的;其特点是长效缓释、非酸化、非水溶性,后效性显著,一季使用多季有效;该肥料的使用可以优化土壤矿物组成和结构,避免了化学肥料对农产品质量及土壤酸化等不良影响,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绿色生态的效果。 该产品的原材料来源广泛,除磷钾矿物外,发酵过程中的有机物料可以利用各地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残渣、泥碳、褐煤、风化煤、糖渣、部分发酵法制作食品类的废弃物、各种炸油废弃物、沼气残留物、禽畜粪便及屠宰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能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环境、也起到生态循环作用。 该技术的研发得到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低品位磷矿微晶化活化磷元素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林科院、海南大学的作物科学、资源环保学、土壤肥料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参加、主持多次的大田试验、科研论证,在山东、浙江、江苏、辽宁和海南等30多种作物上推广示范使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中国化工报、中国矿业报、农资导报、农民日报、粮油市场报等各大媒体专题报道,它的普及推广将为我国发展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产品的应用效果 3.1与其他化学肥料的对比与差异分析“富磷钾矿物无机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开辟了磷肥生产的新途径,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且对环境无污染。我们归纳了几种常用磷肥的的生产工艺、肥效与环境效果,请参阅以下流程图和表1。表1 本产品与化学磷肥的对比磷肥种类磷矿原料品位加工条件供磷机理供磷速度肥效供求平衡生产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磷铵高品位加温耗酸水溶性很快短前期过高,易失效,后期不足有,易造成土壤板结过磷酸钙中高耗酸水溶性枸溶性快较长前期过高,易失效,后期不足有,易造成土壤板结钙镁磷肥中低高温水溶性枸溶性慢长供<求有,易造成土壤板结磷矿粉中低-水溶性枸溶性很慢最长供<求无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中低-非水溶性枸溶性适中适中供=求需求拉动释放无,改良土壤 3.2在蔬菜种植中的试验研究3.2.1蕹菜图1为施用相同含磷量不同磷肥时,蕹菜的生长状况。可以看出,施用四种磷肥的蕹菜长势差异性明显,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过磷酸钙>普通磷矿粉。图1施用不同肥料的蕹菜收获图片(山东泰安) 表2中PB1、PB2、PB3 为不同微晶化程度磷矿粉的处理,且PB1 处理号Treatment 叶长(cm)Length(cm) 叶宽(cm)Width(cm) 株高cmHeight(cm) 鲜重g/盆F.W. 增产%Rate of increment 较CK0 较CK1 较CK4 空白CK0 8.00 2.80 19.50 76.21 - - - 过磷酸钙CK1 7.90 2.93 18.63 86.61 13.65 - - 普通磷矿粉CK4 7.20 2.43 17.33 66.64 - - - 富磷复合肥PB4 9.10 2.77 22.00 111.47 46.27 28.70 67.27 3.2.2油白菜油白菜是对磷比较敏感的植物,幼苗期如果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生长发育缓慢,根系小且发育不良,叶片少、小而厚,严重时叶片蜷曲。图2为棕壤上的盆栽对比试验。在对照不施磷肥的处理中,油菜幼苗生长不正常,植株矮小,茎叶纤细;施用生物磷肥提高了油白菜幼苗的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和干重。图3 生物磷肥对油菜的肥效(山东泰安) 由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施磷量处理下,与原磷矿粉CK2相比,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1、2、3、4产量分别提高5.62%、6.95%、10.57%、15.39%。在相同施磷量处理下,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3和4比钙镁磷肥CK1有增产作用,分别在0.69%和5.08%。 表3 不同处理对油白菜生物量的影响编号处理方案株高(cm)鲜重(g/盆)增重(%)较CK0较CK1较CK2CK0不施磷肥17.33356.21---CK1钙镁磷肥24.33410.6115.27-9.82CK2原磷矿粉18.63373.914.97--1PR1+FYM+PSB20.83394.9910.89-5.622PR2+FYM+PSB21.00399.9112.27-6.953PR3+FYM+PSB22.00413.4316.060.6910.574PR4+FYM+PSB24.67431.4721.135.0815.39 图3 盆栽油菜(浙江长兴)3.2.3西兰花在北京近郊有机蔬菜基地的潮土上,施用生物磷肥的西兰花比仅施用有机肥对照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显著提高,研究发现叶片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含量高、平均花头更重。 图5 施用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对西兰花生长的影响(北京昌平)3.2.4辣椒在浙江长兴辣椒幼苗的盆栽试验中,土壤类型为红壤,施用等磷量的辣椒幼苗的生长量:生物磷肥与钙镁磷肥、磷酸二铵效果相当,均优于普通磷矿粉与空白。图6 不同磷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浙江长兴) 3.2.5叶用莴苣南方红壤上的叶用莴苣盆栽试验表明,在等磷量的施肥水平条件下,分析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过磷酸钙>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照处理;土壤容重:生物磷肥>对照处理>过磷酸钙处理;植株鲜重:生物磷肥>过磷酸钙>对照处理。这是因为生物磷肥的有机活性因子刺激了植株的生长。图7生物磷肥对叶用莴苣生长的影响(浙江长兴) 3.3在小麦玉米种植中的试验研究3.3.1 小区小麦试验从表4看出,施用生物磷肥和过磷酸钙处理能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PA4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与过磷酸钙相当,显著高于对照和普通磷矿粉。 表4小麦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磷的吸收处理生物产量kg/mu经济产量kg/mu籽粒含磷量g/kg秸秆含磷量g/kg总吸磷量kg/mu空白CK1880.00387.535.341.582.86过磷酸钙750kg/ha CK21024.49498.035.432.243.88普通磷矿粉750kg/ha CK3947.69442.255.941.643.46生物磷肥750kg/ha PA41029.38498.335.521.523.56图8 小麦小区试验(左为对照,右为生物磷肥,山东泰安)3.3.2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肥效试验该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资环试验站进行。前季小麦和后季玉米的活化微晶化磷矿粉处理和生物磷肥处理,在植株生物量、经济产量、磷吸收量等方面接近或超过过磷酸钙处理,较空白对照和普通磷矿粉处理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试验表明,活化微晶化磷矿粉和生物磷肥不仅对当季作物有效,而且对后季作物有一定程度的肥效。图9小麦-玉米轮作肥效试验(山东泰安) 3.4生物磷肥的推广应用3.4.1在大田小麦上的应用(1)生态小麦增收试验。试验点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园区阳信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品种为鲁麦23,土壤类型为黏质盐化潮土,自2010年10月16日播种,2011年6月16收获。结果表明,施用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小麦较对照增产8.2%,施用等施磷量的传统磷肥(磷酸二铵)的小麦增产8.7%,这证明了这类非水溶性肥料与水溶性磷肥的肥效相当。图10 生物磷肥小麦高产示范(山东阳信)   表5 施用生物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处理产 量 结 构产量(kg/ha)较对照增产%亩穗数(万/亩)穗粒数(个/穗)千粒重(g)空白26.3540.4254.228771.9习惯施肥(二铵)27.4043.3051.649531.58.7生物磷肥26.4644.1049.489489.88.2 (2)有机小麦增收试验。试验点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银香伟业有机农业基地,土壤类型为黄河冲积砂质潮土,轻盐碱。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9408,2010年10月30日播种,播种量为7.5公斤/亩,2011年6月5日收获。图11 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在有机小麦高产示范(山东曹县) 表6为苗期小麦的出苗、分蘖和植株生长状况。施用生物磷肥促进了小麦的出苗率、分蘖和冬前生长,高于对照,与磷酸二铵相近。生物磷肥1是活化磷矿粉与有机物发酵制成,含有生物活性因素,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具有刺激作用,价格低廉,已有多项指标超过磷酸二铵。从冬前苗期生物量和年后总分蘖数上看,生物磷肥都显著高于对照和单施磷酸二铵处理 表6 富磷无机有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处理出苗影响万株/亩冬前分蘖数个/株冬前主茎叶龄数平均总分蘖个/株冬前生物量g/株Kg/亩空白CK13.461.003.002.750.2838.32磷酸二铵14.321.863.343.110.3550.17等磷生物磷肥115.391.833.253.450.4061.58等值生物磷肥115.902.173.224.130.4774.35等磷生物磷肥215.291.403.065.580.3960.08等值生物磷肥214.631.433.164.020.2942.22表7示小麦产量状况。可以看出施用各种磷肥都较显著提高小麦的亩穗数。由于该试验地块处于沙质潮土上,土壤肥力薄,无水浇条件并有轻度盐碱化,小麦后期群体和个体发育矛盾突出,生育期偏短,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但施用生物磷肥处理的每公顷产量都在6300kg以上,增产在17%以上。 表7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处理亩穗数(万株/亩)穗粒数(粒/穗)千粒重(g/千粒)产量(kg/ha)较对照增产%空白CK24.729.648.985379.36—磷酸二铵35.327.447.976960.8729.40等磷生物磷肥135.226.345.486307.8017.26等值生物磷肥135.125.846.366300.2417.12等磷生物磷肥232.228.646.616437.0219.66等值生物磷肥233.228.146.416492.4020.69 3.4.2在油菜上的应用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也是对磷敏感的作物。在浙江长兴的红壤上,施用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酸度,促进植株生长。油菜幼苗的生物量:生物磷肥>钙镁磷肥>普通磷矿粉>对照。 图12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的油菜试验(浙江长兴) 3.4.3在有机红菜头上的应用图13 施用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的红菜头与对照(北京昌平) 在北京昌平兴寿保护地有机蔬菜基地上,在普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的红菜头较对照平均鲜重和叶面积显著提高。生长50天的幼苗鲜重,施用生物磷肥处理较空白单施有机肥处理增重18.5%,商品增重13.0%。 表8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对红菜头产量(鲜重)的影响处 理施肥量 kg/亩总 产商品产量kg/亩增产%kg/亩增产%空 白—1600.00—1600.00增产生物磷肥801896.3018.51807.4113.0生物钾肥1002168.8935.62008.8925.6生物磷钾肥P80+K1002115.5632.21866.6716.7有机蔬菜安全无公害,很受人们欢迎,价格较高,从表9看出,施用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具有较高效益,亩增值在万元左右,产投比较高。 表9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对红菜头产产值的影响处理肥料投入 元/亩亩增值/元亩实增 元/亩产出/投入产值增值空 白—32000.00———生物磷肥8036148.159481.559401.55117.5生物钾肥10040177.7813511.1813411.18134.1生物磷钾肥18037333.3310666.7310486.7358.3注:有机蔬菜实际价格:20元/ kg3.4.4 在芦笋上的应用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属于百合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图14为红壤上的保护地芦笋种植。生物磷肥由于供肥均匀,降低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芦笋健康生长。施用生物磷肥较传统磷肥过磷酸钙地上部茎叶生长更加健康,提高采收量和产品品质。图14 保护地芦笋施用生物磷肥和传统磷肥对比(浙江长兴)3.4.5在非洲菊上的应用非洲菊是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图15为施用不同磷肥的非洲菊。富磷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磷肥)含有的有机质能刺激作物生长,且供肥均匀,调节土壤酸度,改良土壤结构,促使非洲菊植株生长健壮。施用这类新型肥料的优质鲜切花的产出率高于过磷酸钙8%。图15保护地上的非洲菊(浙江长兴)  四、工艺流程特点本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清晰简明,分为矿物活化、生物发酵和干燥造粒三个工序。根据实际需要,每个工序都可以形成不同阶段的产品: 产品A:由磷钾等矿物组成的活化矿物粉体,可以直接施用,也可以配送到不同地点与不同的有机质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形成产品B或产品C。以满足有机质原料和形成的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场合。 产品B:活化矿物粉体与有机质在菌种作用下发酵处理后的产品,可以直接施用,也可以进入下一个工序,形成高度商品化的造粒产品C。以满足具有大批量有机质原料和有机肥用户距离较近、生产与用户关联度较高的场合,避免干燥造粒的成本和干燥过程中的菌群和有机酸的损失。 产品C:将有机化处理后的富磷钾有机无机复合肥进行干燥、造粒和包装等成品化处理,以便用户使用和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储存运输。  
清华大学 2021-04-13
凹凸棒石基生态复合肥料
利用纯化改性后的凹凸棒石,针对农业生态保育、修复及农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性问题,首次提出新一代生态肥料集成体系的新 思路,并设计出“矿物微量元素+有机质+微生物种群”的三维一体生 态肥料,使其既有有机肥、生物肥料的高活性、长效性,又有无机肥的速效性、微肥、菌肥的特效性,同时,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群能加速 物质快速循环分解,有利于各种营养元素的释放,通过固氮、解磷、 解钾、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及肥效,实现作物增产优质化的目标。 技术特点:通过凹凸棒石提纯工艺及矿物微量元素+有机质+微
兰州大学 2021-01-12
长效缓释复合肥30-5-5-万豪
山东万豪肥业有限公司 2021-09-06
脱氢醋酸(钠)
脱氢醋酸(DHA)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一种安全型防霉、防腐保鲜剂。脱氢醋酸钠(DHANa)在水溶液中,逐渐降解为醋酸,且没有积蓄现象,对人体无毒(毒理性质:小白鼠口服LD50:1270mg/kg,ADI值:0-15mg/kg),长期接触对皮肤无剌激性伤害。使用中不影响食品口感和味道。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脱氢醋酸(钠)
脱氢醋酸(DHA)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一种安全型防霉、防腐保鲜剂。脱氢醋酸钠(DHANa)在水溶液中,逐渐降解为醋酸,且没有积蓄现象,对人体无毒(毒理性质:小白鼠口服LD50:1270 mg/kg,ADI值:0-15 mg/kg),长期接触对皮肤无剌激性伤害。使用中不影响食品口感和味道。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学校成立以来,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000人,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其中高级职称33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 学校占地面积1391亩,建筑面积54.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9亿元。有14个教学系和4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学校,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单位之一、国家新工科教育与研究成员单位,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单位,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战略合作伙伴。 在长期中德合作基础上,学校于2003年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推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等八个转变,系统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地方性、应用型”已写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体系,成为国家标准。 2005年起,学校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项目推动”的原则,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学生和保障机制等关键要素,以学生为中心,在调整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型师资队伍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改革。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根据刘延东同志和陈希同志批示,教育部总结形成《关于合肥学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报告》在全国推广。 2009开始,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突破学科定势,开展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2014年,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是省属高校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校党委书记蔡敬民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联合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计“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近五年来,全国700多批次高校组团来校专题学习应用型高校建设经验。按照教育部安排,学校先后30余次为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转型培训班等作教学改革报告。为兄弟省教育厅和高校做120余场专题报告。 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先后70多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和《内部参考》先后5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9月,教育部评估中心领导在对学校审核评估反馈会上指出,合肥学院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教育部总结推广“安徽现象、合肥模式”。2017年5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视察合肥学院时指出:合肥学院办得真不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找对了一个路子。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2403项,其中国家奖779项。如葡萄牙2016RoboCup公开赛冠军,第20、21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第7、第6名,第十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等。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生就业创业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2015、2016年,文、理科二本招生投档最低分均双双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学校共有38个专业进入省一本招生。 学校按照“专业设置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科学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产教融合。55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安徽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生产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以及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高,毕业生近70%在皖就业,近56%在肥就业,被誉为“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科研工作紧扣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导向,积极承担国家水专项项目和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安徽省重大专科技专项等研究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费总量逐年攀升。学校注重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已建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和功能性离子液体动力电池电解液的研究工作;获批安徽省第七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现代电子控制与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行业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平台;为对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建有校级研发平台,重点开展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互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现代电子控制与检测、食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出版学术著50余部,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专利百强榜。 通过柔性引进,聚集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祥科、“百人计划”万印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等一批领军人才。通过实施了“1251”人才计划,引进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德籍人才,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发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用,传承和发展区域文化。承办“海峡两岸(合肥)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编撰《大湖名城——合肥地域文化研究丛书》。承担“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价值转化”重大项目《大湖名城——合肥文化十讲》等。近五年,人文社科应用性成果的数量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1985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共建合肥联合大学协议,学校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学校同德、韩、日、美、意、西、奥、英、俄等国及台湾地区62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有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共有3700多名学生赴国外留学,1400余名德国、韩国、俄罗斯学生来校学习、实习。 学校发挥桥梁作用,以教育自信推动民间外交。4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4位专家出席了2016年、2017年李克强总理的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会。2015年,3位外籍客座教授应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2000年以来,先后有420多个德国政府、社会团体、友好学校及企业的代表团访问学校。包括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现任德国外长、前联邦副总理、经济与能源部部长、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加布里埃尔,现任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部长、时任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长婉卡等政要以及德国大众、博世西门子、大陆轮胎等公司总裁先后访校。原德国联邦总统、现任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武尔夫三次访问学校。 2016年,学校成为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唯一高校成员单位。“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和“中国合肥——韩国中心”为安徽省政府、企业对外合作提供服务。协助合肥市引进德国大陆轮胎公司、西伟德集团和“韩国城”项目。德国物流协会在我校设立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帮助合肥市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罗斯托克市、韩国瑞山市结为友好城市。帮助黄山市与德国施特拉松德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6年8月30日,我校在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这也是安徽省在西欧的第一所孔子学院。默克尔总理应邀为孔院揭牌,被誉为“孔子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承办了7届“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9届韩国语演讲大赛、2届“合肥学院杯”汉语演讲比赛。 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学校。李克强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用“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概括了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年的成果,寄予再创“中德合作未来更辉煌的30年”的期望。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教育部、安徽省共同制定《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建设方案》报国务院,确定“一个示范校、六个平台”建设目标。安徽省、合肥市将“支持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列入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
合肥学院 2021-02-01
法罗培南钠
产品名称:法罗培南钠 分子式:C12H14NNaO5S.2.5H2O 分子量:307.3 外观: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 2021-09-13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
卫星在轨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经历极端高低温环境,构件尺寸的稳定是保证卫星在轨高精度、返回高安全、任务高可靠的关键。针对卫星搭载的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极易导致的载荷在轨及返回过程中载荷接收精度不稳定、信息传输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陈骏教授团队以原创的负热膨胀技术研发了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的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并研制了系列关键连接内置件、环件等高性能低膨胀构件,首次将负热膨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卫星上,填补了高性能低膨胀金属构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空白。该技术使得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之间热膨胀匹配性增强、界面应力大幅度减小,保证了卫星在轨与返回过程中信号高精度传输与接收,助力卫星成功返回。 图1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图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应用于全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1 2 3 4 5 6
  • ...
  •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