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钢结构(钢混结构)多高层节能住宅的成套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多高层住宅的特点,提出了与钢结构相适应的模数系统方案及系列房型 方案,为实现钢结构多高层住宅产业化需求的标准化与系列化奠定了基础。 应用领域: 研究取得 11 项专利,出版 4 部专著,形成了较完整的钢结构多高层住宅建筑体系、 结构体系、维护体系和钢结构防火的成套技术,成果直接用于了 24 个钢结构(钢混结构) 多高层住宅项目的建造,总建筑面积 122.4 万 m 2,5 个项目被列为建设部推广应用科技 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省采暖燃煤 4007.5 吨;项目成果还用于编制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 标准,对推广钢结构多高层节能住宅有积极意义。 
同济大学 2021-04-13
大跨径钢箱梁桥温度效应及其新技术研究
该项目深人研究了跨海河水中架桥的高程测量技术,提出了全站仪中间法监测复杂地形桥梁沉降的方案,效果显著。研究和探讨了桥梁结构主体倾斜监测及水平位移监测技术,重点研究了时空内插模型对于跨河桥梁的线形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首次利用盲孔法试验测试了大跨径连续钢箱梁顶板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有效控制了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为钢结构桥梁的焊接精确施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通过研究钢箱梁桥桥面铺装层模量,发现铺装层模量与铺装层应变呈非线性关系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铺装层沥青混凝土模量可以有效降低桥面铺装层应变水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高品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成套关键技术
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形态、尺寸、以及分布的直接影响着钢材的工艺性能夹杂物的控制是生产高品质钢的重中之重。通常,我们会尽可能的将钢中的夹杂物去除,以提高钢材的洁净度;然而,钢中的夹杂物不可能被完全去除,存留的引起缺陷使钢材失效,同时可能会引起水口堵塞,因此,我们通常采用改性处理的方法将钢中的夹杂物改性为低熔点的液态夹杂物,以减小其对钢材质量的危害,也可避免水口堵塞现象,保证钢铁生产的顺行。近年来,我们利用 MnS 夹杂物的易变形性能来提升钢材的易切削性能,还可以利用纳米级的夹杂物来钉扎奥氏体晶界或微米级的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的形成,以达到细化晶粒、提升钢材韧性的目的,称此为“第二相粒子冶金”。(1)高品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成分设计。根据不同高品质钢的使用性能要求不同,通过熔点、硬度和变形能力等因素对钢中夹杂物进行成分设计,确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目标。(2)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多维无损表征技术。利用夹杂物自动分析仪、酸浸蚀、小样电解和大样电解、高分辨同步辐射等多种方法定量三维表征揭示了不锈钢表层夹杂物分布规律,实现钢中(尤其是表层)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控制。(3)钢液脱氧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成分热力学研究。通自主编写的计算程序和热力学算进计算,实际钢液多元复合脱氧条件下钢中各类非金属夹杂物的生成条件。(4)高品质钢精炼渣成分设计研究。通过模型对大量不同精炼渣系进行优化,对渣-钢-夹杂物多元热力学反应进行预测,根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需求,对夹杂物进行精准控制。(5)高品质钢脱氧剂和辅料设计研究。通过控制高洁净钢的合金和辅料的成分,实现高品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控制,从而提升高品质钢产品的洁净度。(6)耐火材料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研究渣-钢-耐火材料的浸蚀机理、界面反应和润湿行为,研究其对高品质钢洁净度和夹杂物成分、数量等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耐火材料。(7)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去除行为研究。通过实验、物理水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冶金反应过程不同时刻和不同工况下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和分布,确定最优的操作工艺,实现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去除。(8)钢液二次氧化过程非金属夹杂物行为研究。通过研究空气、渣和耐火材料等对高品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确定不同二次氧化条件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通过多种手段减少钢液二次氧化。(9)钢液凝固、冷区和热处理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化行为。通过研究凝固和冷却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尺寸和分布行为的变化,实现对最终钢产品中非金属夹杂物行为的变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Cr铁素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
小试阶段/n本成果涉及一种高Cr铁素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品的持久强度显著高于现有9-12Cr铁素体耐热钢,适用于工作温度为650℃的结构和零部件用钢。。主要技术指标:650℃/10万小时外推持久强度大于100Mpa。。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可广泛应用于工作温度为650℃的结构用钢和零部件用钢,特别适用于制造工作温度为超超临界蒸汽轮机、内燃机、高温化工设备和核动力设备,市场前景广阔,预期年产值可达1000万。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带疑合钢针的钛软丝和不锈钢软丝
由缝合钢针和缝合软丝组成。软丝长度为1米、70厘米、50厘米,直么为0.8、0.7、0.6、0.5mm。钢针分为三棱针、圆针二种。采用DL100kg拉力试验机对钛软丝、不钢钛丝、美国不锈钢丝、聚乙稀丝性能测定,抗拉强度(MPa)是:Φ0.5,钛软丝500~515;美国Φ0.8不锈钢丝715~735;美国聚乙稀线315~325;不锈钢软丝Φ0.5,910~9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超高强汽车用钢的热金属气胀成形技术开发
项目背景: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而超高强钢的开发和利用是汽车轻量化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随着钢材强度升高,势必造成室温成形困难,易出现成形应力高、回弹现象严重的现象,且对模具磨损大,使用传统的常温冲压工艺和设备难以生产。热金属气胀成形 HMGF(Hot Metal Gas Forming)技术可以为此矛盾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HMGF 技术是将高强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利用充气的方式将坯料胀成与模具内腔形状相同,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结构件。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外形部件的整体成形,缩短生产周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制造过程的总体成本,为汽车结构件的轻量化提供有效途径。关键工艺技术: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为:热金属气胀成型与组织性能调控一体化工艺,即在热金属气胀的过程中兼顾材料的成型和材料成型后的性能。通过分析超高强汽车用钢在成型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以及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保证材料的成型;通过探索成型条件下再结晶、相变等微观组织的变化,调控材料成型后的性能,最终实现超高强汽车用钢成型和成性的一体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低氢脆敏感性的QPT高强钢的设计与开发
发明了 Q-P-T热处理工艺技术,为实现强塑积>30GPa%新一代汽车用钢提供指导;同时 Q-P-T处理析出epsilon碳化物后氢脆敏感性因子从42.7%降低至0.6%,可满足高强钢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高性能钢的设计与开发,支撑宝钢全球首发钢种的研制,开发出了抗拉强度超过2000MPa的超高强度钢。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
小试阶段/n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先将钢坯加热至1250~1300℃,再进行热轧,开轧温度大于1150℃,精轧出口温度为860~880℃;然后对轧后钢板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50~680℃,再以5~1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60~580℃,最后空冷至室温,制得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所述钢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4~0.06 wt%,Si为0.30~0.45 wt%,Mn为1.70~1.85 wt%,Ti为0.15~0.20wt%,N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小试阶段/n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经转炉冶炼、精炼后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1250℃;粗轧开轧温度为1100~1150℃,精轧开轧温度为915~960℃,终轧温度为820~880℃;轧后采用两段式冷却方式:第一段以3~6℃/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720~760℃,第二段以3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60~600℃;卷取后空冷至室温;。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06~0.10 wt%,Si为0.35~0.50 wt%,Mn为1.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ODS铝合金、ODS钢以及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
所属行业领域 金属加工 成果简介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具有接头无粗大凝固组织、气孔、夹杂、热裂纹等缺陷,且成本低、无污染、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小、全位置焊接自动化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兵器、交通运输、建筑、电力、能源、家电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ODS材料采用普通的熔焊技术容易严重破坏其原始结构,导致焊缝完全丧失母材ODS粒子强化的特性。另外,熔焊较高的温度也容易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