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供应激光功率计、激光能量计//长春博盛量子
产品详细介绍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零件批量加工数据分析的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技术
本成果提出了基于零件批量加工数据分析的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主要包括零件加工过程的工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基于数据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零件加工精度预测、基于机器学习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基于数据驱动的零件批量加工工艺优化方法验证这四方面。以下是各方面具体对应内容: 1)零件加工过程的工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搭建了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况数据实时采集硬件平台,实现对加工力、加工振动、主轴电流等工况数据的实时在线获取。 2)基于数据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零件加工精度预测:在航空薄壁件加工精度预测方面,对复杂曲面加工过程混合建模与全流程加工精度预测等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建立了零件单工序/多工序加工精度预测混合驱动模型,实现了加工精度的高效高精预测。 3)基于机器学习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在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方面,围绕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遗传算法等理论开展了理论研究工作,结合轴类零件加工过程开展了优化工作;提出了加工参数自适应调控联合决策方法。 4)基于数据驱动的零件批量加工工艺优化方法验证:构建加工数据库1套,包含机床设备、加工刀具、加工参数、检测数据等四种类型数据。开发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软件1套(部署于中航发南方公司柔轴车间),实现航轴全流程质量数据感知与工艺优化,其中全流程误差建模与分析模块实现了端到端的零件加工质量智能推理,可以用于工艺设计与现场预先感知,加工过程工艺数据挖掘模块实现基于批量数据的多工序误差流分析,实现后续工序加工误差推理,加工过程工艺优化与智能决策模块实现了零件多工序加工质量数据推理与给定期望指标下的加工参数优化。 图1 本成果对应功能结构示意图 【技术优势】 围绕航空领域制造的加工质量问题,开展基于制造过程数据的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初步实现工艺与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航空薄壁件加工精度预测、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零件全流程加工质量智能推理与优化、智能加工产线智能决策技术应用与推广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规范制定方面,研究了薄壁件加工误差产生的深层机理,构建了批量零件加工过程中误差传递的理论模型,探究了机床、夹具、刀具、加工参数全方位、多层次的因素对于零件加工误差产生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零件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策略,形成制定面向航空发动机大长径比轴类零件的决策规范,规定轴类零件全流程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装夹、加工参数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通过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管理系统制定、修改、审批,形成《航空发动机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决策技术规范Q/2B 1586—2022》。 软件开发方面,将上述理论成果进行高度集成,开发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MIO软件)。软件集成了四大功能模块,包括加工工艺数据库、全流程误差建模与分析、加工过程工艺数据挖掘、加工工艺优化与智能决策。相关知识与优化规则形成权。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以及知识库软件通过第三方测评,测评机构具备MA与CNAS认证资质,最终形成《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工艺知识库软件第三方测试报告》。 应用验证方面,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具体需求,将相关成果应用到某型号航空发动机轴类零件(动力涡轮传动轴)加工生产中。将零件全流程加工智能推理优化软件部署在航轴加工车间,在验证产品的加工设备上部署了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加工过程数据,集成企业工艺资源数据库和产品数字化检测系统,获取机床、夹具、刀具、产品质量等信息,构建了加工工艺数据库,开展了航轴加工工艺分析、现场加工质量预先感知、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现场实际加工验证等工作。通过南方公司现场应用验证,零件次品率平均降低54.53%。(2019年至2020年优化前,次品率为8.38%;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优化后,次品率为3.81%)。相关应用验证通过了中国航发南方公司的效果认定,并形成用户报告。 【技术指标】 1)采用机理模型/有限元仿真技术获取切削力/热/柔度/加工误差数据集,构建代理模型实现了切削过程的毫秒级预测,切削过程关键物理量的预测时间优于10毫秒。 2)建立了机理模型与小样本工况数据混合驱动的预测模型不确定分析与量化模型,提出了贝叶斯框架下的不确定校准方法,实现了加工误差快速(毫秒级)精准(偏差小于5微米)预测。 3)提出了航轴加工质量状态估计方法,建立了现场多源数据信息串联模型,基于隐马尔科夫的决策模型,实现工序间感知平均误差控制在9.21%内。 4)建立了加工次品率与加工参数约束集间双向映射互通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与遗传算法的联合决策方法框架,联合决策优化框架保证次品率降低优于50%。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6-20
拓扑体态激光器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仁敏研究员课题组实验发现了拓扑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将拓扑态的利用由拓扑边缘态扩展至拓扑体态,并基于此实现了一种高性能的拓扑体态激光器。这种新型激光器具有垂直出射、高方向性、小体积、低阈值、窄线宽、单横模、单纵模和高边模抑制比等优异特性。相关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以标题 “A high-performance topological bulk laser based on band-inversion-induced reflection” 进行长文报道。 激光器的发明加深了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并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激光器发明以来,激光微型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半导体激光器因为易于电泵浦和规模生产与集成等优点,是激光微型化的首要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的微型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具有垂直出射特性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目前已有数以百亿计的该型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讯、激光雷达、人脸识别、数据存储与医疗手术等领域。图1:拓扑体态激光器原理和示意图。(a) 用于构造能带反转的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光子晶体示意图。(b) 实验中发现能带反转可用来实现光场的反射和限制。(c) 垂直发射拓扑体态激光器示意图。拓扑体态激光器出射方向垂直于光学腔反馈平面。 马仁敏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垂直发射激光器—拓扑体态激光器。这种新型激光器直径只有数微米,具有良好的垂直发射方向性, 窄线宽,单横模、单纵模,能够在室温下以千瓦每平方厘米阈值稳定工作,单模输出边模抑制比超过36 dB。这些性能与商业化激光二极管相当,根据IEEE以及相关工业标准,指标满足多数应用领域需求。 该类激光器的实现有赖于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光反射和限制机制: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图1给出了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和基于其实现拓扑体态激光器的原理和示意图:实验中首先通过对二维光子晶体进行变形操作,分别获得了具有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的能带结构;相较于拓扑平庸态,拓扑态的光子晶体能带结构中发生偶极子和四极子能带间的能量反转;实验和理论计算发现频率靠近能带边缘的光场虽然在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中都可以自由传播,但是在两者的界面处会发生能带反转引起的光场发射;该能带反转引起的光场反射和限制效应仅发生在布里渊区中心附近,越靠近布里渊区中心,光场反射和限制越有效,使得利用该类型反射机制构建的拓扑体态激光器具有单横模、单纵模、面内反馈、垂直出射等优异特性。图2:拓扑体态激光器件与性能。(a-b) 拓扑体态激光器谐振腔(a)和拓扑界面处(b)的电镜图。(c)随功率变化的光谱。(d)激射光谱。(e)激射实空间近场分布。(f)激射角分辨远场分布。 能带反转光场反射和限制效应为激光物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激光模式选择和出射光场调控机制。基于该原理构建的新型拓扑激光器各项性能均达到了可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图2)。新的光场反射和限制机制将拓扑态的利用由拓扑边缘态扩展至拓扑体态,同时该原理可以拓展到电子学、声学和声子学等领域。 该工作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 10.1038/s41565-019-0584-x),马仁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邵增凯、博士生陈华洲和王所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生冒芯蕊、杨振乾、访问学生王少雷,以及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教授胡晓,学生王星翔。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激光位移传感器
激光发射的光打到被测工件的表面,散射回来的光被透镜汇聚到光电接收器上。被测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光电接收器上光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检测到物体位置的变化。现已开发两种,分别成功应用于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任何非镜面的粗糙表面物体的检测;测量范围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从10mm~200mm;测量误差小于0.5%。 传感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轮对几何参数自动测量系统、非接触式静态轨道测量小车、轨检车等。已制造100套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功率激光焊接制造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激光平地控制技术设备
一、成果简介: 激光平地控制技术设备除了应用于 北方旱田平整外,还可用于水田平整,能够有效地改善水田表面微地形,提高水田土地平整度。该设备可适合我国南部、东南部等有大面积水稻种植区的地区,一般用于水田(直播或者插秧)种植前的土地平整作业。 本研究成果的核心技术设备是30cm激光接收器,更适合于水田地势波动较大的情况。本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高程控制器。由接收器负责接收由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将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温高能激光防护涂层
本成果掌握了新型高温高能防护涂层原材料设计和制备、涂层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涂层寿命可靠预测等技术方法,突破了陶瓷涂层强韧化、涂层宏微结构控制、大尺寸薄壁异形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涂层质量均匀性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新型涂层实现了kW/cm2量级高功率密度数十秒的激光有效防护。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重大装备对高能激光防护涂层材料提出的迫切需求,开展了高能激光防护涂层材料技术研究。掌握了新型高温高能防护涂层原材料设计和制备、涂层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涂层寿命可靠预测等技术方法,突破了陶瓷涂层强韧化、涂层宏微结构控制、大尺寸薄壁异形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涂层质量均匀性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新型涂层实现了kW/cm2量级高功率密度数十秒的激光有效防护。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高空无人机等重要装备的高温高能防护。 图1:研制的喷涂粉体 图2:大尺寸薄壁异形件构件表面高能激光防护涂层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系列激光夜视仪
Ø  成果简介:主动红外夜视仪可以利用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照明光源,星光级CCD作为图像探测器,配合高倍变焦光学系统,实现在夜间探测目标的目的。针对军事和准军事以及民用的需求,研制系列的激光照明成像系统,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空间分辨率高、昼夜适用、探测距离较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目标伪装等特点。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技术领域:光学(激光夜视)Ø  应用范围:公安、武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激光超短焦投影镜头
近年来投影显示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得益于高亮度光源、光学加工和超 高分辨率像源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激光显示系统主要由激光投影机及高性能微结 构光学投影屏幕两大主要部分组成。相比于传统投影机,超短焦投影机具有很多 优势,包括了:工作距离短,可以投射更大的画面,降低了对空间的需求,亮度 损失小,由于有超短的投射距离,能够减少远距离投影所造成的光能损失,画面 表现能力更强。本成果提出一种新型的仅用一片非球面反射镜的折反射式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投射比较大的难题,投影镜头采用折反式系统架构,并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LC激光清洗机
精确定位,不损坏材料:激光清洗机可以清洗非常敏感的材料表面,例如铝,碳,不锈钢,碳纤维增強的聚合物或塗層材料,而不会损坏材料。 或对材料表面進行激光加工以使其變粗糙,以增加粘結強度。 光纖激光清洗機的靈活性使其可以用於各種行業,並且激光清洗的成本僅是化學清洗成本的1/5。
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6-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