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氯化氢废气催化氧化制氯技术
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氯作为重要的化工合成材料和化工中间体,用于合成PVC、环氧树脂、聚氨酯、多晶硅、氯化苯、氯乙酸等。然而,氯的利用率仅有0-5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技术需求:二氧化钒相变技术
1、二氧化钒相变技术与大棚塑料薄膜结合的应用研究;2、新材料合成、制备、涂抹等在大棚塑料薄膜上的应用研究;3、蒸馍、离子镀膜、溅射镀膜、化学气相法等成膜技术;4、薄膜沉积过程中薄膜检测控制技术。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4
用于钢材热轧工序的高温抗氧化涂料
钢板在热轧工序中易出现表层氧化损耗导致钢板最终产生轧制裂纹、晶界缺陷,使产品报废或降等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国际上先进的钢铁企业采用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无氧炉,该设备需要用到氢气,投资费用及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在钢坯加热之前涂敷抗氧化涂料,钢坯加热过程中形成与钢材紧密结合的致密均匀的无机涂层,防止钢材的表面及深层次氧化。目前国内对抗氧化涂料技术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均没有突破性进展,所需涂料均需进口,价格达几十万元一吨。本项目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抗氧化涂料,并通过特殊的工艺配方、工艺手段大大降低了涂料的生产成本。本项目产品已在宝钢集团特种钢公司的镍基合金钢和低磁钢热轧中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面钢板的表面氧化层由30~40丝下降到2~3丝,氧化损耗降低90%以上,钢板表面质量大幅提高。本项目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温二氧化碳热泵
由于人工合成的制冷剂本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某些已知或者未知的影响,因此,自然工质以及类自然工质成为目前制冷剂的首选,CO2就是其中很有潜力的一种。CO2较传统制冷剂的优势在于 ODP=0、GWP=1、单位制冷量大、换热性能优良以及在低环境温度下优越的使用效果。 本项目是基于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突破了高压二氧化碳蒸发器、气冷器的设计,确定其换热能力和经济性的最优匹配,制定膨胀功回收方法及其控制策略。最终研制出高温高效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产生热水,出水温度可高达 90℃,也可应用于干燥温度较高的物料干燥场合,还可用于产生蒸汽,在消毒、熨烫等领域应用。该系统在零下 25 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可以正常启动并具有一定的制热能力。 中国目前正处于节能减排、制冷剂替代的大趋势下,加之某些条件下传统制冷剂热泵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二氧化碳热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1
26031二氧化氮球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YHD-10型氧化诱导实验制样机
产品详细介绍YHD-10型氧化诱导实验制样机 关键词:DSC样品,切片,管材差示热量扫描仪热分析仪器氧化诱导期扫描量热仪DSC样品制作,确保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本机使用于GB/T19466.1-2004中样品制作,方便用于管材取芯、切片,切片尺寸可调、快速、表面光滑,满足实验要求。制品部件的试样:按照相关标准从最终制品(如管材或管件)切取圆形片材,获取厚度为(650±100)μm的试样。采用下述步骤从较厚的最终制品上取样:用取芯钻快速直接穿透管壁以获得一个管壁的横断面,芯的直径刚好小于样品坩埚的内径,为了在切取过程中防止试样过热,使用切片机,从芯上切取规定厚度的试样圆片,若期望得到表面效应的特性,则从内、外表面切取试样,然后将原始表面朝上进行试验。若期望得到原材料本身的特性,应切去内、外表面,从中间部分切取试样。二、设备主要参数1.X轴行程:200mm2.Y轴行程:50 mm3.Z轴行程:800 mm4.电机转速:3000转5.取芯刀:Ф5-Ф106.设备功率:0.5KW7.切刀:可换8.切片厚度:可调,手动9.切片精度:±10%10.电源电压:220V/50Hz11.可配合差热仪,管材剥离实验装置进行测试
北京圆通科技地学仪器研究所 2021-08-23
二氧化硅抛光液
该产品是一种碱性氧化硅分散体,具有极强的润滑性,即使凝结也不受影响。精度最高的胶质硅产品适用于精密五金、硅、蓝宝石和其他多种氧化晶体。与去离子水的推荐稀释比为1:1,PH值为9.5-11.5,与#450沥青或LP聚胺脂抛光皮搭配使用。
山东麦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1
金属功能材料
通过对烧结钴铁氧体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得到钴铁氧体陶瓷材料的样品内部孔隙大大减少,致密度大于 99%;平行方向磁致伸缩系数绝对值大于 150ppm;磁致伸缩激励场低于 2000Oe。对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促进了其在低场高频磁致伸缩领域的应用。 通过凝胶注模、磁场取向及常压烧结及热处里工艺,得到的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100>方向取向度大于 40%,致密度大于 99%,垂直取向方向磁致伸缩系数绝对值大于 300ppm,对应的激励场低于 2000Oe。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超材料是指亚波长尺度单元按一定的宏观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其基本单元和排列方式都可任意设计,因此能构造出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不能实现的超常规媒质参数,进而对电磁波进行高效灵活调控,实现一系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奇物理特性和应用。然而,传统的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都是基于连续变化的媒质参数,很难实时地操控电磁波。 以程强教授为核心团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与可编程超材料”,提出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思想,通过改变数字编码单元“0”和“1”的空间排布来控制电磁波。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简化了超材料的设计难度和优化流程,构建了超材料由物理空间通往数字空间的桥梁,使人们能够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索超材料。更重要地是,超材料的数字化编码表征方式非常有利于结合一些有源器件(例如二极管和MEMS开关等),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电路系统的控制下实时地数字化调控电磁波,动态地实现多种完全不同的功能。 在该工作中,作者利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时空三维编码矩阵,超表面将入射波能量分散到空间任意方向和任意谐波频谱上,这一特性很好地缩减了雷达散射截面(RCS),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的计算成像系统。更重要的是,引入时间维度的编码之后,可以扩展传统的空间编码比特数,降低了实现高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系统复杂度。例如,一款2比特的可编程超表面,只要设计相应的时空编码矩阵,就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实现等效的360度相位覆盖,这是传统可编程超表面无法实现的,可用于实现波束塑形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微波毫米波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的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测试工作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龋齿修复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 99 100
  • ...
  • 357 3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