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iC颗粒增强钢基及铁基复合材料
TiC颗粒增强钢基及铁基复合材料适用于在苛刻条件和环境(如:强负荷下的强磨损,高温下的磨料磨损,强腐蚀气氛中的冲蚀等)工作的设备零部件。这种新材料以合金钢为基体,以TiC为增强体,具有常规的金属材料难以比拟的一系列特征:1.耐磨损:在各种试验条件下,它的耐磨损性能远优于与其成分相似但不含TiC的合金钢;2.工艺性能好:尤其是它的热加工(包括锻、轧和热挤压等)性能,优于一般的高合金钢;3.性能的可调性: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调整成分,形成不同性能(强度、硬度、塑性及耐磨损性能)配合的材料; 4. 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5.强度高:特别是它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高于与其成分相似,但不含TiC的合金钢;6.成本低:新材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应工艺制备。这种工艺方法先进,流程合理,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东南大学 2021-04-10
低铁损低噪音高硅钢薄带制备技术
针对高速电机、高频变压器、高频电感等对低铁损低噪音高性能软磁材料的迫切需求,通过快速凝固方法制备高硅钢薄带,通过冷轧方法进一步降低其厚度,提高其高频磁性能。最终热处理得到磁性能优异的高硅钢薄带。本方法制备得到的高硅钢薄带可应用于高速电机静子/转子铁芯、高频变压器/电感器铁芯,实现高频应用条件下损耗低、噪音低,从而可提高转速、能量转换效率等,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因其具有规模批量生产潜力,可在工业上广泛实现,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铁电纳米粒子/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
所属行业领域 平板显示及光通讯 成果简介 蓝相液晶由于具有快速的电光响应速度(亚毫秒级)、无需彩色滤光片、无需取向处理、无需视角补偿膜等优点,而被誉为最具革命性的新一代液晶显示材料。然而目前蓝相液晶材料存在蓝相温域窄(通常仅有1~3oC)、驱动电压高以及电光迟滞等问题,限制了其产业化进程。本成果通过开发纳米粒子掺杂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具有较宽的蓝相温域(-10~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陈温福院士团队孟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炭-微生物协同治理抗生素污染方面取得新进展
陈温福院士团队孟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炭-微生物协同治理抗生素污染方面取得新进展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一种联产超级活性炭和液体产品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水热催化活化联产超级活性炭和液体 产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生物质水热催化活化子系统、焦炭二次活化 子系统和水热反应供热子系统,其通过生物质水热催化活化子系统对 生物质进行催化活化,并分离得到焦炭和液体产品;通过焦炭二次活 化子系统对所述焦炭进行深入活化,生成超级活性炭。本发明还公开 了相应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将不同含水率的生物质转 化为高质量的超级活性炭和优质液体产品,同时将生物质水热催化活 化反应产生的气体和气化气在气体燃烧器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为生 物质水热催化活化反应提供热量,实现了物质和热量的循环利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稻壳基多孔炭真菌毒素吸附剂制备方法
真菌毒素是造成粮食和农作物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常用天然蒙 脱石及改性物等吸附脱除真菌毒素,但效果不理想,且重金属和二恶英等污染物含量偏高,应用与食品或饲料中会造成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开发更为有效的真菌毒素吸附剂必然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稻壳是一种木质纤维素材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制备吸附性能优异的多孔炭材料。本发明采用稻壳为原料经炭化活化后制备的多孔炭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素等真菌毒素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可广泛用于食品、饲料领域真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生产工艺简便,可控性好,便与工业化生产。产品稻壳基多孔炭可用于花生油、玉米油加工过程中脱除真菌毒素以及牛奶中残余真菌毒素的脱除;也可直接拌入畜禽饲料,真菌毒素在动物胃肠道环境 下吸附率高,解析率低,吸附了毒素的多孔炭随粪便排出,有效降低了真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
江南大学 2021-04-11
由电解含银萃取有机相制备高纯银的方法
无标题文档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电解含银萃取有机相来制备高纯银的方法。具体地说,是电解含银的萃取有机相和含电解质的水溶液两相组成的电解液以制备高纯银。用本发明可省去通常反萃取、还原等常用的化学沉积和提纯的步骤,可提高所得银的品质和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总成本。为改进或简化氰化—萃取法直接提取银及先后提取银、金的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按照本发明所制备的银沉积率>96%。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制备高纯银的技术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全固态锂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的活性物质负载通常较低(<1 mg cm-2),该值远小于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正极的 12 mg cm-2 和石墨负极的 6 mg cm-2。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在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突破传统制备方法,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LA)3D 打印技术,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聚合物基体原料,3D 打印出一种具有三维表面结构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构建出 3D 电解质-电极界面,使界面处的比表面积增大了 95%,显著优化了电极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大大降低了界面阻抗,并且能将正极活性物质负载提高到 5 mg cm-2 这一较高的水平,以此提升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SLA3D 打印技术为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的能量存储领域。
上海科技大学 2021-04-13
聚环氧乙烷、锂镧锆氧复合的固体电解质
研究方向:高比能二次金属空气电池和固态离子输运及存储。研发内容:聚环氧乙烷、锂镧锆氧复合的固体电解质。主要性能:24Ah 级的固态锂离子电池
青岛大学 2021-04-13
无电解电容变频空调压缩机驱动技术
新型的无电解电容驱动器 100Hz机械频率实验波形 研究成果包括完整的空调压缩机驱动控制策略,核心包括机侧电流单电阻采样策略、q轴电流给定值计算、d轴电流给定值计算、谐振抑制以及无速度实现。其中,q轴电流给定值计算需要考虑逆变器输入层功率跟踪控制和转矩补偿;d轴电流给定值计算需要考虑电压约束和交叉弱磁调节;谐振抑制需要考虑主动阻尼控制和电流补偿;无速度实现需要考虑低速下的高频信号注入方法、中高速下的滑模观测器方法和二者的平滑切换。整个控制策略如下图所示。 图片系统控制策略框图 项目成果具有多个技术特点,包括LC谐振抑制技术、网侧电流谐波控制技术、功率稳定控制技术、高功率的系统稳定性控制、大电压跳变下系统稳定性控制等。相比于现有方案,所研发产品所需电抗小,LC谐振抑制良好,网侧电流谐波抑制性能优良,系统稳定性和功率稳定性优良,可以实现高功率运行,力矩补偿区电流稳定且低频运行效果好。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9-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65 1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