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注射控制器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在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细胞级的微操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类试验中,向细胞中注射或从细胞中抽取物质,对注射量和抽取量要求都十分的精确。目前国内操作人员完全依靠经验,手动完成实验,成功率低,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精确度无法保证。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可编程的高精度微注射控制器,它具有精度高、可编程、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细胞注射的成功率和注射精度,给科学实验和临床注射带来极大的方便。 技术原
南开大学 2021-04-14
玻璃微针拉制仪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在微操作过程中,直接对生物体进行作用的是微操作工具(玻璃微针)。生物用玻璃微针是由玻璃管、或玻璃棒经专用仪器拉制而成的,这种仪器叫做玻璃微针拉制仪。在进行生物显微切割试验时,所用的玻璃微针可以由玻璃管、或玻璃棒制成,不同的玻璃材质可以拉制出具有不同韧性的玻璃微针,微针末端的直径由微针拉制仪器的工作条件设定,最小可到0.5um。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 通过加热线圈对毛细玻璃管
南开大学 2021-04-14
微流控相关技术
1、为实现完全的手推进样,开发了配套的注射器流量稳定头,使得手推注射器可以产生稳定的流量,摆脱浓缩效果的强流速依赖性。所开发微流控滤头具有优异的样品浓缩性能,操作通量达到若干毫升/分钟级。 2、开发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细胞分选仪器(如下图所示),该仪器以“8核”螺旋流道惯性分选芯片为核心,集成了被动流量调节阀,使得仪器可以采用低成本的隔膜泵作为进样驱动。仪器具有多次分选、回液、富集浓缩及自动清洗等多种模式。可全自动实现血液中肿瘤细胞的高通量自动分选和浓缩。两次分选后血细胞去除率99%,癌细胞回收率80%以上。该仪器无需复杂的生化标记,有望为癌症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工具手段。
东南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微耕机
小蜂王160/170
日照市立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易班精品微党课
易班精品微党课,本课群包含易班总部最新推出的27门精品微党课,其中7门是朋辈教育(博士生讲师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逻辑与丰富内涵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内涵 十九大新征程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国目标 学习十九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 全面认识“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40年在改革开放中坚定文化自信 ……
上海易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1-02-09
LED微晶面板灯
深圳市拓享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玻璃微珠白昼幕
产品详细介绍      玻璃微珠白昼幕:采用高反射系数的光学玻璃珠制成,幕面反射系数高,适用于电化教学、投影电视、镭射电视、卡拉OK和录像等;  
江苏省通州市长江银幕厂 2021-08-23
DMD数字微镜器件
西安中科微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7
纳米碳材料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成果描述:纳米碳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碳纳米材料生产由于成本高及部分技术上的瓶颈制约了大规模生产,市场拓展减缓。我们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采取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可廉价高效地生产高附加值碳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目前技术路线可行,实验室小试阶段已完成;团队急需通过有实力企业的诚意投入,共同完成纳米碳材料新产品的放大生产;快速扩大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形成品牌。市场前景分析:可用于多个高技术产品市场,附加值高;例如:可强化锂电池电极材料性能和锂电池的整体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可用于隐身吸波材料;以及飞机、汽车等轻质配件材料,轻质合金钢,强化钢化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纳米碳纤维年用量4万吨,纳米碳管年产能数千吨;而且每年都在明显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目前本团队创新研发的新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催化剂性能指标和碳纳米管纯度指标。碳纳米管 CVD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反应温度、制备 CNTs 单位质量产量、及原料固碳率等。本技术中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于800 ℃, 催化剂的产碳能力可达CNTs 60 - 120 kg/kg cat, 原料单程固碳率为 15%-50%;纳米碳材料纯度高,在85%-98%。碳纳米管的纯度高,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超过85%;有的达到 98%。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中草药碳点抗病毒研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mall刊载了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梁建功教授课题组和动科动医学院肖少波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的题为“Glycyrrhizic‐Acid‐Based Carbon Dots with High Antiviral Activity by Multisite Inhibition Mechanis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合成了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及高抗病毒活性的甘草酸碳点,并揭示了碳点的抗病毒机制。中草药在抗病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最近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草药的参与度超过80%。然而,单一成分的中草药抗病毒效果往往不高,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草药的抗病毒效果,降低其毒副作用,成为该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甘草酸碳点抗病毒机制示意图该研究利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将中草药甘草的活性成分——甘草酸转化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高的抗病毒活性的甘草酸碳点(Gly-CDs)。研究发现,Gly-CDs不仅可与病毒多靶点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入侵过程,还可通过刺激细胞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抑制活性氧、调控细胞内宿主限制性因子等途径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其对病毒的最大抑制效果可达5个滴度以上。Gly-CDs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动脉炎病毒科)、猪伪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科)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科)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资环学院博士研究生童婷为论文第一作者,梁建功教授、肖少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90602, 31772785)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105)等基金的资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