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高强度beta-Al2O3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成果介绍:这是一种钠离子导体的固体电解质,是一种导电陶瓷材料,可应用于钠硫电池、Zebra电池等领域。创新要点:该技术提供一种在于添加过渡金属原子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微酸性电解水的冻生虾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酸性电解水的冻生虾加工装置,包括电解水箱和工作台,工作台具有雾化喷淋区、称重区及冻结区。采用该加工装置进行加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电解水箱中制取的含高浓度有效氯的微酸性电解水,对清洗净的生虾进行雾化喷淋,之后将生虾等重量分拣,置入冻结槽,再注入微酸性电解水并进行包冰处理,即可获得冻生虾。本发明的基于微酸性电解水的冻生虾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采用的微酸性电解水,含高浓度有效氯,不但能有效控制生虾表面细菌数,且能较佳地实现生产车间的消毒。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加工,工序简单,快捷高效,且可良好地实现生虾表面减菌,使得冻生虾在贮藏期间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浙江大学 2021-04-13
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极网自动化激光焊接成套技术装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修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修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是指氧化还原活性物质通过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醚键、酯键或酰胺键化学键作用力、Π?Π堆积分子间作用力与氧化石墨烯连接而成。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排列在多羟基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内,形成三维多级层间结构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修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所述的多级层间结构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强度beta-Al2O3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该技术提供一种在于添加过渡金属原子的制备工艺,由于过渡金属原子的原料丰富,且比目前众多研究者所添加的金属离子(如Ti4+、Zr4+等)价格更加低廉,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此外,本技术的制备步骤简单,采用固相法制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同时,在保证beta-Al2O3电解质的电导率的时候又提高它的致密度和机械强度。 技术指标:抗弯强度超高250MPa,电导率超高0.1S/cm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2S,3S,4R,9E)-2-[(2、-R)- 2-羟基-二十九碳酰胺]-十八碳-1,3,4-三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东洋参的新化合物(2S,3S,4R,9E)  2 [(2′R) 2′ 羟基 二十九碳酰胺] 十八碳 1,3,4 三醇,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对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作用,能够有效用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前景;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少及操作简便,得到的化合物天然无毒性。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荣登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官方微信排名TOP10”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网络平台宣传评价2022年第一季度排行榜,采用大数据技术对211个全国学会的官方网络宣传平台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形成评价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5-07
关于印发《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已经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社会发展科技处 2023-06-21
高温高压工业过程中燃料利用效率及碳排放检测方法研究
本项目采用近红外波段的DFB型二极管激光器,结合波长调制吸收光谱技术,通过一对CO2谱线的谐波信号实现对高温高压环境中温度以及CO2浓度的测量,从而实现对燃料利用效率及碳排放检测。 技术推广意向:仪器仪表 现状特点: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利用二极管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获得被测气体特征吸收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从而对气体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实时、动态、多组分同时测量等优点。由于二极管激光器的高单色性,可以利用待测气体分子的一条孤立吸收谱线进行测量,避免了其他分子谱线的交叉干扰,从而准确地鉴别出待测气体。TDLAS 在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分子光谱研究、机动车尾气测量、工业过程监测控制、天然气泄漏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大气痕量气体检测、医疗诊断、大气气溶胶测量等领域。技术创新:采用价格低廉、坚固耐用的近红外二极管激光器最为探测光源,对于压力范围相对较小以及气体浓度相对较高的系统较为适用。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
中试阶段/n该成果通过“产-学-研”协作,历经 20 年的研究与探索,掌握了富 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基础理论、设计导则和计算方法,完成了富氧燃烧 相关的锅炉、燃烧器和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和 压缩纯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先后建成了 0.3MW、3MW 和 35MW 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小试、中试装置和工业示范装置,并完成了 200MWe 全 流程大型示范的预可行性研究和中国富氧燃烧实施路线图研究。 该成果为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低碳排放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国际能 源署研究认为,中国火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0 61 62
  • ...
  •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