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铁路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铁路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企业铁路运输部门现有的运输指挥管理手段、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改善调度指挥人员工作条件的大型综合性系统。系统根据企业铁路运输的特点,在满足传统需求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将运输作业过程如到发车作业、调车作业、货运作业等有序结合,充分控制车流及车辆作业过程,掌握车辆状态,有效降低车辆停留时间,提高周转率以及机车、线路等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电子移交功能,体现了资源共享,保证生产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统一。通过本系统,能即时掌握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铁路货车装载与列车编组运行仿真软件
本研究成果基于微机硬件平台和通用WINDOWS平台,提供两种仿真实现技术途径和软件框架,一是采用电影动画技术,基于AUTOCAD 、3DS、Authorware软件交互实现,这种技术事复杂动态场景,实时性能要求高的场后,适合机电产品结构组装、性能、外观多媒演示;一是采用程序动画技术,基于VC OPENGL平台,运动路径和观察路线可以在线交互设定。这种技术适合场景基本固定,运动对象较少但运动轨迹复杂的场合,适合大尺度环境模拟和场景基本固定,运动对象较少但运动轨迹复杂的场合,适合大尺度环境模似和场景基本固定,运动对象较少但运动轨迹复杂的场合,适合大尺度环境模拟和场景空间俯瞰,如虚拟飞行、虚拟驾驶、虚拟小区漫游、虚拟道规划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前身是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由铁道部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200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改制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交通运输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干,培养铁路、城轨、公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以大专层次的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 学院地处“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渭南市区。建有临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人。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图书馆藏书94.72万册,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及开架借阅;两校区均建有400米八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文体中心、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齐全先进;学生食堂被教育厅授予“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称号,学生宿舍实行标准化管理。 学院依托铁路行业办学、突出铁路特色育人。设有铁道工程系、轨道工程系、道桥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继续教育部、体育教学部八系四部。开设: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物流管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工程机械运用技术、铁道通信号自动控制、铁道机车等四十一个专业。 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和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3人、省级职教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师德标兵、师德楷模4人。校内实训基地(室)123个,其中测绘教学实训基地占地349亩,高铁实训工区、高铁隧道实训基地、建筑综合实训基地、道路桥梁综合实训基地等6个大型综合实训基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18个铁路局建有241个校外实训基地,实现铁路线上线下全覆盖,试验实训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506.14万元。 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陕西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国家级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首届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七次获得“陕西省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连续四年在省属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学院党委连续三次获得高校先进校级党委。 学院牵头成立了“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253家企业形成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和人才供求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其中90%以上在各大工程局和铁路局工作。他们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迅速成长为铁路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 当前,学院内涵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全院师生正满怀信心,以高昂的热情,朝着“省内示范、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优质高职学院的目标向前迈进!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吸能防冲液压支架
 吸能液压支架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2268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4107)的支撑下,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按照“微冲可抗、小冲可让、中冲可防、大冲可降”的设计原则合作研发。吸能液压支架支护巷道能实现“微冲不坏、小冲可修、中冲可换、大冲不垮”,最大防冲抗震震级为ML3.0级。  吸能液压支架静态支护下初撑力达4635kN(31.5MPa),工作阻力达5889kN(40MPa),支护强度≥1MPa(支护间距≤1m),安全阀开启压力40~44MPa,排液让压速率为1200L/min,支架让压位移为0.8m(可调);冲击地压动载作用下,支架吸能让位启动值为1.25~1.5倍工作阻力(让压速率为1m/s~5m/s),让压位移≤0.3m,抗冲击力≥3倍工作阻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吸能防冲锚杆
 在冲击危险性巷道,围岩变形能向自由空间释放,普通锚杆让位距离短、吸收能量小、抗冲击能力差,无法满足巷道支护要求。 吸能防冲锚杆由杆体、托盘、恒阻吸能器、异型螺母等构成。恒阻吸能器承载力为杆体屈服力的95%左右。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防冲锚杆的恒阻吸能器塑性变形直接吸收围岩变形能,恒阻吸能器让位空间间接耗散围岩变形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造瘘口肠管防脱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工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可防止造瘘口肠管脱出的造瘘口肠管防脱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肠造瘘后肠管会从造瘘口脱出,不仅给病人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且脱出的肠管极易引发破损或伤口感染,给后期的治疗带来隐患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环套在肠造瘘口外的环形底板,在环形底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缝合在皮肤上的穿线孔,所述环形底板的内环面向外延伸形成可扣罩在肠造瘘口上的罩壳,在罩壳的底面上分布着若干个导便孔。
浙江大学 2021-04-13
社区疫情防控云平台
防控云是北京邮电大学专门为社区疫情防控研制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由云平台、小区防控APP、街道统计报表和决策大屏、区级统计报表和决策大屏、市级统计报表和决策大屏等五个部分构成。该平台实现了对社区居民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社区居民出入的管控与记录、社区访客出入的管控与记录,并提供面向社区、街道领导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极大支撑和解决了目前小区的疫情管控工作。 云平台已经在郑州市二七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深圳市南山区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1
水貂保定用防咬头套
本实用新型的水貂保定用防咬头套它包括套筒、弹性卷板和支撑杆;所述套筒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套筒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后端,且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卷板的一端;所述弹性卷板包括横截面为弧形的钢板;所述套筒后端连接有一圈布带,在所述布带内设置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锁紧带,所述锁紧带的前端设置有通孔,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带上的通孔配合的凸钮。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方便的套在水貂头上,且具有良好固定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茶果园智能防霜机
项目简介 在国家“863”计划、农业部 948 计划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资助下,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国产化茶果园防霜装备及自动控制技术。该系列农用防 霜机,采用逆温气流扰动原理,独创国际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根据不同天气状况,自 动运行和关闭系统,运行节能 20%;防霜效果显著、面积大(小型机约 1.5 亩/套、大型 机约 20 亩/套);安装、使用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约 15 年);适用性强,可满足不同 地区、茶果品种、地形、逆
江苏大学 2021-04-14
防肿瘤复发的术后凝胶
本技术构建了防肿瘤复发术后凝胶。原料选取天然生物材料(如海藻酸等),简单温和的水相制备不引入任何有机溶剂,成分间不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即不产生毒副产物。冻干-水化工艺形成内部多孔的柔软凝胶,一方面具备良好的可塑性,适用于任何形状的手术创面,另一方面可以吸收肿瘤摘除时局部出血,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手术是现阶段实体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进行的化疗等辅助治疗通常会导致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并且化疗效果并不显著,术后肿瘤复发仍然很常见并具有很高的死亡风险,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手术创面即时植入可控药物递送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但来自于化学合成的材料会引起局部的应激反应,局部使用高剂量的小分子化疗药物也会带来明显的毒副反应。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构建了防肿瘤复发术后凝胶。原料选取天然生物材料(如海藻酸等),简单温和的水相制备不引入任何有机溶剂,成分间不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即不产生毒副产物。冻干-水化工艺形成内部多孔的柔软凝胶,一方面具备良好的可塑性,适用于任何形状的手术创面,另一方面可以吸收肿瘤摘除时局部出血,防止肿瘤细胞扩散。通过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包载具有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作用的药物,长时间的局部缓释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化疗药物半衰期短、肿瘤部位有效浓度低和需要频繁化疗的问题。术后凝胶使用方便,只需医生在手术创面放置后缝合伤口即可。由于凝胶原料的天然可降解性,无需进行二次手术,有效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92 2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