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于2003年3月,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东北首家按新机制、新模式设立的新型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地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滨海城市——大连,学院各类办学设施齐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根植于大连理工大学,由大连理工大学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学院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目前设有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6个分院,26个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6500余人。 学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注重优良学风建设,严格教学质量管理,面向学生,服务社会,不断开创人才培养和办学的新局面。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治学态度严谨,办学特色鲜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理念,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建设一流环境,实施一流教育,创办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打造社会知名的品牌专业,力争把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大学。 Licensed by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T) was founded in March,2003. Run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ity Institute, DUT is the first undergraduate institute in Northeast China, practicing a new typ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Located in Dalian, one of the ten modern and vigorous economic coastal cities, City Institute has complete and advance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first-class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DUT is in charge of City Institute’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dministration.Fully exploiting the teaching strengths of DUT, City Institute has set up the program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26 departments in 6 different schools, includ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School of Managemen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School of Art and Media. Currently there are nearly 6500 undergraduate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Based on DUT’s abundant teaching staff,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op-notch managerial expertise, City Institute is striving for multifaceted educational aims, practic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cusing on encouraging fine academic style. Our “students- centered, society-oriented” educational principle is sure to nurture high quality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ies.With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careful and precise teaching attitude and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City Institute insists on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Students-centered Learning, Theory-based Practicing”. Today, All of us teaching staff are endeavor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reating first-class environment, undertaking first-class education, establishing a first-class institute, cultivating first –class talents”, construct influential programs and actively develop City Institute, DUT into a brand new high-leveled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China.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2021-02-01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创建于1979年,先后隶属于原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现隶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院是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直招定点院校、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和平安高校。 学院位于风光秀丽的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占地面积762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动静相宜,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主动适应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以及行业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设有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电气、航空服务、旅游管理五大特色专业群,开设33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为湖南省精品专业、省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省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军民融合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定向培养指定专业。 学院推行“人才强院”战略,建设“双专业带头人”引领的教师队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都非常突出的“双师型”教学队伍,还从航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相关专业机构聘请了百余名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现有专任教师320人、兼职教师132人,副高以上专任教师10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9名,建有院级大师工作室2个、创新工作室2个。多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和湖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学院主编(审)、参编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达200余种,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拥有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实训条件优越。建有机械实训中心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75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6个,深度合作企业218家。学院是湖南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建有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省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省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突出现代职教内涵,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实行定制人才培养。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招士官定向培养院校,于2014年正式开办士官班,在校士官生规模持续扩大,实现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互利共赢。学院先后与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士官协议,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培养模式。2017年初,学院士官学员在空军一航院组织的全国入伍军事体能技能考核中排名第一。学院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背靠企业办专业,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管理股份公司、上海春秋旅行社及其航空公司、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北京安博教育集团等合作,开办“南方班”、“西发班”、“锦江酒店服务班”、“上海春秋航空服务班”、“软件工程师班”、“安博班”等,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与中国军工企事业单位以及沿海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技术能手和管理骨干。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另外,学院按有关政策规定,每年推荐数十名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后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应征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生。2014年,学生荣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高职组一等奖,2015年,学院一举摘得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的桂冠。 学院遵循“立足航空,服务地方,特色兴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服务航空、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信息化产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二等奖、全国机械行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思想,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秉承“厚德明志,求实创新”的校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现代职教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3003人,专任教师124人,其中,高职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32人,“双师型”教师7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27人,校内兼课教师81人,聘请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0人。 学院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个兵团级“大师工作室”。2名教师分别获“中国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和“中国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称号,1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 校区占地172亩,教学行政及辅助用房面积46566.38平方米,生均面积16.89平方米。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场(室)67个、校外实训基地2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实训设备价值4761多万元,实验实训设备齐全率达到95%,实验、实习、实训场地24602.88平方米,生均面积8.19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0249.54平方米,生均面积6.74平方米。学院图书馆纸质藏书13.5224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建设多媒体教室113间,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机房21间。 学院设机械汽车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烹饪旅游系、机电工程系、人文社科部、培训与继续教育部以及兵团国家第八职业鉴定所。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机械设计与制造等20个高职专业。 学院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实习与就业“双基地”,确保毕业生100%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建校30多年,累计为兵团及自治区输送各类专业技能人才6万多人。学院毕业生就业率96%,专业对口率89%,就业稳定率85%。 近年来,学院代表兵团参加自治区和全国各类竞赛,共获得548个奖项(含集体奖),其中:国家级奖项285个。2018年,学院成功申办世界技能大赛空调制冷项目(专业)国家集训基地。 学院先后与华南理工、华北电力、武汉大学等8所院校开展教学合作,面向学院高职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专升本”继续教育服务。充分利用国家就业培训专项资金的支持,为师市园区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完成培训任务9000人次。 学院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也是兵团大中专毕业生培训基地、兵团交通培训中心、兵团安全培训中心、兵团供销合作社培训中心、兵团工会、团委培训基地、兵团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兵团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建立了校外继续教育中心。2012年,经兵团武装部批准,学院组建成立了兵直人武部民兵安全警戒分队,2018年,学院已被兵团武装部确定为大学士官生培养基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我们的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国内第一所以旅游与健康命名、培养旅游与健康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2014年9月,浙江省旅游局与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学院框架协议。2015年3月,经省政府发文正式建校。2017年1月,波音舟山项目员工培训中心落户学院。2017年3月,舟山广播电视大学划转学院。2017年10月,成为浙江省旅游协会海洋旅游分会会长单位。 我们的学院:坐落于中国“好空气”之都的舟山群岛新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朱家尖,阳光、沙滩、白云、青山每天伴随我们成长;“海天佛国”普陀山与我们隔海相望;近在咫尺的甬舟高速路、普陀山国际机场、舟山国际邮轮港依偎左右;金庸笔下桃花岛、沙雕故乡南沙滩、蓝堡游艇俱乐部、禅修圣地普陀山佛学院、普陀山观音法界观音圣坛簇拥周围;学院各类教学生活设施完备,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成才的理想之地。 我们的学院:设有旅游分院、健康分院、商务系、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舟山电大),开设有健康管理、护理、护理(中韩合作,医疗美容方向)、助产、营养配餐、空中乘务、酒店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高职专业,其中,护理(健康养老方向)、导游、休闲服务与管理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有健康养老护理实训基地、旅游综合实训基地、财经商贸类综合实训基地等3个浙江省“十三五”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我们的学院:坚持市场为需、育人为本,有行业能手、博士教授、资深专家、海归精英为主组成的师资队伍。坚持教学相长、以赛促教,师生屡获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及活动大奖,两年来先后获全国一等奖9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8个,全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9个。与深圳中航健康时尚集团和万豪国际集团、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雷迪森集团、海中洲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有订单班。与美国温森斯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韩国全南科技大学、新加坡科文学院、台湾餐旅大学、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或交流关系。 我们的学院:正紧紧依托舟山群岛新区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融合化、精品化、国际化”办学定位,积极走开放办学、特色办学、创新办学之路,加快实施人才撬动、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三大战略”,充分发挥波音舟山项目员工培训中心最大效应,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海洋旅游服务基地、智慧健康体验基地,努力建成一所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专业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创业创新型高职院校。 天时地利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必将与广大师生一起,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2021-02-01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获得“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认证、世界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北边与独具风情、景色怡人的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相毗邻,南边紧靠以打造浪漫的、田园式文化度假旅游综合体为发展思路的玉泉营贺兰山葡萄酒产业城,东边与横贯银川市的爱伊河天然水系以及银川至永宁快速通道相连接,占地约2000亩,校园绿树成荫、花美果香,曲径通幽、环境优美,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员工14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6人,“双师”型教师42人,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6人,另有特聘教授及客座教授36人,现有在校生近2000人。 学院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宁夏林业学校;2006年更名为宁夏生态工程学校;201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更名为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5月,为服务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布局,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实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通过整合全区职业院校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在原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国内一流的葡萄酒与防沙治沙工程职业院校。6月,经教育部备案,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更名后,学院在原有葡萄与葡萄酒技术、防沙治沙工程、水土保持、园林工程技术、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测量技术、设施园艺、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园艺技术(葡萄酒方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葡萄酒生产与营销、酒庄运营与管理、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等五个高职专业,葡萄栽培与酿酒、葡萄营销与服务、侍酒与酒窖管理、机械工程四个中职专业。学院建设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举世闻名的千年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景德镇市区,毗邻世界著名的黄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名山胜地。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所主要从事陶瓷材料与工艺美术类教育教学的公办全日制省示范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 学校占地面积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有一流的艺术教学大楼和实验实训中心,高规格图书馆,标准化运动场所,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和空调、热水器、卫生间、盥洗间一应俱全的学生寝室,学院坚持“人文、艺术、生态”的建设理念,校园环境清幽,花香流溢,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融为一体,科教精神与艺术氛围相得益彰,校园文化和职业文化相互映衬,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也是中国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及创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始终秉承“厚德树人、强技立身”的校训和“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探索中,始终坚持以增强内涵、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大批年轻人打开通向职业成功成才的大门。 学校设有陶瓷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和成教学院,开设涵盖美术与设计、材料与机械、经济与管理等门类领域的全日制专业32个。学院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7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450人,现有教师380人,教授2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75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江西省陶瓷美术家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5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还聘请了50多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院校名师、大型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及客座教授。学校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陶瓷与玻璃行业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西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5门;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与示范专业9个。近年来完成各类科研和教改课题4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50多部,其中《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获省社科成果奖,《陶瓷艺术釉工艺学》、《陶瓷工业机械设备》、《粉彩瓷绘艺术》、《设计素描》等八部教材被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全国同类高校通用教材。我院教师独著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和《中国陶瓷艺术制作大教本》(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分别荣获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精品教材奖”。学院教师主持的“高职高专陶瓷工程材料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体系改革与建设”,“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氧化铝陶瓷基片水系流延制备技术的研究”等教改、科研项目分别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江西省社科成果奖和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学校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订单式”、“现代学徒制”、“工作室制”、“中高职对接培养”、“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与内蒙古伊东陶瓷产业园、山西应县人民政府陶瓷产业园、江西井冈山市人民政府陶瓷产业基地、江苏常州国家大型动画基地、江西余江工艺美术雕刻厂、江西南康家俱设计与制作产业园区、南昌“791艺术街区”、华为网络公司、中国移动景德镇分公司、广东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佳洋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园区、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特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在学校所有特色专业中广泛开展“现代学徒制”,并同广东新明珠等6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 学校设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2个。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站、全国电子商务师鉴定培训站、全国CAD培训鉴定中心、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中心、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江西培训中心等多个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站(所),鉴定的工种有50多个。有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实训室7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17个,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就业准入资格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有20余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专业文化成果展览、社团文化节、陶瓷文化周、动漫艺术节、公寓文化节、心理活动文化月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大学生环保公益招贴画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省大学生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物流模拟经营大赛等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先后荣获集体奖40余项,个人单项奖多达100余项,充分展示了学校的专业水平和校园魅力。 学校始终把学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与论坛、职业测评与咨询、大学生创业园、模拟招聘与职业规划、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就业推荐与创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开通就业工作绿色通道,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优质就业网络,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每年举办各类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百余场,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和行业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毕业生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精湛、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多次荣获全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和陶瓷文化传播交流和社会服务。每年都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专家学者和陶瓷艺术爱好者到学校感受陶瓷文化和精湛的工艺美术技艺、体验陶瓷创作、学习制瓷技术。学校也多次选派教师到法国、美国、德国、英国、尼日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开展讲学及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为增进中外艺术家的联谊与中外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桥梁。 学校的发展得到的各级领导的亲切关心和支持,近年来中央、省部委有关领导先后莅临学院视察,他们对学校近年来坚持走“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产学研合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育人环境优越、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增强的高等职业院校。当前,学校正在按照“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建设思路和“打造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铸就一流的质量,建设一流的设施,创新一流的管理”的建设目标,坚持特色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类高等职业示范性院校。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厚德、求是、诚信”的校训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着力推行“政行企校研”五元融合的办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和“担当、守正、有为、共进”企业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院长张泽玲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学院现有建筑类、能源类、城市管理类三大骨干专业群,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开发了新能源汽车、机电工程、城市管理服务等相关专业29个,具有国家教育部“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优质专业群对接优势产业建设项目”等重点专业。拥有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示范基地,建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授权的天津高职院校唯一的BIM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中心。 近年来,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多个奖项,成绩斐然。2016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黄婷婷青年教师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武凯伦学生团队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BIM”算量大赛总冠军。 学院作为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国内一流水平优质校”建设单位,不断诠释“国际化视野、校企化共赢、体系化建设、系统化培养、终身化服务、协同化创新”六化理念,践行“院校品牌建设、专业组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基地条件建设、赛项平台建设”六项任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职业”五业联动,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学院依托行业办学,隶属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华北地区能源行业最大的国有支柱产业为学院优秀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岗位。学院还与全国240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建院以来为全国及天津市能源、建筑、电力、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由河北经贸大学举办,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于2001年7月经河北省政府(冀教发[2001]81号文件)批准成立,并报教育部备案,当时学院名称为“河北经贸大学财通学院”。2003年5月,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冀教发[2003]57号文件,河北经贸大学财通学院更名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次年,根据冀教发[2004]107号文件,我院成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之一。 我院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教学氛围,是大学生理想的求学之地。学院现有校舍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6870.3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资产约3965.77万元),拥有图书馆2座,藏书82.28万余册,数字语音实验室座位数59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7723个,以及18个高配置的计算机房和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运行的模拟证券市场、ERP实验中心等各种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学院有两个运动场,两个礼堂以及若干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为学生文体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所。 我院拥有经济系、管理系、信息系、文法系、会计系、商务系等六个教学系,开设三十三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和理学六大学科门类。学院主要面向河北招生,同时还在天津、吉林、江西等十几个省(市)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在校生人数由成立伊始的799人,发展到现有的13000余人。学院依靠河北经贸大学的智力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学院师资库有教师850多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4%,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0%。同时,拥有一批高层次的优秀专家学者。 我院积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以“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作保障”为特色的“特色招生、精心培养、服务就业”联动机制。学院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实施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近年来,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有志青年踊跃报考我院,报考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省内18所独立学院中,我院的录取分数线和新生报到率始终名列前茅。 我院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谨遵“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根据本三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个性目标确定培养方向,以个人基础确定培养方案,设计了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推出了基础通识类课程、跨二级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基础强化类课程三大模块,重点夯实学生财经管理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强化英语、数学课程的功底,提升学生的考研能力。此外,还专门推出公务员考试课程模块,开设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课程,满足有报考公务员意向学生的需要。力争使每一名走进这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力争使每一名走出这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光明日报》以《为每位学生打造一个出口》为题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报道。 我院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投巨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培育了模拟证券市场、模拟商务谈判、数学建模、ERP、模拟股市、模拟法庭等几十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实训项目,建立了北京百荣世贸商城、浦发银行、保定长城汽车等百余家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以赛代练,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网页及动漫设计大赛、计算机调试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计算机攒机大赛、电子竞技大赛、英语短剧大赛等竞赛林林总总达40种之多,项目涵盖全院大部分专业。过硬的实践能力使我院学生在河北省和全国一系列重大比赛中不断夺取优异成绩,三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团体特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团体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团体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40余项,省级荣誉30余项。《光明日报》以《学生能力"赛"中来》为题对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报道。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品牌,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高校德育创新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全院学生价值观念积极,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方式健康,涌现出了以不顾安危、勇救六人的“河北省见义勇为十大英雄”郝占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学院的育人工作予以关注。 我院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制定就业工作奖励制度,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时,把扶持毕业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努力在以创业促就业上取得新突破,2012年,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评选中,我院学生张腾飞、商园鹏双双入选。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12年,我院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保持良好态势,连续四年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考研录取率长期稳定在30%左右。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进入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工作。广大校友在各自岗位上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02-01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新蒲新区,是依托遵义医科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创建,原名遵义医学院科技学院,当年9月正式招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全院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18年来,学院充分依托遵义医科大学优秀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其它各类教学科研平台等优质教育教学科研资源,以确保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致力于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技术精”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时,取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颁发由教育部网上电子注册的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学院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等通过率良好。毕业生在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卫生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事业单位等从事专业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形势优良。目前学院下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及公共管理学院,有18个本科专业,专业结构设置与分布合理,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格局。同时,学院与全国多所三甲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习条件,切实保证办学质量。为了学院的长足发展,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学院于2017年启动位于新蒲新区园区一号路的新校区建设,2018级、2019级近6700名学生目前已入住新校区。新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3余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00余亩,教学楼、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食堂、学生公寓等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备,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办学条件,且学院可与遵义医科大学共享其开设专业所需的实验室、图书馆、实习基地等其他教学设施与资源,大大提升学院软实力。新时代,学院将以建设“贵州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以医学为主的高水平独立学院”为目标,秉承“明德笃学、践履求真”的院训,坚持“弘扬长征精神、注重实践教育”的办学特色,强化“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三大战略,弘扬遵医科院精神,提升内涵建设,为贵州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2021-02-01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历史文化厚重 办学成绩显著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是我国核工业所属唯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国有、公办)。学院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恪守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教育等七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20000人,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70000余名。学院先后荣获“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独立学院”“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院)校”等荣誉。学院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强,建设及办学成就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地理优势独特 校园环境优美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面朝三江、背依峨眉。乐山交通发达、出行便利,纵贯西南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距离成都国际机场40分钟,是西部综合交通次枢纽。学院占地面积1300余亩,规划面积180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70%,校园景色宜人,处处彰显环境育人的特色。校区地势丘峦起伏,建筑布局随湾依山,占地300余亩的沫若湖碧波荡漾,环湖公园、万景花园鸟语花香,银杏大道、香樟大道风景如画,桂花林、桃花林相映成趣,与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融为一体……是四川省唯一同时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先进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的大学。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成果丰硕学院现有教师1200余人,是国家事业编制人员,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87.5%。学院分别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核工业系统等科研院所聘请了一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院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德业并进的优秀师资队伍。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多年来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预研、核能开发项目、西物创新行动人才金字塔项目以及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近200项,与地方大中型企业、研究所成功对接项目二十多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获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90项,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近600余篇,其中,SCI、EI期刊、CSCD等收录80余篇。同时,学院在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教师已参与到当今最大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当中,为开发人类终极能源作出贡献。教学条件完善 育人特色鲜明学院已建成工程训练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4亿元。学院智能化图书馆藏书176万册。建在我院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是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研学基地,已成为教学科研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端平台。学院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9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26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2015-2019年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我院位列全国同类高校第9名。就业优势明显 发展前景广阔学院利用独有的核工业背景,在中国核工业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与多家核电站签订用人协议,向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与百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途径。中核集团、中广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通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定点在我校招聘,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达100%,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先后荣获“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单位”“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当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正迎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春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抓住“中国制造2025”与核工业大发展的良机, 奋力谱写新时代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2 213 214
  • ...
  • 239 2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