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偏振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偏振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 偏振检测系统包括检偏器、光探测器、硅基液晶驱动模块、控制单元 和用于相位调制的硅基液晶,硅基液晶在硅基液晶驱动模块的驱动下 对待测光进行相位调节,获取一系列偏振光,通过对这一系列偏振光 的分析获取待测光的偏振信息,包括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振幅及相 位差。本发明的系统在精确可编程控制下,进行偏振态检测与控制, 不受类似于波片的波长敏感性制约;且本发明采用硅基液晶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磁场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该方法 是在磁感应强度范围为 0.1~0.43 特斯拉的磁场环境下,将单体、催化 剂和引发剂混合后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并通过调节磁场的 大小调控反应速率、产物转化率和规整度,得到所需的聚合产物。磁 场可以由永磁铁或磁感线圈产生,其大小通过永磁铁间距或电流大小 来调节。本发明解决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无法控制产物构型和规整 度的问题。该发明中所需磁场小,简单易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聚丙烯基汽车零部件回收料改性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聚丙烯 ( PP ) 基汽车零部件回收料, 难以高添加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稀土基单分子磁体中的对称性策略
验证D5h局域对称性可以有效减弱横向磁各向异性以及抑制磁量子隧穿效应(Chem. Sci.2013, 4, 3310),随后再进一步通过精准分子设计,创造了其时单分子磁体的有效能垒和磁滞回线开口温度的世界纪录(Angew. Chem. Int. Ed.2014, 53, 12966;J. Am. Chem. Soc.2016, 138, 5441;J. Am. Chem. Soc.2016, 138, 2829),同时又发现D5h局域对称性的钬单离子磁体中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零场磁量子隧穿效应(Angew. Chem. Int. Ed.2017, 56, 4996) 为高性能稀土基单分子磁体中的对称性策略(包括对称性策略的理论基础、高性能单分子磁体中的理论模拟和实验分析、相关实例讨论)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了全面论述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三维机织/编织高性能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以高性能纤维(玻纤、碳纤、芳纶等)为增强体,通过自有独特专利技术制备三维正交、角联锁、间隔型机织物以及三维多向编织物,并通过树脂改性、复合成型等技术集成制备成系列三维机织、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系列结构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高模、耐冲击等性能、阻燃、隔音、隔热等特性,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关键技术 ① 重构出“纤维-预制件-复合材料”在空间位置的真实图像,再现复合材料内部纤维束空间路径、偏转和纤维束间的接触状态,定量揭示工艺织造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连续介质假设和有限变形理论,建立三维机织多尺度结构设计方法。 ②以界面相的微观结构为切入点,从设计合理的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微结构入手,将碳纳米材料作为纳米改性剂引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中,揭示其界面增强增韧机理,最终确立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机制。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一种用于宽幅扁平碳纤维丝束的连续定型工艺ZL201010519415.1 (2)一种适用于无弯曲织物织造的夹头 ZL201310303000.4 (3)一种适用于无弯曲织物织造的送经装置 ZL201310302349.6 (4)一种无弯曲织物织造的纬纱递进装置 ZL201310302920.4 (5)一种体密度梯度变化的碳纤维针刺预制体 ZL201410159117.4 (6)一种深交联结构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501531119.6 项目成熟度:成熟度 5 级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环境友好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生产技术
本项目采用来源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淀粉取代价格昂贵、日益枯竭的石油 单体,在酸解、氧化、接枝共聚多元复合改性的基础上,优选复合单体、采用交 联改性、添加一系列的助剂并引入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性能优良、无甲醛游离的 环境友好型木材胶粘剂。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8 项(获授权 6 项),并已实现产 业化推广和销售。项目产品可有效解决甲醛残留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并显 著降低木材胶粘剂的生产成本,促进木材胶粘剂产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要点 (1)通过多元复合改性提高淀粉所占比例最高可达 50%; (2)通过优选复合单体和改进工艺,产品达到了中高档白乳胶的水平; (3)无甲醛源物质添加,产品无游离甲醛存在; (4)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对原料和设备的要求较低。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弹性模量可调型医用β钛合金矫牙丝
迄今为止,用于医疗矫牙的金属材料主要有不锈钢丝、NiTi丝以及β钛合金丝。不锈钢丝太硬,所施加的外力较大,常引起患者矫牙疼痛,因此目前处在淘汰的边沿。NiTi丝虽加力比较柔和,可以使牙齿移动,但较难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并且,其中释放出的Ni离子常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β钛合金丝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性能介于不锈钢丝和NiTi丝而被引入到矫牙领域。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β钛合金丝的优势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究其原因,一是β钛合金丝全部是进口产品,价格非常昂贵,使其使用率大受限制;二是目前矫牙用的β钛合金丝的牌号完全为工业钛合金牌号,如BetaⅢ和BetaC等,并没有针对矫牙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因此研制出一种国产的更易于矫牙的β钛合金丝已刻不容缓。 改进目前的矫牙用β钛合金丝的思路就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具有超弹性的β钛合金丝,使其既可以取代生物相容性较差的NiTi丝以及价格昂贵的进口β钛合金丝,同时又以其更高的性能来提高疗效和缩短矫牙周期。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将按照名义成分配好的合金先用电弧炉熔炼成均匀的母合金,然后进行热锻和拉拔,并进行后续表面处理,得到具有一定要求的医用钛合金丝。 该钛合金丝比目前的医用材料性能优异,医疗效果明显。已申请专利:宋西平, “一种弹性模量可调型医用β钛合金”,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13509.2,专利申请时间:2006.09.29,专利公开日:2007.03.21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喷射沉积成形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
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研究和发展高性能的快速凝固材料。该技术最突出的创新点在于,将液态金属的雾化和雾化熔滴的沉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短流程快速凝固体材料制备新技术。喷射沉积成形块体致密件的形成,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凝固过程。其基本特点是在沉积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液膜,块体致密件的形成则是这一液膜不断凝固、推进的过程。在多年研究喷射成形技术的基础上,杨滨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近年利用喷射沉积成形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最大直径为380mm、最大厚度12~13mm的La62Al15.7(Cu, Ni)22.3大块非晶合金,这是国际上迄今报导的最大尺寸的镧基非晶合金样品。DSC测试结果表明,沉积态La62Al15.7(Cu, Ni)22.3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DTx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均高于单辊旋转熔体快淬或铜模铸造法制备的同成分非晶合金。 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杨滨,刘宗峰,张勇,张济山,陈国良,一种喷射沉积成形制备镧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专利号:ZL200510086239.6。“高熔点高合金化材料快速凝固气雾化制备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12)。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汽车车身板用6XXX系铝合金板材制造项目
目前汽车覆盖件用铝合金主要有5xxx系和6xxx系,其中可热处理强化的6xxx系铝合金不仅具有高的比强度、屏蔽性、散热性和耐蚀性,还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烘烤硬化性能,同时易于回收,是目前汽车覆盖件用铝板的主要发展方向。 该项目采用传统DC铸造技术制备高品质汽车车身板用铝合金铸锭,通过先进的均匀化工艺技术调控铸锭中过剩结晶相及弥散相粒子组态,为后续轧制变形及固溶再结晶提供微观组织准备,该项目采用的固溶间断淬火或固溶控制冷却属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铝合金车身板热处理精整部分的设备投资,还可以显著缩短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线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如果以我国10%的轿车采用铝制车身,以单车用铝板量约100kg计算,我国每年需要铝合金车身板25万吨。若按铝车身板售价4万元/吨、利润8000元/吨计算,将有100亿元的市场空间和20亿元的利润空间。若考虑厢式货车、大客车、轻型卡车及重卡用铝板量,预计2016年我国汽车工业用铝板带需求有望达到50万吨,将带来200亿元的市场空间和40亿元的利润空间。 若考虑国际市场,2014年欧洲车身用铝板消费量为45万吨,北美和日本车身用铝板量超过60万吨,国外铝板需求量超过100万吨。若按100万吨计算,将有400亿元的市场空间和80亿元的利润空间。本项目建设符合我国目前的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和行业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传统材料领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有利于促进人员就业、社会稳定和保护环境,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社会稳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北大学 2021-04-11
一种硬质合金用稀土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硬质合金用稀土添加剂是一种稀土-粘结相合金粉末,粒度小于10微米,其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粘结相原料60~99%,稀土1~40%,所述粘结相原料由Co、Mn和M组成,M为Ni、Fe、Cr、V、Cu、Al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稀土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1、将粘结相原料和稀土浇铸成铸锭,并破碎成小于20mm的块料,将所述块料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均匀化退火,或在电弧重熔快淬炉中快淬形成稀土-粘结相合金薄带,并进行吸氢处理,将吸氢处理的产物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球磨破碎。2、将粘结相原料和稀土浇铸成铸锭,并破碎成小于20mm的块料,将合金块料熔炼成合金熔体后进行雾化形成雾化粉末。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