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高强度铜基复合材料
本项目通过在Cu-Cr原位复合材料中加入稀土来提高铜合金的导电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强度和抗软化温度。加入微量合金元素Zr、Ag提高合金的强度和抗软化温度。在Cu-15%Cr合金中加入微合金元素Zr的Cu-15%Cr-0.15%Zr合金,由于Zr的加入可使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8%左右,并减缓退火处理时强度的下降速度,即提高抗软化温度30~50℃。中间热处理温度在450℃时所得综合性能最佳,在应变量η=8.63时,形变Cu-15%Cr原位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995MPa,导电率为75%IACS。CuNb合金经大量拉拔变形后,形成的Nb纤维分布在Cu基体上,Cu-20%Nb(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接近2000MPa。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铜基量子自旋液体的候选者和铜基高温超导材料母体在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刘奇航及其合作者以最近由中科院物理所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的ZnCu3(OH)6BrF为例,采用修正后的单体平均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这一体系的本征和掺杂行为进行了详尽的模拟。研究发现,ZnCu3(OH)6BrF掺杂后,掺入的电子并没有成为期待的“自由载流子”,而是局域在一个铜原子周围,引起了局域形变。这种电子与束缚它的晶格畸变的复合体称为极化子(如图一所示)。本征材料的带隙中形成新的电子态。因此,电子掺杂后,ZnCu3(OH)6BrF并没有实现半导体到导体的转变。相比之下,具有类似CuO4局部环境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材料Nd2CuO4显现除了不同的随掺杂浓度变化的导电性。研究发现,低掺杂浓度时,铜原子附近形成较为扩展的极化子,因此在高掺杂浓度时,这些极化子之间的跃迁可以使系统导电性大大增加,实现半导体到导体的转变,与实验观测很好地吻合。 该研究圆满地解释了最近实验上观测到的Kagome晶格的锌铜羟基卤化物在掺杂后并不导电的现象,指出要在量子自旋液体实现超导,仅仅找到量子自旋液体体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现有效掺杂,注入一定浓度的“自由载流子”,为耕耘在该领域的实验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实验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
传统的聚乙烯醇制备工艺为在甲醇中的溶液聚合法,根据聚合度的不同要求,调整引发剂及甲醇配比,可以获得从300-2600左右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对应更高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如超过3000以上,溶液聚合方法基本无法实现。因为随着聚合度的提高,体系粘度太高,存在散热及输送困难,转化率难以提高,因此高聚合度聚乙烯醇只能采用其他聚合方法实现。本课题组成功开发了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较低的温度下(低于30度),不添加乳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实现了醋酸乙烯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做成的乳液非常稳定,粒子较细,搅拌杆上无残留物。仍然需要添加少量破乳剂,让粒子迅速聚并沉淀,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聚醋酸乙烯酯。在将聚合物溶解在甲醇中,经常规醇解,得到聚乙烯醇。 主要技术指标: 该聚合方法的优点:不添加乳化剂,聚合物纯度高,无杂质引入。固体含量可以在30-45%之间,反应过程平稳,聚合速度快,在3-5小时聚合完成,聚合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醇,根据GPC及粘度测试对比,聚合度最高可以达到6000。 聚合温度低,能耗低。项目目前在研制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含铜废料高值化绿色综合回收技术
针对杂铜阳极泥(低品位铜阳极泥)、铜冶炼烟灰等铜冶炼含铜废料中有价金属含量高,有价金属     含量变化大,很难用传统湿法工艺进行绿色有效全组分回收,开发出含铜废料高值化绿色综合回收技术,   该技术针对含铜废料中各金属含量及形态制定回收工艺制度,最大限度回收有价金属,生产过程中的尾 液循环利用,避免传统固定工艺带来的大量试剂浪费和造成严重的废液处理和污染环境     。该技术主要处理对象为铜阳极泥、铜冶炼灰、含铜污泥,技术延伸后可处理电脑、手机等贵金属含量高的线路板的含 铜废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铜在制备钙化抑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铜在制备钙化抑制剂或成骨抑制剂中的新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以铜作为活性成分的钙化抑制剂和成骨抑制剂。铜具有抑制细胞钙化和抑制细胞成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腱钙化和骨化病等疾病,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四川大学 2016-10-27
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首先将引发剂锚固到金属材料表面,随后加入阴离子型单体和共聚单体,通过表面热/光引发聚合反应制备得到阴离子型共聚物修饰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通过该方法接枝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聚合物层稳固、均匀且化学结构易调,从而拓宽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阴离子聚合技术制备液体橡胶
阴离子聚合技术是指采用碳负离子进行聚合的一种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外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目前在国内燕山石化、巴陵石化和独山子石化已经实 现产业化,随着国内轮胎行业对合成橡胶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阴离子聚合技 术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阴离子聚合技术在链增长反应中,如果无杂质可以一直保持活性,因而属 于“活性”聚合。迄今为止,阴离子聚合仍是实现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最为精确、 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可控合成,具体包括:⑴可控分子量,可以根据需要设 计合成几百-几十万;⑵可控分子链的微观结构,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极性溶剂, 77 可以控制合成 1,4-结构含量从 10%-90%;⑶可控官能团的位置,可以精确地在 链端和链中引入官能团。
山东大学 2021-04-13
阴离子聚合技术制备液体橡胶
阴离子聚合技术是指采用碳负离子进行聚合的一种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目前在国内燕山石化、巴陵石化和独山子石化已经实现产业化,随着国内轮胎行业对合成橡胶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阴离子聚合技术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阴离子聚合技术在链增长反应中,如果无杂质可以一直保持活性,因而属于“活性”聚合。迄今为止,阴离子聚合仍是实现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最为精确、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可控合成,具体包括:⑴可控分子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合成几百-几十万;⑵可控分子链的微观结构,通过加入不同量的
山东大学 2021-04-14
蚀刻废液超临界水热合成制备纳米铜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关于铜催化生物正交断键反应的研究
利用 外源化学 手段 实现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 调控 ,一直以来都是化学生物学 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陈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 “ 活细胞上的化学 反应 ” 的开发与应用 , 提出 并发展 了 “ 生物正交断键反应( Bioorthogonal  c leavage reaction ) ”  这一 新反应类型 ,突破了在活体内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一系列原始创新 ( Nat. Chem.   2014,  6 , 352-61 ;  Nat. Chem. Biol.  2016,  12 , 129-37 ;   Nature  201 9,   569 , 509-13 ) 。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