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蛋白蛋干制备技术
我匡禽蛋特别是鸡蛋、鸭蛋产量十分丰富。利用鸭蛋制备咸蛋黄后 , 剩余的咸蛋清因含盐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苦养咂酒制备技术
苦养是集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于一身的谷类植物,除含有较
西华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壳寡糖制备
1、壳寡糖制备技术改进 2、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专家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1
草酸电解制备乙醛酸
乙醛酸具有醛和酸的性质,在有机合成中的独具特色的作用。用乙醛酸作原料,可衍生出几十种有广阔用途的精细化工产品,例如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对羟基苯乙酸、对甲氧基苯甲醛、尿囊素、胡椒醛、二苯基乙酸、苯并二呋喃酮、对羟基苯乙酸乙酯、对羟基苯乙酰胺、3,4-二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海因、丁苯羟酸、D-(-)-对羟基苯甘氨酸、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氏盐、泛酸钙、2-羟基喹恶啉、2-羟基膦酰基乙酸等产品。全球乙醛酸年需求量约30万吨,我国目前乙醛酸的需求量约为5万吨。 乙醛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二醛空气催化氧化法、草酸电解还原法和顺酐臭氧氧化法等3种,其中草酸电解法被专家认为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乙醛酸合成工艺。此方法是用草酸作为原料,常温下电解还原,电解液经过浓缩,分离出为反应的草酸,得到40%的产品,收率可达95%以上。 由于电解产品中没有乙二醛,产品质量优于目前工业上大规模采用的乙二醛硝酸氧化法的产品质量,因为硝酸氧化法的原料乙二醛在产品中无法彻底去除。因此,用乙醛酸做原料生产香兰素、对羟基苯乙酸、尿囊素等下游产品时,残存的乙二醛会参与反应,造成其下游产品的收率降低。例如,采用乙醛酸生产香兰素时,电解法生产的乙醛酸与硝酸氧化法生产的乙醛酸相比,香兰素收率可提高2~4%,而且香兰素的香气更纯正。 该工艺特点为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无三废污染的环境友好工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产工艺路线。本技术开发历经小试、中试研究,以及工业模式运行,技术成熟程度已达工业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显色剂微胶囊制备技术
无碳复写纸主要由水杨酸锌显色剂涂料和无色染料微胶囊组成。目前采用双层涂布工艺,在上页纸背面涂微胶囊,下页纸正面涂显色剂,多联复写时需多次涂布。因此对纸张要求高,且抗压耐磨性差。将水杨酸锌显色剂乳化分散,以蜜胺树脂为壁材,制备显色剂微胶囊,控制粒径是无色染料微胶囊的2~5倍。显色剂经微胶囊化后成水溶性,对纸张、无色染料微胶囊涂料的相容性好,有利于一步法涂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纸张污染。由于设计显色剂微胶囊的粒径大,当涂布层受到意外压力时,显色剂微胶囊先破裂,起缓冲作用,有助于防止压敏纸蓝点的出现。此外,显色剂被包覆在微胶囊内,可提高抗氧化性和耐黄变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PVC树脂氯化制备CPVC树脂
氯化聚氯乙烯 (CPVC) 是聚氯乙烯(PVC)经氯化制得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比PVC更加优良的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等性能,是橡胶与塑料的优良改性剂和添加剂。一般PVC的氯含量为56-59%,CPVC为64-75%,与PVC相比,CPVC树脂具有更优良的使用温度、耐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及阻燃消烟性。CPVC管材使用温度范围广,一般PVC管材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80°C,安全使用温度为60°C,CPVC管材最高使用温度为110°C,在95°C下使用时,可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特别适用于输送热水、热化学溶液。国内PVC的产能过剩,开发CPVC项目可以解决PVC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氯气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附加值,对氯碱工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水相悬浮法制备CPVC,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氯化不均匀,如何提高氯化的均匀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技术采用专有技术对PVC树脂进行氯化,不仅氯化均匀度高,而且对PVC树脂的型号适应性强。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纯度银杏内酯的制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在天然植物药的开发中,银杏叶的现代药用研究无疑是热点之一。 七十年代初,德国首先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具有明确质量标准的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为黄酮甙(含量在 24%以上)和萜内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总和,含量在 6%以上)的混合物,并以此开发成了疗效显著、稳定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单方植物药,成为欧洲最为畅销的药品,引起了国际医药界极大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银杏制剂所用原料均符合 EGb761的质量标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的药理和临床实验都证明了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甙和萜内酯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单一有效成分新药成为近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八十年代初,法国科学家 P. Braquet 领导的研究小组对银杏内酯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银杏内酯是一类非常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天然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是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除导致血栓形成及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外,还与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哮喘、休克、炎症、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等,因此 PAF 拮抗剂的研究一直是八十年代以来寻找上述疾病的特效和高效治疗药物的热点。另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银杏内酯外,银杏萜内酯还包括另一类化合物,即白果内酯,它能有效抵抗神经末梢的衰老,对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尤其对抑郁症的治疗极为有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口服,生物利用率很高,并能在 1—2 小时内迅速进入血液,这对一般疾病的治疗已不成问题,但用于急救,药效的发挥显得速度较慢,因此近年来国际上热衷于银杏内酯针剂的开发,这对于银杏内酯的制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根据黄酮和萜内酯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类兼具氢键、疏水、筛分多种作用的协同效应的吸附树脂,成功地将黄酮和内酯分离,可经吸附、洗脱一步制备含量高于 90%的银杏内酯提取物。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改变反应单体和交联剂,使得所需的功能基团在树脂聚合过程中即被引入到树脂骨架上,通过含有所需功能基的反应单体投料量的变化,控制树脂上功能基含量,使其与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可发生特异性吸附。由于避免苯环的引入,树脂的极性较大,对银杏内酯的吸附能力大大减弱,所以银杏内酯和黄酮得到有效分离。在此基础上,制备一类孔径均匀的具有筛分能力的吸附树脂,通过改变树脂初始交联度,使其在不同溶胀程度下发生后交联反应,可制备一系列孔径尺寸可调的树脂,通过吸附实验筛选,得到适宜孔径的树脂,用于银杏内酯粗提物中未知杂质的去除,使得银杏内酯含量达到 90%。详细考察吸附溶液浓度、吸附速度、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等操作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提取工艺。 应用领域、技术水平及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专利 应用领域为医药、材料行业,可提供低成本、高纯度的银杏内酯提取物(总内酯纯度高于 90%),可进一步研究开发银杏内酯冻干粉针剂,用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中风中经络的痰瘀阻络症的临床治疗。专利(申请)号:200710057753.6。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利用此种新型吸附树脂制备银杏内酯提取物,工艺简单,可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且与溶剂萃取法相比,该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价格上这种提取物本身已极具市场竞争力,由此开发出的银杏内酯针剂,无疑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3
FDP系列金属盐的制备
本项目所开发的FDP系列金属盐包括1,6-二磷酸果糖钠盐、钙盐、镁盐、锶盐等。FD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代谢产物,可以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的活性和恢复、改善细胞代谢水平。其产品作为微量元素补充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国内需求额近5亿,国际需求额近30亿。鉴于其功效显著,近年来以20%的速度递增。 本成果主要通过建立代谢网络模型和代谢流分析、利用酵母细胞糖酵解酶系,采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调控代谢流量以及提高能量自耦联效率的方法,使得FDP对葡萄糖和磷酸盐的转化率达41.1%和92.7%。采用自行设计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进行分离,效率明显提高,收率达到92%,纯度达到99.4%。采用新型浓缩脱盐方法收率提高15%左右。首次提出萃取结晶体系结晶FDP,产品收率达95%,产品纯达99.5%,大大改善了产品的结晶性能。设计并发现了新化合物—果糖-1,6-二磷酸锶盐可用于治疗/预防骨质疏松以及性功能障碍,有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经江苏省科技厅鉴定,该项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马波沙星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马波沙星的制备,实现了多步反应的连续进行,效率高,具有合成路线短、所用试剂都为常规易于商业化采购的试剂、操作简便等优点。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燃气燃油制备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本项目的出发点是将我国大量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如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中丰富的有机物、造纸造浆中的废物、酒精生产厂的废液废渣、动物粪便、食品加工中的废弃物、家庭中有机垃圾、草类废弃物,产量约每年 30 亿吨)高效转化为清洁的电力。我国当前的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利用生物质作为能源,不仅有助于我国长期的能源供给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可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技术路线所排放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粒子的浓度大大低于现有的燃煤发电厂。此外,高效、清洁的气化发电技术可以克服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缺点。与现有垃圾焚烧炉技术相比,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具有以下优点: 1)发电效率高; 2)炭转化率高、能量利用率高; 3)排放的二次污染物少; 4)初投资和远行费用低。 本项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生物质及城市有机废物,通过流化床气化的方式将其转变为电力。确保生产电力的成本可以与现有的燃煤电厂竞争,同时确保生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产过程符合环境友好性要求,没有明显的二次污染。 技术简介: (1)低焦油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低焦油控制技术:<10mg/Nm3。生物燃气品质提升技术:热值>6MJ/Nm3。多原料生物质气化技术已处于中试阶段,采用农村秸秆等剩余物进行气化制备生物燃气,满足农村 500 户居民供暖、炊事,剩余燃气发电并网,用于照明等。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集中供气、供暖、发电,使用玉米芯、棉花秸秆、麦秸为原料,年处理量为 5200 余吨,产气量 15000m3/天,气柜出口气体的焦油含量为 8-10mg/Nm3,燃气热值为 5200-6000KJ/Nm3,气化炉气化效率 72-75%,该技术焦油含量低,后续净化工艺简单,焦油废水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 (2)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技术,包括生物质选择性催化热解工艺优化;生物油精制改质的技术工艺路线;车用替代液体燃料的技术开发;千吨级工艺包的研发与示范。生物柴油制备技术,规模化高效清洁生物柴油技术 适应多种原料包括地沟油、粮油加工下脚料与动物植物等,体现出高效清洁优势,具备规模化连续化运行能力。 (3)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研究顺磁性整体细胞催化工艺,兼顾环境与成本优势,试图突破化学法与固定化酶法的局限性,生物柴油原料拓展与加工工艺集成,藻类能源植物、耐高盐碱能源植物选育栽培;热化学热解气化与生物发酵耦合工艺,实现全组分综合利用。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本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2 项。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大。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每年约有 600 万吨生物质资源,可发出功率为 90-100 万千瓦的电。若考虑大量种植能源作物,则可以发出更多的电,而且随着发电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如果单座发电厂的规模在 2000-4000kW,该发电成本与燃煤电厂相当。为天津市大量的生物质废物找到一条合理的利用途径,同时解决了因城市有机垃圾堆置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 2000 千瓦的发电能力为例,投资回收期为 2.2 年,年盈利为 220 万左右。 应用领域: 现有的发电厂、热电厂、农场、乡镇、农林产品加工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站。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需要稳定的生物质或生活垃圾原料供应(年需要量为 22000 吨左右);设备相对比较简单,但需要由相关的厂家定制生厂;厂房面积约为 15000-20000 平方米;投资规模在 700 万左右。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一次购买,技术入股,合作投资入股均可。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358 3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