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铋酸铝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
(专利号:ZL 201510336596.7)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酸铝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铋酸铝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铋酸铝纳米棒30-50%、聚苯泡沫5-15%、聚乙烯醇3-8%、水泥5-1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5%、水20-35%。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物滤料使用铋酸铝纳米棒等原料制备成球状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能力强、污水脱色降解能力强、有利于微生物挂膜和微生物生长等特点,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铝酸钕纳米线多功能复合涂料
(专利号:ZL 201510056460.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钕纳米线多功能复合涂料,属于化工技术领域。该多功能复合涂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铝酸钕纳米线22‑40%、纳米硅酸镁6‑16%、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5‑30%、丙二醇丁醚3‑8%、羟基硅油乳液6‑10%、水18‑32%、烷基聚氧乙烯醚1‑3%、羧甲基纤维素0.2‑1%、己烯基双硬脂酰胺0.1‑1%、聚醚0.05‑0.2%、乙二醇丁醚0.5‑3%、聚醚改性硅氧烷0.1‑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央实验台(上下均为铝木一个水槽)
供应实验室中央实验台(上下均为铝木一个水槽),量身定做,价格从优,质量保证,欢迎来电咨询。 备注:以上是中央实验台(上下均为铝木一个水槽)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中央实验台(上下均为铝木一个水槽)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中央实验台(上下均为铝木一个水槽)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
科技部 2022-08-18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碳对电极、电池及制备方 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其包括有机 溶剂、粘结剂和导电填料,还包括无机添加剂,所述无机添加剂为 ZrO2 或 NiO 粉末,所述粘结剂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6%~15%,所述 导电填料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14%~20%,所述无机添加剂占导 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3%~5%。还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碳 对电极,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碳浆以丝网印刷方式制备获得。并公开 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碳对电极。还公开了一种 制备上述导电碳浆的方法。本发明导电碳浆不仅不会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
浮游植物在表层获取光能固定CO2,形成颗粒有机碳(POC)往下沉降,在深海再矿化后生成铵(NH4+),从而为深海化能自养细菌/古菌提供了能量来源。因此,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所介导的两步硝化过程是实现光能传递到深海被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深海重要的供能过程,支撑了海洋“黑暗固碳”——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化能自养固碳,为深海生物圈提供了“新”的有机质,同时积累硝氮。由于亚硝氧化菌群研究的长期滞后,氨氧化和亚硝氧化功能群在深海的协作关系始终不明了,因此国际上对深海硝化菌群支撑的碳(C)−氮(N)耦合机理(定性)的理解仍极为有限,对C−N计量学关系(定量)的准确估算仍是空白。 该研究工作结合多组学分析、生理学实验、现场原位速率及动力学观测和模拟,以及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显著差异的代谢策略,及两步氧化过程耦合、硝化与黑暗固碳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建立了硝化菌群支撑的C−N、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计量学关系,量化了深海硝化过程对深海生物圈及全球海洋碳循环的贡献和影响。该工作为深海物质与能量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参数,对深入认识深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 2021-02-01
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浮游植物在表层获取光能固定CO2,形成颗粒有机碳(POC)往下沉降,在深海再矿化后生成铵(NH4+),从而为深海化能自养细菌/古菌提供了能量来源。因此,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所介导的两步硝化过程是实现光能传递到深海被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深海重要的供能过程,支撑了海洋“黑暗固碳”——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化能自养固碳,为深海生物圈提供了“新”的有机质,同时积累硝氮。由于亚硝氧化菌群研究的长期滞后,氨氧化和亚硝氧化功能群在深海的协作关系始终不明了,因此国际上对深海硝化菌群支撑的碳(C)−氮(N)耦合机理(定性)的理解仍极为有限,对C−N计量学关系(定量)的准确估算仍是空白。 该研究工作结合多组学分析、生理学实验、现场原位速率及动力学观测和模拟,以及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显著差异的代谢策略,及两步氧化过程耦合、硝化与黑暗固碳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建立了硝化菌群支撑的C−N、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计量学关系,量化了深海硝化过程对深海生物圈及全球海洋碳循环的贡献和影响。该工作为深海物质与能量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参数,对深入认识深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 2021-04-10
液态烷烃回流包碳法制备纳米碳化钛
一种液态烷烃回流包碳制备纳米碳化钛粉体的方法,以廉价的水合二氧化钛为钛源和液态的烷烃混 合物(C11-C16)为碳源,工艺步骤依次为备料、回流、干燥、装料、高温热处理、取样。控制原料的回流 时间与回流温度,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碳含量的先驱体粉体,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调控有机碳转变为无 机碳的碳量,从而制备出高纯纳米碳化钛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钛粉体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度为20~ 40nm,平均晶粒度为10~20nm。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碳热还原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 化制备。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制备碳纳米空心格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纳米空心格子的方法,是将醇和草酸亚铁混合, 137 密封在高压釜中,在 550℃条件下反应 5~12 小时,产物经过盐酸洗涤,工业乙 醇洗涤,最后水洗至 pH 值中性,常规抽滤、干燥后即获得碳纳米空心格子。
山东大学 2021-04-13
低碳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技术
该技术 COD 消耗量节省 40%以上,有效解决了现阶段污水脱氮除磷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可提高脱氮除磷效果,除磷效率接近 100%。该项技术,还可灵活应用到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如连续流的 A2/O、或续批式 SBR 工艺等。该技术除了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外,还可降低氧气消耗量 30%,减少污泥产量 50%。此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反硝化聚磷菌生物学特性达到“一碳两用”的目的, 有效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223 2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