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液压杆表面耐磨耐蚀非晶合金涂层制备技术
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具有高的强度、高硬度,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同时,因其原子无规则排列,没有晶界等缺陷,而具有突出的耐蚀性,是当前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用于制备非晶涂层的热喷涂技术主要包括等离子喷涂和高速火焰喷涂。一般利用电弧喷涂制备的Fe基含非晶相涂层,其非晶相含量为40~60%。相对于这些喷涂技术而言,激光熔覆技术能够获得完全非晶态的合金涂层。磨损试验表明含非晶相涂层的耐磨性是普通碳钢的12倍。此外,激光熔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到冶金结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金
河海大学 2021-04-14
WC 颗粒增强 45 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
WC 颗粒增强 45 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是通过将 45 钢水浇注到涂覆有 WC 粉末颗粒涂层的铸型中借助于高温钢水的铸渗能力使钢水填充在 WC 粉末颗粒的间隙中而形成的一种WC 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由于复合合金耐磨板是通过钢水渗入到 WC 颗粒粉末的间隙中形成的,所以, 合金层与基体之间与传统的通过堆焊的方式形成的合金层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呈冶金结合。WC 颗粒增强 45 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中 WC 颗粒在整个合金层内分布均匀, 并且, 合金层中 WC 颗粒的体积百分数
江苏大学 2021-04-14
WC颗粒增强45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
WC颗粒增强45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是通过将45钢水浇注到涂覆有WC粉末颗粒涂层的铸型中借助于高温钢水的铸渗能力使钢水填充在WC粉末颗粒的间隙中而形成的一种W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由于复合合金耐磨板是通过钢水渗入到WC颗粒粉末的间隙中形成的,所以,合金层与基体之间与传统的通过堆焊的方式形成的合金层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呈冶金结合。       WC颗粒增强45钢基复合合金耐磨板中WC颗粒在整个合金层内分布均匀,并且,合金层中W
江苏大学 2021-04-14
玄武纤维与高分子合金塑料共混改性
本项目将以高分子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玄武岩纤维或聚酰胺,利用环氧树脂作粘合剂,采用计算机优化技术,探讨经三元共混、改性,调整玄武纤维与聚酰胺配方剂量,使其在不同条件下共混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技巧,达到既改进PP材料的内部结构、又提高了自我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研制出硬度与冲击强度和韧性梯度都很好的新型PP塑料合金,以满足日溢增多的汽车工业中用的保险杠、仪表板、内、外装饰件、工业零配件、日用包装、兵器和航天等领域所需的新型材料。
四川大学 2021-04-14
高强度高导电、耐腐蚀纳米结构铜合金
l 项目团队 常州大学“功能纳米结构金属(中-俄)联合实验室”对剧烈塑性变形制备纳米结构材料、工艺与装备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组与国际剧烈塑性变形领域专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包括国际组织NanoSPD发起者和现任主席、俄罗斯Ufa State Aviation Technical University的Valiev教授和物理系主任Igor教授,维也纳大学纳米结构材料物理所Zehetbauer教授,斯洛伐克Technical Uni
常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韧性聚乳酸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聚乳酸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韧性聚乳酸合金是由聚乳酸、不饱和脂肪族聚酯和自由引发剂经熔融共混反应挤出制成,其中聚乳酸与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质量比为70:30~98:2,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为聚乳酸与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总质量的0.01~1%,该聚乳酸合金的拉伸强度为35~64MPa,断裂伸长率为32~373%,冲击强度为36~637J/m。该高韧性聚乳酸合金能够很好的改善聚乳酸的拉伸韧性和冲击韧性,断裂伸长率能够提高到近400%,冲击强度能够提高至近640J/m,这对拓展聚乳酸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高韧性聚乳酸合金具备全生物降解性,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川大学 2016-10-21
新型硬质合金基体材料及可转位刀片
项目简介: 该项目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之“高效可
西华大学 2021-04-14
车用空调铝合金叶片耐磨复合镀层技术
针对车用空调铝合金叶片需要的硬度和耐磨型的要求,开发了基于Ni-Co-P三元合金与硬质颗粒(Si N 涂\Al2O3\SiO2等的复合电镀或复合化学镀层技术,产品性能与日本的表面处理技术相近,打破了日本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目前该技术已在重庆某厂使用。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市场前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车用空调器,特别是轻量化空调器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08年,建设空调公司采用日本CKD回转体组装的建设牌83铝合金压缩机产销量已超过12万台,产值5000多万元,随着压缩机零件的全部国产化,现地化建设牌JS-83铝合金压缩机将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未来3年年销量有望突破20万台,产值超过1亿元。产业化前景广阔。 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转子零件日本进口价格为32元/件,进口叶片5片一套,共45元/套;国产化后转子价格为25元/件,叶片35元/套。按每年铝合金压缩机产量15万台计,国产化转子和叶片产值为900万元/年。按税率17%计算,新增税金约153万元;利润按10%计算,新增利润90万元。如直接采购日本进口转子和叶片,采购成本为1155万/年,则节约成本255万/年。采用铝合金代替钢铁制造汽车用压缩机,利于汽车轻量化,对于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级桌面插座,铝合金桌面插座,不锈钢插座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名称:高级桌面插座 产品型号:P206-B 详细参数: 面板尺寸:266长×130宽×7mm高 底盒尺寸:230长×110宽×65mm高 开孔尺寸:268长×132宽×7mm高 材    质:不锈钢   颜    色:银色 模块配置:可安装六位模块,自由搭配 优点: 1.桌面主体直角斜面,可配供电接口和弱电集成;  2.强弱电接口均为对接式接口,安全方便 ,保证会议、通讯、视频设备可靠正常工作;      3.气动弹起式桌面插座,采用整体盒式启动与机械锁结构设计原理,无启动噪音、安全平稳;      4.面板为铝合金拉丝、工艺先进、美观大方,机身喷塑处理,高强度、防腐耐磨;      5.整体外观新颖独特、经济适用,广泛应用于高档会议场所和办公桌面。  
广州鑫苹视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循环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低成本制备能源材料
成果描述: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磷铁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高纯度FePO4,以水中的氧为产物提供氧源,可以实现原位除杂,不受磷铁的原料来源限制;采用价廉的磷铁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通过与锂盐和补充磷源或铁源在可控气氛下反应制备粒度和碳含量可控的LiFePO4,避开了目前合成方法中的专利技术壁垒问题,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将废物循环利用与能源材料耦合起来,节能环保,从源头上降低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 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磷铁副产物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反应工艺控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方面都非常稳定;通过工艺控制和反应原料的组合,可以将反应产生的CO2等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清洁工艺;将添加剂与磷铁和锂源及补充的铁源或磷源充分混合,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既可以起保护作用,又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原位包覆及控制晶粒生长作用,能够极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产品专门提供给各种电动车(包括自行车、公交车、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器件、UPS不间断电源、摄像机、播放器、游戏机、电动玩具、清洁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等产品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作为电动车电源,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倍率性能好、耐高温、绿色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与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等相比,磷酸亚铁锂的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在未来几年内,磷酸铁锂地市场需求量将达5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地需求将大幅增加。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FePO4基本参数:纯度≥97%,粒度≤1μm,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控 2. LiFePO4基本参数: Li =~4.4%, Fe=35.4%, P=19.6%, C=2-6% 3. 物理参数: 松装密度 ≥0.5 g/cm3 振实密度 ≥1.2 g/cm3, 中位粒径 ~4 μm 4. 涂片参数: LiFePO4: C : PVDF=90:3:7 极片压实密度:2.1-2.4 g/cm3 5. 电化学性能: 克容量>130mAh/g 测试条件:1C, 全电池。 克容量>140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 96 9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