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粉体技术在食品中药类植物资源深加工中的应用
1 成果简介具有药用功效的中药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背景,也是人类回归自然、重整生态的大趋势。围绕农民脱贫致富、食品安全、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我们将粉体加工技术引入医药、食品和农业领域的生物质原料加工处理。以超微细加工为特色的生物粉体技术以“ 细胞破壁,改善口感和提高生物利用度” 为目的,在功能性保健食品和洗浴用品、中药源饲料添加剂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近 20 年的研究探索,开发了生物粉体加工技术的系统工艺与装备,成功地为10 多家企业建立了生产线;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 863 和中医药专项与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6 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殊荣。2 应用说明中药或民族药制剂改进:该技术可以降低中成药成本提高药效,特别是廉价的膏丹丸散类方剂、民族特色药剂的技术提升;对减轻百姓医药负担能够有所贡献。目前河北以岭药业的十五亿粒通心络胶囊全部采用我们设计的细胞破壁加工系统,用药量减少 1/3,药效显著提高,副作用明显降低。 以微粉中药替代化学饲料添加剂:与中药提取物相比,该技术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动物的消化吸收,为无抗奶蛋肉等的低成本生产奠定了基础。我们与美国麻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鸡饲料添加剂项目、与浙江淡水养殖研究所合作的青虾的名贵水产品环境友好型绿色养殖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扩大食品源:该技术改变了“ 以牙能不能咬得动、胃能不能消化得了、口感是否良好”为能不能吃的食品原则, 通过改善口感和吸收利用度,使“ 食品” 概念外延大大扩展。如豆皮、玉米皮、小麦麸等,已在广西柳州超细加工成为健康食品。 天然植物农药开发:该技术将辣椒、除虫菊、蒿子、烤烟等植物药用植物的细胞破壁,制成浆状或膏状原药,直接应用于绿色和有机蔬菜的生产。与提取物相比,可大大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利用和降低成本。该技术在山东等地已经得到应用。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和生产线都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作为关系到国民健康产业的重要技术,我们可为社会免费提供技术咨询和低收费技术指 导。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硼化锆-碳化硅超细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化锆-碳化硅超细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64——85wt%的卤化物粉、4——15wt%的氧化锆粉、2——5wt%的氧化硅粉、2——6wt%的氧化硼粉、0.3——1.1wt%的炭粉和6——10wt%的镁粉混合均匀,机压成型;再将成型后的坯体置于电炉中,在氩气气氛和升温速率为2——8℃/min的条件下升温至1000——1250℃,保温2——6小时,将烧成后的坯体用蒸馏水洗涤,然后放入浓度为1.0——4.0mol/L的盐酸中浸泡3——8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条件下干燥11——24小时,粉碎,即得硼化锆-碳化硅超细复合粉体。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过程易于控制、工艺简单、产率高的特点;其制品分散性好、颗粒团聚小、成分均匀、纯度高和产业化前景大。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偶氮类铜配合物水氧化催化剂
(专利号:ZL 201410545691.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氮类铜配合物水氧化催化剂,属于化学催化剂技术领域。该水氧化催化剂为1‑(2‑吡啶偶氮)‑2‑萘酚(PAN)铜(Ⅱ)配合物,其为1‑(2‑吡啶偶氮)‑2‑萘酚与Cu2+配位形成的五配位化合物,含一个三氟甲基磺酸根配位,分子量为477.97。本发明合成的1‑(2‑吡啶偶氮)‑2‑萘酚(PAN)铜(Ⅱ)配合物水氧化催化剂,其结构稳定、价格低廉。该催化剂在催化水氧化制备氧气的反应中效果良好,且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及设备
团队目前正在独立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已授权电子废弃物熔盐气化技术发明专利 1 项,已申请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发明专利 1 项。该项技术研 究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中 VOCs 去除率进一步提高遇到的瓶颈问题,预期技术 研发成功后,可使有机废气净化后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低于 5 mg/m3,实现 VOCs 超低排 放,形成可满足未来更为苛刻的环保标准的新一代&nb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掺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掺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碳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碳材料粉末基底和负载在碳材料粉末基底上的掺 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所述碳材料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 1wt.%~99wt.%,所述镍、锌和钴的摩尔比为 80-98:1-10:1-10。其制法为:将碳材料粉末与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超声波振动处理,得到充分润湿 的碳材料;将镍盐、钴盐及锌盐加入到超纯水中,配制成混合反应溶液;将混合反应溶液加入到充分润 湿的碳材料中,以喷雾的方式加入强碱水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治疗大菱鲆红体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大菱鲆红体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10‑30份,连翘10‑30份,牛蒡子10‑20份,大青叶20‑40份,元参10‑20份、紫草10‑30份,黄芩5‑20份,僵蚕10‑20份,陈皮5‑20份,土茯苓10‑30份,薄荷10‑30份。制备方法为水煎剂或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洗净、晾干,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细粉即可。本发明通过中药组合物的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作用,针对大菱鲆红体病进行治疗,同时可以提高大菱鲆抵御其他疾病的能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技术
主要针对我国甾体药物原料来源单一、初加工污染严重、甾体药物合成路线 长等问题,重点开展薯蓣皂苷元清洁生产、植物甾醇生物转化以及屈螺酮重要中 间体三羟基雄甾烯酮化学合成路线的生物替代等技术研究,旨在大幅度降低原料、能耗及生产成本。 创新要点 利用有高效转化能力的菌种,建立甾体的一步发酵或半合成技术,开发绿色的产物萃取技术及原位随程提取新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3
绿色热浸锌工艺及装备技术
热浸锌是防止钢铁被大气腐蚀的常用方法。本团队将表面纳米技术引入传统热浸锌行业,研发了锌镍合金镀层技术、高耐蚀锌铝 及锌铝镁镀层技术、绿色热镀锌生产线技术、连续热浸锌合金钢筋生产线技术、无铬钝化技术、助镀液除铁再生技术、储锌罐技术等。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稀土抛光粉
稀土抛光粉是以铈为主的铈镧氧化物和氟化物的固体抛光粉,目前全世界稀土抛光粉的消费量为12000吨,日本是最大的消费者,每年从我国进口稀土资源生产3550~4000吨抛光粉,产值35~40亿日元。其中最大的抛光粉消费市场是彩电阴极射线管。中国是稀土的主要资源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70%,也是主要的稀土抛光粉生产国。每年出口抛光粉约2000吨。    90年代中期,世界对平面显示产品需求迅速增加,对铈基抛光粉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估计日本在液晶显示用平面显示器生产上消费的抛光粉约占其市场的50%。日本清美化学从1989年开始在海外生产阴极射线管用铈基抛光粉,1989年在台湾建立了一家独资企业,1990年投入生产,目前的生产能力为每年1000吨。1997年又与我国也建立了一家专门生产彩电阴极射线管、电子管和平板玻璃抛光粉的企业,设计能力为每年1200吨,所用原料为高品位氟碳铈矿和富铈碳酸稀土,用于PC的液晶显示屏和硬盘的玻璃基体抛光,可望使其月产量达200吨,成为日本同行中的大户,其销售目标是2002年达20亿日元,昭和电工还将长野县投资2.5亿日元建一新厂,生产用于半导体的化学机械抛光粉,产品牌号为GPL,预计月产能力为200吨,2002年的销售额将达30亿日元。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速溶杂粮营养粉
五谷杂粮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现代人生活水平 提高,饮食精细,导致饮食结构失调,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体质下降,疾病增加。 谷物杂粮含有优质而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合 理谷物膳食对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五谷杂粮营养普遍存在加工粗糙,口感和品质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要求, 高品质的速溶杂粮粉是目前市场上的空白,市场需求巨大。 创新要点 开发出杂粮生物法促溶技术,超微细破碎技术,实现杂粮粉溶解快、口感细 腻,吸收高效。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267 2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