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集成电路
工程
实践平台
集成电路工电路程实践平台是面向高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提供集成电路平台教学、实验、实战和科技为一体的实践平台。
安徽青软晶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6
集成电路
工程
实践平台
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科研平台,提供产业级集成电路设计环境。 培养高质量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校企联合共建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软实力。 为申报各类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提供支撑条件,为各类相关科研试验提供设备和场地支持。 提供工程教育认证整套解决方案及工程认证专家指导。 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为地方培养优质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
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06
AIoT在线
工程
实训平台
以“线下项目实施 + 线上工程仿真 + 远程系统部署”的模式,引入业内成熟、前沿的开源解决方案,在线实现AIoT项目从0到1实施落地的全过程。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逆
工程
(反求
工程
)层析三维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设备
基本原理:层析三维数字化仪的基本原理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逆工程三维测量技术,它把被测物体用专门的填充剂充满其内外所有细节结构,再用真空和高压装置把被测物体制作成测量模块;对该测量模块进行逐层切削和扫描测量;对所有的被测断面进行图像处理,同时精确提取内外轮廓的边缘数据;再通过工作站进行三维CAD重建被测物体的实体模型,在三维CAD实体模型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激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地下
工程
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演化机理及其
工程
应用研究
近十年来,大型地下工程尺度达数百米、体量增至上万平方米;建设条件和使用环 境的特殊性给这类地下工程的施做带来极大的挑战。针对地下工程结构现浇混凝土施工 的特征,项目研究从混凝土材料与构件早期性能测试、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设 计方法、以及施工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 项目研究内容涵括混凝土材料科学与技术、结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 的技术难题。理论方面研究了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形成的物理化学变化与内部温度场、 湿度场的复杂作用过程,并考虑结构宏观层次荷载产生的应力场,建立了多场耦合作用 下复杂结构早期物理力学性能演化机理模型;在早期性能试验测试技术研究中,首次建 立了混凝土主动约束早期变形性能试验方法和操作程序,自行研发了试验装置与自动测 试仪器;融合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早期变形、抗裂能力等提出了地下结构早期性能设计 方法,突破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思想;通过仿真分析指导工程实践,结合现场远 程监控技术,实施混凝土改性、构件抗裂设计、养护技术等控制早期性能演化的技术措 施。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地下综合体、隧道工程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并 为日本地铁 13 号线混凝土早期变形性能分析和香港金门公司地下工程早期变形控制所 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可提高地下工程质量,保障其预期服役性能;还可促进信息技 术在传统土木行业的应用;同时,混凝土结构早期性能设计方法的思想可应用于其他结 构工程,对于保障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大型地下
工程
强力刚性支架可调节收敛约束装置及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软岩和动压巷道岩体呈现强流变特性,围岩的长期稳定性控制极其困难。现阶段,以钢管混凝土为主体的强力刚性支架支护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有U型钢支护强度不足、阻力过小、成本过高及让压受制等问题,钢管混凝土强力刚性支架是由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组合支护结构。现有的支护体系为U型钢或者单纯的钢性支护体系,无法吸收额外转移的能量,巷道围岩变形能量无法得到释放,而现有强力刚性支架支护系统由于支架与围岩接触面较小,容易导致钢管表面的应力集中,深部巷道刚性支架偏压现象明显,刚性支护让压能力欠缺,过高的强度要求导致支护成本上升。 专利优势: (1) 本发明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钢管混凝土强力刚性支护支护刚度有余而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装置内置的弹性可调节弹簧,利用较小的恒阻或变阻结构,实现支护体系在一定阻力条件下与围岩协调变形,达到缩小截面面积换取较小支护刚度,从而保证大变形巷道的长期稳定。 (2) 本发明通过无线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对弹性件与让压节点部件之间的力进行检测,便于支架与围岩岩体之间发生协调变形时,对弹性件回弹力的调整。 (3) 本发明整个装置为拆卸式结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4) 本发明整个结构使得支护体系具有吸收额外转移能量的能力,以保证巷道围岩变形能量得到释放,支护系统所具有的这种让压能力可以释放不可控制的变形,提高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山东科技大学
2024-07-26
教育部发文,公布第三批国家卓越
工程
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分高校和中央企业试点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通知》,经商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决定支持部分高校与企业共建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微言教育
2024-10-22
贵州
工程
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个亿,纸质图书103.38万册,电子图书128.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设有13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1578人。现有教职工879人,其中博士78人、硕士394人、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84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学校现有1个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以及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基地。近三年来,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1-02-01
常州
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米。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院,41个专业,为绿色化工、新医药、新材料、检验检测认证、特种装备制造、建筑工业化及地下工程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精品课程3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663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副高及以上213人,博士73人(含在读),“双师”型教师403人,双师比例85.4%。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等各类人才57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5000余人。设有常工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多个考试中心,可开展鉴定工种40余个,年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鉴定6000余人次。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深度优化教学标准,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劳模班、跨专业卓越班等,探索复合型、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9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获12连冠。与巴斯夫、艺康、保利、中铁、宝洁、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开展就业合作,现有稳定的优质就业基地500多家。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单招录取分数线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起薪超过5000元。 学院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江苏省质量研究中心、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现学历教育与国民终身教育互通互认。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京东集团、清华大学启迪控股、东风日产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包括东风日产汽车学院、天峋无人机学院等5个企业学院,现代建筑技术馆、光伏发电实训平台等10个实训平台(2个获批省级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近6000万元。与北汽新能源、中国百兴集团、江苏顺风光电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20余个、订单班30余个。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与德国HWK合作共建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共建中乌焊接技术研究所,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8个订单人才培养,成立“一带一路”研究分院,成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缅甸曼德勒分校,与柬埔寨柏威库萨马克理工学院共建柬埔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招收学历留学生160人,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标准、德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等7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引进20余个国际专家指导专业建设。与东南亚周边国家近30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江苏海外企业集团、泰国泰北华人商会等企业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韩国、日本、英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10余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 学院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三年进入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前10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数据截止至 2018年12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潍坊环境
工程
职业学院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217号,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北临渤海莱州湾,东临潍河,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叠加地带,处于青潍都市圈、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等 “五区”重叠交汇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阜民丰。学院处于山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咽喉地带,交通非常便利,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济青高速、潍莱高速、荣乌高速从昌邑南北通过,距离昌邑高铁站15公里、潍坊北站25公里、潍坊机场30公里、胶东国际机场70公里,形成了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乘高铁、1小时乘飞机的陆空交通圈,具备了立足潍坊、辐射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510亩,投资6亿元,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等17栋建筑,建设面积达15.3万平方米,所有建筑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为师生创造了冬暖夏凉舒适的学习环境。按5G标准超前规划智慧校园,实现了校园互联网、校园监控网、校园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通,配备了触控一体机黑板、视频系统和音响系统,满足了远程教学、同步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工匠为目标,确立了“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塑造了“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博学精研、善教求真”的教风、“乐学善思,精技强能”的学风。打造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特色的成长课程,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育人体系。学院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环境保护为特色的三个专业群,开设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6个专业。建成了与各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实训车间33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电子图书600GB,满足了学生学习、实验、实习的要求。学院有全职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72人,研究生69人,兼职专家、工程师3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联通副总裁)姜正新博士担任荣誉院长。聘请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吉林大学房春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院长等一批知各专家为办学顾问。引进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康鹏博士等13名博士为学院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让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院在搞好专科教育的同时,强化专升本、自学本科和国际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与30多家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建立了人才就业基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发展铺平了成长之路。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选择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塑造一个健康、幸福、有成就的人生!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3
14
15
...
66
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