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锂电池管理系统AI算法研究
本项目聚焦于锂电池管理系统在智能化监测与预测中的关键痛点,尤其拟面向电池容量衰减预测、SOC/SOH估计不准、电池剩余时间不准确、MAP/SOP估算等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融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电池状态预测模型,拟实现高精度SOC(荷电状态)与SOH(健康状态)估计的优化,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与安全性。 解决方案方面,项目基于实地检测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数据构建训练集,采用轻量级线性回归模型及改进型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优化,并结合特征工程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同时,设计适用于边缘计算的部署方案,使模型可在BMS嵌入式硬件平台实时运行,降低对计算资源的依赖。 在竞争优势方面,项目成果具备算法轻量化、部署便捷、预测准确度高、兼容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相比传统BMS方案,该AI算法可显著提升电池使用效率与寿命,精准估算SOC/SOH,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合作企业内部储能设备中开展应用测试,初步反馈表明荷电状态预测准确度提升40%左右,电池健康度准确度提升40%左右,系统响应及时,具备较高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西南大学 2025-05-12
安全改性锂电池
崔立峰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用作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粘结剂可有效缓解电池老化造成的正负极材料的粉化以及活性物质和集流箔片的脱离造成的容量衰减。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使用,金属锂很容易沉积在负极的表面并长成枝晶状结构,这些锂枝晶容易刺穿锂电池隔膜造成内部短 路,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以该自修复高分子作为粘结剂还可以阻止锂电池负极上锂枝晶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老旧锂电池的安全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超安全锂电池技术
常用的锂电池在被刺穿或击穿的情况下会马上短路,通常会立即起火甚至爆炸,并立即失去电源功能。课题组研发了一款具有应急功能的12V-22AH锂电池。该电池该在被刺穿(或击穿)的情况下不会爆炸或起火,而且还能继续给负载供电一段时间(30分钟以上)。该电池使用安全性能优异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并在胶体电解液中添加了阻燃聚合物和导热聚合物,确保电池被刺穿时不会起火和严重短路,只表现出可接受范围内的压降,不会马上断电,还可以继续给负载供电一段时间。该电池是一款超级安全并有特殊应急功能的锂电池,可以用于军工电源产品和其它极端环境下的电源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锂电池组监控芯片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锂电池组监控芯片
本项目中的锂电池组监控芯片是用锂电池供电的产品中不可或缺的芯片,能够完成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监控、温度监控和电量均衡等功能。该芯片包括一个12位ADC、高精度的电压基准、高压多路选择器和与片外CPU通信的接口。芯片最多可以管理12节锂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系统。电压测量精度为1mV、12节电池的测量时间小于20ms,测量时的功耗小于1mA,待机功耗小于50uA。芯片还提供串行电流通信模式,可以实现多个芯片的串联通信,从而可用多个芯片完成数百伏电池组的管理。该芯片可用在以下产品的电池管理系统中: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便携式高压设备、备用电池系统、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等。欢迎以上领域的终端产品或模块产品企业与项目组合作,推广该芯片及其设计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动力锂电池解剖展示台
产品详细介绍TW-XQ7动力锂电池解剖展示台    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各1只    通过对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进行解剖对比,体现不同锂电池的结构特点。    附铁制可移动脚轮底座。上一个产品:高压器件展示箱下一个产品:已经没有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最新产品高压器件展示箱型号:TW-XQ8品名:高压器件展示箱价格:90000.00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示教板型号:TW-XQ9品名:汽车混合动力系统...价格:32000.00汽车电动动力系统示教板型号:TW-XQ10品名:汽车电动动力系统...价格:26000.00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示教板型号:TW-XQ11品名:汽车燃料电池系统...价格:36000.00
上海天威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个人简介 毕业于河北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现为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科研及研究生工作。学术兼职:天津市自动化应用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工程图学会理事;河北工业大学包装机械研究所负责人;河北工业大学电池极片成套设备研究所负责人。研究领域 以企业的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以研发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目标,进行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围绕创新制造工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开展绿色化、系统化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绿色新能源生产技术及设备(2)特种加工机械(3)新型包装机械(4)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科研成果及简介 所承担主要项目: 锌空燃料电池极片干嵌法成形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 ·高速水墨柔性印刷模切机CL1224 (国家科技部) ·机械软起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天津市教委) ·柔性传动行星轮差速机构的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 ·机械液压自动控制软启动系统(石家庄科技局) ·自动分页装订机的开发研究(河北省教委) 横向课题: 纸管机开发(天津巨业衣架制造有限公司) 盘料螺纹钢滚丝机(天津市天鹏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五金平台自动机械手的研制(庆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乒乓胶皮海绵上料系统的研发(天津七二九体育器材开发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卷绕设备(海裕百特锂能设备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片轧制卷绕线 ; 流延膜挤压收卷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合作研发; 瓦棱机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制; KSQ-500电池极片卷绕设备开发 木工挖船机(威卢克斯有限公司) WS-260卫生巾生产线获奖与专利一种布料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8754.x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2.3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1.9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杆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170.4一种收获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910069269.4可转让项目 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生产线)的研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锂电池分布式带电拆解
团队已完成退役锂电池带电破解分选回收生产线、移动式拆解车等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了“1+N”锂电分布式带电拆解新模式,解决退役动力锂电池分布散乱、难以集中无害化处理的难题。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锐锋智锂(陕西)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张志杰 注册时间 2022.5.16 注册所在省市 陕西省西安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610113MABLKTJR6C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转让及推广 企业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C座1401 获投资情况 海沃能量盒子1000万投资意向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 入学时间 张志杰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1 陈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9 董梓竣 管理学院 2019 宋自远 电气学院 2019 陈昊煊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9 黄嘉慧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9 罗寒非 化学学院 2019 陈楷林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9 师鸣遥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丁书江 化学学院 教授/院长 电化学储能 杨国锐 化学学院 副教授 锂电回收 延卫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教授 污染控制 五、项目简介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爆发时增长,大量退役动力锂电池涌入报废市场。一方面,镍钴锂元素作为电池极粉生产的关键性材料,而我国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进口,面临巨大的材料供给缺口;另一方面,退役电池因含有余能,在堆积、运输及拆解过程易发生起火爆炸(相当于1/8同质量TNT的爆炸威力),危害操作人员安全,同时造成不可逆的镍钴锂产物损失。 因此,预放电步骤是传统工艺中的必经之路,而在预放电过程中又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致使传统拆解企业难以进驻工业园区,大大压缩了行业的发展空间。针对上述痛点,本团队研发的项目: (1)首创性实现了对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带电拆解,避免了传统拆解高浓盐水预放电工艺,降低拆解成本,单条产线可年减少20万吨高浓盐水的排放; (2)通过自研高效吸附剂与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实现生产线三废零排放,年减少超百万元的治污成本,获得准入工业园区的资格; (3)内置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电池残余电能,年减少超1万吨标准煤燃烧,减少超4万吨的CO2排放。 经过学生团队技术攻关和基础实验研究,我司已获得了成套的动力锂电池破解分选技术,已申技术专利20余项。其中负责人已获5项核心授权专利,实审专利11项,对技术、产品形成全方位保护。经过多次技术升级,已成功调试安装了退役动力锂电池破解分选成套设备生产线,该生产线完全达到工业生产要求,锂电池年处理量提升到5000吨,处理能力里超同行10%,产品回收率超同行20%,产品价值率领跑同行30%,并可入驻工业园区。 此外,团队已完成退役锂电池带电破解分选回收生产线、移动式拆解车等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了“1+N”锂电分布式带电拆解新模式,解决退役动力锂电池分布散乱、难以集中无害化处理的难题。公司已获得海沃能量盒子1000万投资意向,并与多家智能化设备供应商达成代工生产合作,研发的生产线已在云南云天化集团、陕西全通集团完成中试验收,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使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相关研究
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社会化等方面凸显作用,并有望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其中过渡金属资源大都不可再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复杂、成本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等难点问题。因此,可循环再生的电极材料开发已成为电池领域的学术前沿和重大需求。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而显现出可再生、绿色环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机电极材料的制备具有合成创造的特点。有机电极材料一般可以从植物中(比如玉米等作物和苹果等果蔬)直接提取或者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在有机材料提取制备、电池装配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体现了很好的循环和可再生性。然而,有机电极材料还面临着在电解液中溶解度大、导电性差、密度低等难点问题,其材料特征、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等亟待深入理解。陈军院士,1967 年生,1985-1992 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 1992 年留校工作;1996-1999 年在澳大利亚 Wollongong 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 年在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自 2002 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201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 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 年重要锂电成果有:Nat. Rev. Chem.:实用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前景 Angew. Chem. Int. Ed.:紫精晶体作为锂电池正极的储能机理及结构演化 Materials Today:锂离子电池高能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南开大学 2021-04-13
动力锂电池用高性能复合隔膜
通过模板热压法制备的复合隔膜材料,具有孔径和孔隙率均匀可调、优良一致性和优异安全性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南京大学 2021-04-14
1 2 3 4 5 6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