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池阻抗谱进行拟合,构建电池的阻抗谱拟合电路,根 据阻抗谱拟合电路构建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采用对称脉冲对电池进 行混合脉冲功率性能测试,获取用于辨识电池的开路电压、电阻、电 容参数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拟合电池的电动势、欧姆内阻、极 化电阻、极化电容、扩散等效电阻和扩散等效电容与 SOC 的函数关系, 辨识出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采用安时法计算电池的 SOC;对 SOC 进 行修正,获得修正 SOC;根据修正 SOC,对等效电路模型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苛刻温度环境服役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
锂离子电池对现代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不能苛刻温度环境下使用,尤其在低温环境下能量密度严重衰减,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户外储能、国防军工以及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要求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低温兼顾条件下能提供能量输出,以保障装备正常工作,目前锂离子电池还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同时,锂离子电池作为苛刻温度环境服役的电源设备仍需克服较多的问题,如无法跨温区使用、低温无法充电、安全性能低等。 本成果攻克了复合碳负极材料、快离子输运特性正极材料和宽温域高电导率电解液体系等关键材料,解决了锂离子电池低温容量衰减严重、低温无法充电和高温/低温不能兼顾使用三大技术难题,突破了锂离子电池在-60~70℃宽温域使用技术壁垒,开发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可在高原高寒、沙漠、极寒极地、深空等全疆域使用要求。 本团队拥有教授、副教授和研究生100余人,依托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究和产业化平台,完成了三项技术转化。
中南大学 2023-07-18
稀土改性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继镍氢(Ni-MH)电池后最新一代可充电电池,其质量比能量是Ni-MH电池的1.5-2倍,具有工作电压高(3.6V)、安全、循环寿命长和无记忆效应的优点,工作温度范围可达-20-60℃。自1991年Sony公司用LiCoO2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商品化以来,锂离子电池目前是供不应求。它广泛地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个人数据助理、手提终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发展了空间约束制备高稳定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且价格低廉,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 高能二次电池体系。然而,受限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Li2S)的绝缘特性, 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多硫化锂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的缺点,导致锂 -硫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偏低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欠佳,严重影响锂- 硫电池性能的发挥与实际应用。众所周知,单质硫主要以环状 S8 形式存在,而 这些易溶性多硫化物(Li2S8、Li2S6、Li2S4 等)主要产生于 S8 与 S2 之间的转 变过程中,而通过与碳材料复合可有效地解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功能化改性PVDF锂离子电池新型粘结剂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非钳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能源需求巨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 严重。氢-氧质子交换膜动力燃料电池(PEMFC)以其高效、洁净、兼容可再生能 源技术等特点,被认为是后石油时代解决移动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理想方案。然而, 当前PEMFC所使用的催化剂为贵金属Pt基催化剂,其对Pt资源的需求巨大,成 本高昂,难以成功商业化推广。因此,开发出符合动力输出性能的非钳燃料电池 技术,契合我国对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高性能动力电池汽车的迫切需求。 以该项目为依托制备的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以可以使单电池的最大输出 功率达到0. 6 W. cm-2,已经完全达到贵金属Pt基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可以满 足动力输入应用要求。目前,该催化剂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属于国际 一流国内领军的高科技技术。该催化剂的成功推广势必将从根本上解决机动汽车 尾气对我国环境的污染问题,降低对石化能源的需求。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迅猛,行业总体步入正轨。2010年,燃料 电池堆的全球出货量有23万台,而在2007年只有1. 1万台出货量,2011年至 2012年的全球燃料电池的出货量有85%的年增长速度。在2010年全球售出的燃 料电池中,便携式燃料电池占到这一总数的95%,其中超过97%采用质子交换 膜燃料电池技术。2007年至2010年间,燃料电池出货量翻了 20倍。从应用上 看便携式小幅增长,交通运输应用在近几年大幅增长,而在电站的应用则呈现平 稳增长态势。2012年,燃料电池行业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世界市值,并且 亚太国家运送超过3/4的燃料电池系统到世界各地。2014年起,按每年22. 6% 的复合年增长率计算,全球燃料电池产能在2020年预计将达到664.5兆瓦。在 未来六年时间里,各国政府对加氢站及相关氢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成为这一增长的 推动力量。随着燃料电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作为其关键材料的催 化剂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丰厚的利润。 另外,制备该催化剂的原产料价格便宜、方法和工艺非常简单, 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很容易开展下一步工业生产。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丝素蛋白生物新材料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
项目将蚕丝经生化技术和粉碎技术处理,制成丝素蛋白纳米材料,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制得了带有不同活性基的丝素蛋白纳米材料;将合成纤维浸渍在改性后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及将丝素蛋白溶液直接涂刷在织物上,制度得了丝素蛋白改性纤维或改性织物,提高了合成纤维织物的吸水、抗菌等服用性能。
东华大学 2021-02-01
北方山楂生物转化加工技术与产品
长期以来,山楂鲜食的疲软和加工技术的薄弱与老化严重制约着山楂种植与加工产业的发展,针对此背景,本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山楂果实的品质成分和营养功能特性,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开发出了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高品质凝胶食品、健康食品原料、山楂发酵饮料等系列产品,引领行业技术革命。主要体现为:    (1)山楂寡糖的生物加工及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项目首次发明了山楂寡糖连续大量生产的轴式-仿膜式生物反应器,稳定的生产出平均聚合度 5.4 的山楂寡糖;开发的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饮料、面制品和肉制品等食品上的保质保鲜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市售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山梨酸钾和天然食品防腐剂Nisin与那他霉素。    (2)山楂寡糖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与机制:首次发现聚合度 5-8 的山楂寡糖具有显著的抑制肥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内脏脂肪蓄积的功能,并阐明了其通过 ADP/AMPK 和 ADP/ PPARα 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作为健康食品原料/配料,在相关企业推广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作用反馈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3)高品质糖制凝胶食品加工技术:首次系统的阐明了山楂果胶的化学构造和食品学性质,通过生物酶法修饰技术,提高了山楂果胶的凝胶性和粘弹性,在生产高品质山楂糖制凝胶类食品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4)山楂制汁及山楂酵素饮料生产技术:研发的中温结合酸性微环境控制技术和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解技术成功解决了目前山楂汁生产中存在的褐变和褪色等瓶颈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山楂汁中的甲醇含量。利用选育驯化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山楂果汁,开发出了功能、营养和色香味俱佳的山楂饮料,填补了市场空白。    (5)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经过项目的运行,授权发明专利 5 件,发表相关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 30 余篇,培养研究生 50 余人。项目技术和产品在相关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 3.52 亿元。项目成果同时对辽宁省食品加工业和山楂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近年新增山楂种植面积 2 万多亩,每年为辽宁省解决 10 万多吨山楂的销售出路,为果农增加收入 4 亿多元,辐射经济效益达 10 多亿元,为社会提供了 300 多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系列产品
成果描述:本项目来源于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系列产品有A-G7个系列、12个品种,这些酶制剂可以分别用于以下不同的用途:(1)猪皮的臀部处理(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A和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B);(2)牛皮、山羊皮的颈纹处理(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C);(3)猪皮、山羊皮全皮脱毛处理(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D),这种脱毛完全不同于文件1的有温有浴酶脱毛,它是通过涂刷在皮的肉面进行脱毛的;(4)水解动物皮提取胶原(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E);(5)猪皮、牛皮以及羊皮的浸酸软化和蓝坯革处理(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F);(6)猪、牛、羊皮的软化处理(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G)。经批量生产并应用结果表明,本项目系列产品,综合性能优于或接近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分析:1.应用领域:制革、制裘、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 2.市场需求分析:国内外同类产品屈指可数,故本产品极具市场优势。调查表明,本项目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据统计国内市场的年需求量为30万吨,潜在市场年需求量12万吨。目前,国内80%以上的市场被国外同类产品所占领,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在50-200元/kg不等,国内同类产品虽少,价格亦不菲。本项目产品与国外相比,平均价格仅为国外的1/3至1/4,而性能不相上下。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外观:白色、微黄色或黄色粉末状颗粒; 2.pH值:2.0-11.0(1%水溶液); 3.活力单位:1000-3000u/mL。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脂肪酸深度开发产品及市场前景
混合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工业原料。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等天然物质为原料得到。近年来,随着这些天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粮油等天然再生资源成为生产脂肪酸的重要原料。由于脂肪酸的衍生物具有毒性低、易降解的优点,在工业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粮油为原料生产的油脂在品种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向天然、纯正方向发展。这样在生产油脂的同时必然产生大量的油脚废料,如果不加以综合利用,势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用油脚肥料和生活油废料生产脂肪酸,对节约天然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由于脂肪酸市场大,用途广,而且生产成本低、生产技术易掌握,能为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混合脂肪酸由十二烷酸、壬酸等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工业油脚虽然是废物,但可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如果只生产某一种单一产品,其生产效益不高,而且还不能彻底消除环境污染,作为生产厂家,必须进行多种下游产品的开发提高原料利用率,追求较高的回报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5 66 67
  • ...
  • 120 1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