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快充锂离子电池的大尺度单层颗粒电极设计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由大尺度单层颗粒组成的电极结构,该电极具有垂直于集流体的载流子传输通道,能够解决高载量电极所面临离子传输速率慢的问题。将红P负载到具有垂直排列纳米通道(~22nm)的大块石墨烯基颗粒中(红P/VAG,~60μm),设计了由大尺度单层红P/VAG颗粒组成的电极。所设计的电极能够同时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和高的能量密度,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05
电动汽车用控制器性能、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试验台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台,包括驱动桥、变速器、 离合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 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相连接,控制器还通过导线分别 连接有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驱动电机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连接有 变速器,变速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主减速器,在驱动桥的左右两端分 别设置有数个模拟车辆不同载荷的加载配重块。八个加载配重块均为 高强度的球墨铸铁铸造而成。本发明模拟车辆的不同载荷,达到测试 在车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产业中的关键能量存储载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本项目针对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发明了多种先进正负极材料制备技术和电池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了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
天津大学 2021-04-10
铝离子电池
技术简介 技术团队聚焦铝离子电池应用研发,成功研发的由金属铝/天然石墨/尿素—氯化铝构成的铝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可超快速充电、高效耐用、安全性能高等特点,被广泛认为是储能领域的重大技术革命,突破了近30年来铝离子电池行业瓶颈。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铝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它具有高安全性、耐高温等特点,采用全球首创离子液体电解液,无爆炸、可充电倍率高等特性,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以下为产品特点: 1.离子液体电解液:由于离子液体具有导电性、难挥发、不燃烧、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比其它电解质水溶液大很多等特点,所以采用离子液体电解液的铝离子电池更加安全,稳定; 2.设计寿命久:通过对电芯结构和材料的合理设计和电芯材料选择,设计电池寿命可以长达超过10年; 3.耐高低温性能良好:常温型电池的高温段工作性能突出,可以适应恶劣环境,低温型电池的耐低温性能良好,可以适应恶劣极寒环境; 4.循环寿命长,深度放电恢复优越:常温型电池:DOD 99%循环可以达到2000次以上,低温型电池:DOD 99%循环可以达到20000次以上;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0
长寿命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发团队针对NASICON型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新颖的合成方法和材料晶体结构设计理念,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功率和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及其超稳定的正极材料。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中试,具备了公斤级的制备能力。成果具有高的振实密度,可实现高体积能量密度,具有非常优秀的实用化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天津大学研发新方法 数秒内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天津大学近日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数秒内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高温热冲击技术,他们通过这种10000℃/分钟的超高升温速率的技术合成了包括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材料在内的常用的几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天津大学 2022-11-29
星恒电源锰系多元复合锂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生产线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拥有以锰系多元复合锂为核心,包括锰系多元复合锂和三元材料的多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是国内知名的动力锂电池高新技术企业。历经16年发展,星恒已开展全球化产业布局,在苏州基地的基础上,星恒已在安徽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投建滁州星恒,同时欧洲子公司、印度子公司相继成立。公司拥有以院士领衔的技术研发团队,掌握超级锰酸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知识产权锰酸锂(专利号:01134448.2);拥有67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2项,发明专利17项,外观专利8项;承担过11项“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2项“973”课题,13项国家课题。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来袭 工信部加强四方面保障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量也在逐年增加。
人民网 2022-01-13
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包芯结构复合相变储热层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彼此层状交错分布在壳体中的电池单体模块和储热模块,以及执行装配和定位的上盖板和锁紧螺杆;其中各个储热模块整体呈包芯结构,并包括处于各模块外层且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密封外壳、以及真空灌装在该密封外壳内腔且由导热材料和石蜡类相变材料共同混合而成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固化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并且在由其制成的密封外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高电压(5V)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很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所以需要有些正极材料在高电压(4V 以上)还能进行锂离子的嵌入/脱出反应,而在这样高的电压下,现有的有机电解液体系不能满足要求。另外,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解液还需要能满足大电流充放电和高温工作的要求。目前的电解液体系是把 LiPF6为电解质盐溶解于以环状碳酸酯[如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和直链碳酸酯[如碳酸二甲 酯(DMC)或碳酸二乙酯(DEC)]混合溶剂中,不能满足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上述要求。我们近年来在对正极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高电压新电解液体系的研究,可行的解决途径包括优化有机电解液体系、添加适当添加剂、选择新型锂盐以及使用离子液体等。 该电解液可以提高电解液与高电压正极的相容性,减少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在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的分解,并可以在正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 SEI 膜,使得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及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而且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原料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南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