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锂离子
电池组
快速能量均衡技术
本研究成果研究出一种先进的能量管理和能量动态平衡新技术、使电池组使 用寿命(续航能力)成倍增长。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单节电压低的特点,通常将多节电池串联,构成电池组 使用。而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单体电池的特性总存在差异,在充(放)电过程 中容易出现部分电池过充或过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导 致电池组使用寿命缩短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了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必须 使所有的电池均保持在同样的电池荷电状态(SOC, State of Charge)□因此, 需要建立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均衡系统,平衡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SOC,充 分发挥各单体电池性能,提高电池组使用容量,延长其使用寿命。该项技术已 有大量研究成果,包括有损均衡(被动均衡)和无损均衡(主动均衡)两种方式。 有损均衡是能量耗散型方式,技术趋成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丰田普锐斯混动 汽车)。但其能量全部损耗在电阻上,效率低。无损均衡通过电路对能量进行转 移来实现能量均衡,效率高。但其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目前还在研究过程中。 主要问题是均衡速度慢、效率低。本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先进的电池组能量均衡 技术一一总线式均衡技术,与其它均衡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简单、易于模块化、 均衡速度快、效率高、电路成本不显著增加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大功率储能系统。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储能系统,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 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不但可以有 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 低供电成本,而且还可以调整频率和补偿负荷波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例如,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组成的局域网;偏远地区供电、工厂及办公楼供电; 通信系统中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能系统;大规模电力存储和负荷调峰系统;电动 汽车的动力系统;国家重要部门的大型后备电源;军事领域中可移动大型供电设 备等。因此,该项技术具有巨大的产业化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锂离子
电池组
快速能量均衡技术
无论是从技术或是成本上考虑,电池使用寿命的提高都遇到极大挑战,甚至到了极限。本研究成果研究出一种先进的能量管理和能量动态平衡新技术、使电池组使用寿命(续航能力)成倍增长。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单节电压低的特点,通常将多节电池串联,构成电池组使用。而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单体电池的特性总存在差异,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电池过充或过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电池组使用寿命缩短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了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必须使所有的电池均保持在同样的电池荷电状态(SOC,S
重庆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
电池
、钠
离子
电池
钱逸泰院士,江苏无锡人,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9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 年起为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8 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无机非金属等纳米材料制备;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组装制备及应用;3、新型纳米材料及复合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近年来,钱逸泰领衔的资源循环与清洁能源创新团队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化学制备的研究,发展了纳米硅等电极材料的简单合成技术,并被全球著名期刊《Nature Materials》作为亮点研究报道。2020 年重要锂电成果有:Energy Storage Materials:MXene 骨架上非晶液态金属成核晶种实现各向同性的锂成核和生长助力无枝晶锂负极Adv. Energy Mater.:通过改变阳离子溶剂化鞘结构在水系电解液中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室温液态金属的界面钝化实现 5 V 锂金属电池在商业碳酸酯基电解液中的稳定循环ACS Nano:商用合金和 CO 2 制备的二维硅/碳助力柔性 Ti 3 C 2 Tx-MXene 基锂金属电池
山东大学
2021-04-13
锂离子
电池
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位碳包覆硼酸锰锂碳复合材料,是 将锂源、锰源、硼源和碳源按比例在分散溶剂中研磨混合均匀,烘干得粉体,再 于管式炉中将煅烧得到六方或单斜相的硼酸锰锂与碳的复合材料。将所得产品 制备成锂离子电池极片组装成电池,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固相方法,耗能少,可批量工业化生产,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山东大学
2021-04-13
动力
锂离子
电池
研究背景及内容 :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 展汽车产业的共识,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更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佳的过渡产 品,但纯动力电池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核心技术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 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 如美国福 特、克莱斯勒, 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 法国 Courreges、Ventury
南昌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
电池
电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焦碳和碳纤维等。作为电极材 料的活性物质,对碳材料的要求有许多方面:如放电比容量、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电 极极化性能、充放电稳定性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单位在探索新的制备工艺来改善 电极性能。 采用常压干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碳气凝胶材料,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实现了碳气 凝胶材料微结构人为裁剪与控制。这些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重量轻、体能密度高、无污染 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能源材料。多孔碳电极用于锂电池将优于枝晶锂电池,传统的电 极充电时枝晶会在阴极上成核,当枝晶越过电极跨度时将造成短路,从而限制了充电次 数。用多孔碳做电极时,锂离子嵌在石墨结构中,防止了锂金属的沉积和枝晶的形成, 而丰富的孔洞可提高电极与电池溶液的接触面积。碳气凝胶是由间苯二酚和甲醛在碱性 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溶胶-凝胶和炭化工艺制备而成的。通过控制水和催化剂的用量, 可以控制其孔洞结构和密度,它的干燥过程也正由管来的超临界干燥向常压干燥发展, 以便降低气制备成本,改善其性能,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碳气凝胶也可能成为电池 材料的理想选择。
同济大学
2021-04-11
锂离子
电池
关键材料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清洁、环保、可再生二次能源,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以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并且有望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军事国防等尖端科技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特别是能源和环境危机产生以来,“十二五”规划纲要相应的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电动汽车已被提高到实用化议程。这为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同时也迫切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正、负极材料作为锂离
江苏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
电池
研究、固态
电池
、固态钠
离子
电池
陈立泉院士 1940 年生于四川南充,1964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01 年 11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专注中国锂电池第一人。他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 70K 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发表论文 25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5 余项。 2021 年 1 月 17 日,陈立泉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到了 300 瓦时/公斤,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下一步或者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逐渐要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同时我们还应该发展钠离子电池,它的电解质目前是液态电解质,下一步也要发展固态钠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3
聚丙烯
锂离子
电池
隔膜
团队基于大科学装置和薄膜加工物理多尺度结构在线研究平台,开展干法双拉聚丙烯隔膜加工关键技术公关, 现已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孔结构分布均匀、厚度轻薄、 力学性能优异的隔膜产品及加工技术,满足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同时,生产效能是现有水平的 2.5 倍以上。团队隔膜在孔结构均匀性、厚度轻薄化、力学性能等方面均远优于现有水平。与日本、美国引进的湿法、 干法单拉技术相比,本项目技术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最低。 并且不存在湿法技术的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等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
电池
隔膜的开发
可充电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的特性,又具有安全、可靠且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由于锂离子电池是绿色环保型无污染的二次电池,符合当今各国能源环保方面大的发展需求,在各行各业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目前二次锂离子电池除广泛用于日常熟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MP3等数码电子产品外,近年在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一些大功率电池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其中,聚烯烃微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材料,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然而,该材料仍主要从国外进口,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电池行业的发展。 本项目利用湿法工艺制备聚烯烃微孔膜,具有工艺稳定,重现性好的优点。湿法又称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将高沸点小分子作为致孔剂添加到聚烯烃中,加热熔融成均匀体系,然后降温发生相分离,拉伸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出小分子,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主要技术、指标: 1、化学稳定性 ①隔膜在电解液中应当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在强氧化和强还原的条件下,不与电解液和电极物质发应。②应用温度:-60——80℃ 2、电化学稳定性:①在电解液中不溶解,溶胀度<3%。 ②温度稳定性:200℃以下无分解,且高温分解后应无毒性物质排出 3、力学性能①抗刺穿强度:250gf ②抗张强度:纵向(机械方向)≥60Mpa (屈服应力≥50Mpa) 横向(垂直方向)≥25Mpa 4、结构特性①孔径和分布: 100nm<孔径<3000nm 微孔在整个隔膜材料中的分布应当均匀;②厚度:10——60微米;③孔隙率:≥40%
四川大学
2023-05-15
1
2
3
4
5
6
...
91
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