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Φ73四棱合金钻杆
直径:73 mm 长度:1000 mm
山东益矿钻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高镁中低品位磷矿柱式浮选工艺技术开发
中试阶段/n本课题团队所研发的3F-FC充填式浮选柱,主要创新是将逆流矿化、旋流矿化、管流矿化合为一体,所形成的流型有利于颗粒在不同区域与气泡接触起到混合、粘附与清净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机械式搅拌浮选机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矿粒在捕集区下降时,与上升的气泡逆流接触,填料细小的通道增强了矿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加速了浮选;(b) 宏观上整个柱内是逆流的相对接触,气泡和矿浆的绝对速度低,相对速度高,在柱内能量消耗少,因而浮选具有平稳的流体动力条件。(c) 泡沫区充填的填料起到了支承泡沫的作用,因此,理论上当浮选柱的泡沫层无限高时,颗粒挟带的极限趋近于零。(d) 3F-FC浮选柱有较大的精选能力,矿浆品位在柱中变化较大,故工艺上浮选柱最多采用两段操作,即流程简单化。同时,不需要刮泡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电耗低。因此,通过此项新技术可以摆脱传统作业中流程较长的束缚,达到降低浮选作业成本的目的。。目前,本成果已在实验室内完成大量的试验研究与数据收集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整填料胶磷矿浮选柱传递特性的基础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并同宜化集团联合承担了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镁低品位磷矿选矿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研究成果发表在Minerals Engineering,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和化工矿物与加工等刊物上10余篇。“充填浮选柱柱式分选中低品位磷矿技术”项目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在2016年,“低品位难处理胶磷矿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2016J-232-1-037-012-R01)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次,本课题团队已完成3F-FC柱式浮选设备的反浮选脱镁中试研究,建成了Φ500×6000mm的柱式浮选设备,通过实践证明该浮选柱在磷矿反浮选脱镁中可获得良好的效益:对入矿品位P2O5为26.8%、MgO含量为3.9%时,经单一反浮选可获得P2O5品位31%以上,回收率90%,MgO为0.81%的精矿指标,且尾矿品位可降低到6.29%。因此,本课题团队希望该成果能够在上述应用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关注,拟将本项新技术推广至实际生产中,利用更高效的柱式浮选设备替代传统的槽式浮选机,完成磷矿加工企业或磷化工企业的技术革新,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减少更多的环保压力,提高我省磷产业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替代目前开放式的槽式浮选装置,减少投资、减少用地面积、降低能耗,改善现场操作环境,为我省磷化工装置搬迁改造储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在十几年的理论研究与设备开发过程中,本团队已投入项目经费近150万元,培养研究生7人,通过建立Φ500×6000mm的3F-FC柱式浮选设备完成反浮选脱镁中试研究。。支持额度:。5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目前,本成果已在实验室内完成大量的试验研究与数据收集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整填料胶磷矿浮选柱传递特性的基础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并同宜化集团联合承担了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镁低品位磷矿选矿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研究成果发表在Minerals Engineering,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和化工矿物与加工等刊物上10余篇。。项目基本内容:。本课题团队所研发的3F-FC充填式浮选柱,主要创新是将逆流矿化、旋流矿化、管流矿化合为一体,所形成的流型有利于颗粒在不同区域与气泡接触起到混合、粘附与清净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机械式搅拌浮选机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矿粒在捕集区下降时,与上升的气泡逆流接触,填料细小的通道增强了矿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加速了浮选;(b) 宏观上整个柱内是逆流的相对接触,气泡和矿浆的绝对速度低,相对速度高,在柱内能量消耗少,因而浮选具有平稳的流体动力条件。(c) 泡沫区充填的填料起到了支承泡沫的作用,因此,理论上当浮选柱的泡沫层无限高时,颗粒挟带的极限趋近于零。(d) 3F-FC浮选柱有较大的精选能力,矿浆品位在柱中变化较大,故工艺上浮选柱最多采用两段操作,即流程简单化。同时,不需要刮泡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电耗低。因此,通过此项新技术可以摆脱传统作业中流程较长的束缚,达到降低浮选作业成本的目的。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降低微细碳酸钙中镁含量的工艺技术
一、项目简介我国是碳酸钙资源大国,碳酸钙矿石几乎在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由于原料广、无毒性、白度高,广泛用作橡胶、造纸、涂料、塑料、油墨、医药、食品、日化等行业的填料,可以节约母料,增容增量,降低成本。然而,我国丰富的碳酸钙矿石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品位的石灰石矿,其镁、铁、硅等杂质含量较高,采用常规的碳化工艺所得产品的白度、镁含量等指标均达不到国标要求。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需要在传统间歇碳化法的基础上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的白度,同时降低镁含量,以使产品达到优质碳酸钙的要求。对于使用低品位石灰石矿的厂家,结合碳酸钙增白技术,可以生产高品质碳酸钙产品。二、技术路线采用加入添加剂增加二氧化碳传质效率的方法来实现缩短碳化时间同时降低镁含量,结合选择适宜的化学增白方法,提高产品的白度,可以达到以低品位石灰矿制备高品质碳酸钙的目的。三、规模与投资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只需改变操作条件,在适当位置加入传质促进剂、增白剂即可,工艺简单。只增加传质促进剂、增白药剂的投资即可。药剂价格便宜、性能稳定且用量小。四、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轻量铝镁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铝镁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是:以60~75wt%的微孔刚玉-尖晶石颗粒为骨料,以10~30wt%的刚玉细粉、2~6wt%的氧化镁微粉、3~8wt%的α-Al2O3微粉和3~8wt%的铝硅凝胶粉为基质料;按所述骨料和所述基质料的质量百分含量,先将所述基质料混匀,再将混匀后的基质料加入所述骨料中,混合均匀,然后外加占所述骨料与所述基质料之和3~10wt%的水,搅拌均匀,振动成型,室温条件下养护12~24小时,最后在110~200℃条件下保温12~36小时,制得轻量铝镁浇注料。本发明制备的轻量铝镁浇注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体积稳定性、抗剥落性能、隔热性能和抗渣性能,能有效提高铝镁浇注料的使用寿命。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首先分别配置溶质为含碳聚合物以及含碳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盐的静电纺丝溶液,经过静电纺丝、碳化处理得到双层的具有柔性的原位掺杂过渡金属的碳纳米纤维基底材料,再通过升华硫/二硫化碳溶液进行液相载硫,得到负载硫的双层碳纳米纤维基底材料,然后构筑中间两层均为原位掺杂过渡金属且均匀负载硫的碳纳米纤维层的四层碳纳米纤维基底材料,然后升至150℃保温15min,随炉降温,即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含量为40?60%。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专利号:ZL 201510560801.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铋酸锂纳米棒65‑80%、聚丙乙烯10‑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0.05‑0.5%、三羟甲基丙烷5‑10%、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4‑1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子封装材料使用铋酸锂纳米棒作为主要原料,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解决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
极性材料在固硫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固硫机理难以确定,他们提出了采用金属有机小分子二茂铁作为固硫材料,实现了锂 / 硫电池长达 550 次的平稳循环,并结合 XPS 分析与 DFT 计算,证明了二茂铁的固硫机理为茂环与锂的作用( Angew. Chem.,  2016, 128, 15038. 。电池的性能不仅与固硫材料对多硫化物的亲和力有关,固硫材料的本体导电性也非常重要。因此,他们提出采用半金属导体金属磷化物与碳纳米管的复合物作为硫正极中的添加剂,提高硫正极的导电性、缓解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促进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实现了锂 / 硫电池长达 1100 次的长循环( Nano Research,  2017, accepted )。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电池用碳包覆磷酸亚铁锂的生产技术
一、项目简介LiFePO4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LiFePO4最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好(包括电极材料充电态的热稳定性和对电解液的氧化能力),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二、规模与投资效益分析与预测:年产1000吨磷酸亚铁锂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值约1亿元,利润2000万元。三、生产设备主要设备:高温炉5台,球磨机2台。项目转化所需投资:建立年产1000吨磷酸亚铁锂需投资2000万元。四、合作方式面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俯冲带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益林教授团队选取我国西藏松多地区由俯冲蚀变洋壳形成的榴辉岩,以及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岛弧火山岩,开展了详细系统的俯冲带相关过程的锂(Li)同位素和其它地球化学方面的综合研究,为揭示俯冲带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利用Li同位素示踪俯冲带地质过程及理解板块构造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镍锰酸锂正极材料
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LiNi0.5Mn1.5O4)具有三维扩散通道,其理论放电比容量可达 147 mAh g-1,电压平台高达4.7 V,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中最具前途与吸引力的正极材料之一。该材料在0.1 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32.7 mAh g-1,5 C时,放电比容量仍有93.8 mAh g-1,容量保持率可达7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