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1月8日下午,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1-13
“加强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活动在重庆举办
11月15日,“加强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活动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雷朝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平台负责人高德利,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等出席活动。活动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主持。
重庆交通大学 2024-11-21
一图看懂|科技部等七部门重磅发文
科技金融发展再度迎来政策利好!
科技部 2025-05-21
高校精彩亮相 | 科技成果、战略合作、人才培养汇聚高博会
为期三天的高博会,把全国最好的资源汇聚到了东北,汇聚到了吉林。在长春闭幕的第63届高博会上,全国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6000余家企业参展参会,科技成果、战略合作、人才培养汇聚于此,统筹推进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28
上海市闵行区正式出台《闵行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
本意见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8月31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2025-08-11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运动营养、健康营养食品研发与制造、数字化体育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体育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竞技运动人群、大众健身健康人群、军需人群提供运动营养、健康营养食品及科学化、智能化运动健身解决方案。2022年12月,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北交所运动营养第一股(证券代码 833429)。 康比特于2005年组建数字科技技术团队,启动数字体育科技研究,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科学训练管理平台、智慧营养管理平台、运动健康管理平台三大系列产品,致力于通过信息化物联网智能技术的研究与成果应用,赋能体育科技的数字化发展。数字体育科技是将康比特运动营养应用技术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字化手段,旨在解决运动人群科学训练和精准营养的问题。 2020年,康比特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授权的“1+X证书”体育运动领域企业,《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体育运动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创了我国运动营养行业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历经近5年的发展,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认证体系日臻成熟,现已形成集考试、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数字化实训室建设等“岗、课、赛、证、产”五位一体的运动营养教育生态体系。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11-0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的新增长点。为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新华社 2024-11-29
黄河科技学院参加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并作主题报告
4月15-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福州盛大举行。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副校长杨保成率队参加并应邀在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学校在高校专区设置展位,展示办学成果和改革特色。我校教育教学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部门的10余人参加本次博览会。
黄河科技学院 2024-04-21
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坐落在素有“英雄城市”“北国江南”美誉的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是全省唯一一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特点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企业、基础教育、财经管理、丝绸纺织、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输送了近16万一线人才。 学校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陆续有丹师、绸校、财校、卫校、职工大、师专、丹大、大医分校、财专、纺专、丹东高专、职院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院校调整合并,于2003年4月组建辽东学院,2010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分为临江和金山两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287亩,建筑总面积40.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亿元,纸质图书近111.25万册,电子图书近5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88人,专任教师97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5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5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7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11人。学校实施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队建设工程,遴选第三人才梯队48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492人。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3985人。 学校设立14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48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招生,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现有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获批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2项省级教学成果,1个省级虚拟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承担了省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被授予国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级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获批全国“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三批合作院校,加入教育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 学校获批功能纺织材料、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一带一路”研究基地、“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行业,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县域经济广泛开展,建立纺织服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东港现代农业战略合作平台、凤城硼化工协同创新城市联盟、满药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院以及10个行业企业校企协同联盟等,建成小浆果、杜鹃花、蜜蜂、北虫草等6个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加入23个省内校企联盟;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丹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社会研究所、边境民族研究基地等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小浆果星创天地获批国家级“星创空间”;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7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签订横向课题254项,科研经费达到4303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31篇,授权专利365项。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亚洲、非洲地区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与3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21所高校交流频繁,充分体现了学校地缘优势。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需要、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产教融合的新要求,辽东学院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肩负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发挥特有的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持之以恒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聚焦短板、破立并举,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激发办学活力,着力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学校地址: (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联系电话:0415-3789027 传真:0415-3789030 学校办公信箱:ldxyyb@163.com 邮编:118001 学校网址:www.elnu.edu.cn
辽东学院 2021-02-01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020.64亩。全日制在校生17860人。现有教职工1414人(含工勤人员),其中,专任教师100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27%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74.88%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提升。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初,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的十所试点高校之一。2017年,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我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我校连续4年获得省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4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自合并建校以来,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从以往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2018年已取消专科专业招生。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近5年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有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20门,出版教材40余部,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3项,国家级一等奖45项,省级一等奖183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现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4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其它各类项目10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3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1100篇,出版专著(译著)12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熊猫金控董事长赵伟平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90余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19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53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列为全省十大“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之一。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401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专业教育。 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宜春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1 182 183
  • ...
  • 548 5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