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沙学院
长沙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在原长沙大学(专科)基础上组建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的体制。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占地约1968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150.69万元,藏书135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4020人。 学校主动融入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长沙支柱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16个教学院(部),44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6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已形成拥有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市社科研究基地2个、市工程技术中心5个的学科建设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994人,其中专任教师754人。教职员工中正高职称教师9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4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百人计划”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10人,省教学奉献奖1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认真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42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45项、二等奖84项。2015-2017年学校艺术设计学院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近5年平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以上,居湖南省二本院校前列。 学校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1270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7194.6万元。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61项。 获科研成果奖励191项,其中省科学技术奖8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67项。 学校积极开展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30余所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实施学生互派等形式的合作教育。学校与湖南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积极参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浏阳生物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园区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开展专业共建,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学校将紧紧抓住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和长沙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长沙学院 2021-02-01
长沙医学院
长沙医学院是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发函〔2005〕39号),全国第一所民办医学本科院校。前身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校长何彬生教授于1989年创办的湘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1996年更名为湘南卫生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升格为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校本部迁至长沙市。2011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列入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点。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先后获评为全国先进办学单位、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全国就业先进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4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11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9.6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5.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854.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43.9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5个,体育场馆总面积7.57万平方米(体育馆3.3万平方米),主要办学条件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要求。 学校以医学为主,医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各学科协调发展,设立16个二级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个、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地1个、精品课程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优秀教研室3个、优秀实习基地3个,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在全日制在校生23646人,其中本科生19487人,外国留学生332人。 学校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稳定性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58人,其中正高157人、副高512人,博士113人、硕士1118人,聘请院士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42人;第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委员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青年骨干教师20人、青年教师教学能手8人、教学奉献奖1人、优秀教师2人、优秀实验教师1人、青年五四奖章1人、劳动模范1人、芙蓉百岗明星3人、民办高校百佳教师3人;湖南省优秀女职工干部1人、优秀共产党员2人、优秀团干部6人、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3人、第二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6人;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2人,长沙市高层次人才C类1人、D类6人。 学校面向地方与行业实际,不断加强学科建设,逐年增加科研投入,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94项(含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社科基金项目9项),省教育厅与长沙市科研项目217项,学校科研项目753项。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项目28项,湖南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107项,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89项。学校先后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千年长医、济世惠民”的办学宗旨,主动面向社会,服务基层,逐步形成了医教研相结合,培养基层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沙医学院 2021-02-01
长沙师范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为毛主席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人徐特立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汇聚了杨昌济、朱剑凡、周谷城等学者名流,涌现了柳直荀、罗学瓒、陈章甫等20多位革命先烈,培养了以国歌词作者田汉、开国大将许光达、著名作家廖沫沙、长征女杰刘英等为杰出代表的大批栋梁之材和10万余名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优秀专业人才,凝练了以徐特立革命精神和教育思想为精髓的优良办学传统。作为全国最主要的徐特立纪念地和研究基地,学校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耀邦、李岚清、李铁映、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以题词、接见、视察等方式表达亲切关怀。办学条件:现有南(星沙)、北(安沙)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153.35亩,建筑面积40.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27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9.56万册;校园环境优美,获评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学科专业:设置本科专业26个,涵盖了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省级应用特色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1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获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平台建设:拥有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中国与幼儿体质促进研究基地、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等一批学科平台,是全国学前教师专委会、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881人。其中,正高职称71人,副高职称182人,具有博士学位105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等大批优秀教师。人才培养:坚持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师资培养基地,湖南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阵地”。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6000余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誉为“长师”现象。科学研究:坚持科研促教学,学前教育研究在湖南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学校举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期刊,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全国学前教育领域惟一理论核心刊物,CSSCI来源期刊。社会服务: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长沙县、开福区等地方政府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与红黄蓝、三一众创等知名企业强强联手,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主持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政府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秉持“重培训质量、重社会效益、重教师提升”理念,精心实施幼师国培计划,被教育部遴选为幼师国培示范性综合改革培训基地、幼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单位。 文化传承与创新: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施“人生引领、文化滋养、艺术熏陶”育人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获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教育机构入围奖”等荣誉,原国家总督学柳斌视察学校之后曾欣然题词:“长师生活多姿多彩,长师学子多才多艺”。对外交流: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视野。上世纪80年代即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单位;近十年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外20余所高校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实施师资互派、学生暑期带薪实习、长短期留学等项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本着“厚德博学、特立笃行”的校训和“以人为本、胸怀天下、勤朴坚毅、与时俱进”的长师精神,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正朝着建设学前教育特色鲜明、全国有影响的应用型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的目标不断迈进。
长沙师范学院 2021-02-01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长沙市卫生学校。201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升格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并于201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设有五学院两部两中心一所共10个教学部门和12个党政管理机构,在校全日制学生7000人。 学院自2019年9月起搬迁至新校区——长沙市湘江新区香山教育城(岳宁大道6号),占地1052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设施设备功能齐全。学院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104个。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纯医卫类高职学院,医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结构合理,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药品服务与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14个专业。学院已形成了健康照护、基层医疗服务、药品技术与服务三个专业群,其中健康照护专业群、基层医疗服务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护理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护理专业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口腔医学专业入选湖南省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湖南省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国家卫计委在我院设立的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卫计委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开发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开展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学院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对接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形成了“校企(医院)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能培养与就业岗位需要相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医、护、药、技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实现了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和工作机制的转变,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及全国各项学生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连续6年参加全国职业学院英语比赛,均获一等奖;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省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竞赛获多个一等奖,并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竞赛,获多个一、二、三等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首届高等职业院校临床专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的三名学生均获一等奖;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专生合格率100%,居全国领先水平。近两年在全国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参赛教师获多个一、二等奖。学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境外交流,与日本国际看护师育成会合作办学,开办护理专业日语方向班;与中德护理协会合作,开办护理专业德语方向班;与英国伯恩维尔学院、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洛斯罗斯社区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IE学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厅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开办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班;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合作,互派学生交换学习。近三年来,有50多名学生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工作。学院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高考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学院前列,录取率100%,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稳居第一方阵。与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合作实施全科医生定向培养,开办定向培养基层全科医生班,毕业生参加全省乡村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100%,是全省8所参与此项工作的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次性全部通过的学校。学院为湖南省首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并于2019年4月首批通过诊改复核“有效”。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了众多荣誉。学院是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单位,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计生协会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及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荣获全国2018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学院是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是长沙市文明标兵单位、长沙市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长沙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八年)、长沙市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于2000年正式建校,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和海航集团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占地近千亩,毗邻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名校,学术氛围浓郁,交通便利。 学院是湖南省第一批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高职院校之一,2013年12月再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拥有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14多个,其中数控实训基地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学生多次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均获优异成绩。 学院现有航空服务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现代信息与物流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5系1部,开设空中乘务、民航运输、酒店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航空物流、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金融管理、财务管理等26个专业,覆盖了现代制造、现代信息、现代管理、现代服务四大产业,形成了以工为主、文工管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特色比较鲜明。 学院坚持专家治校、名师治学的办学方略,资深教授、双师型教师数量稳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依托海航集团旗下的航空、物流、旅游、商业、金融、机场管理、置业、绿色食品产业板块,开办了“首都航空空乘定向班”、“海南航空空乘定向班”、“海航物流班”、“家润多人才定向班”等特色班级实施订单式培养,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形成了“校企合作稳定,工学结合紧密,培养模式创新,订单就业无忧”的办学特色。学院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获得“长沙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自创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深得各级领导的关注和社会各届的信赖。熊清泉、文选德、刘玉娥、许云昭、郭开朗等新老领导曾先后莅临学院视察并题词勉励。海航集团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办大学”、“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培训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5A(AAAAA)级学校”“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成果孵化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秉承“诚信、业绩、创新”海航理念和“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历经10多年的风雨,已发展成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备、功能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普通高等院校。登高望远、鹰击长空,加盟海航集团后的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今非昔比。倚海航之实力,撷麓山之精华,学院目标发展成为具有海航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成为莘莘学子们求学的理想平台。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2021-02-01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有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于1902年创办的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百年名校,人才辈出,胡耀邦、杨勇等同志都曾在我校就读。学院现有雷锋(主)校区、浏阳(东)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1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60余人。 学院设置有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分院、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分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分院及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中职教学部等4院4部,开设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26个专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残联“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单位、中央财政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中央财政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等,还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再就业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立足产业园,服务长沙市,面向湖南省,辐射中东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为主、以质为重、特色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推进由规模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战略转移”,打造园校发展共同体和师生发展共同体的“两个发展共同体”,提升雷锋职业精神研究基地、特殊教育研究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应用技术研究基地的“三个研究基地”,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智慧活力校园、法制平安校园、美丽幸福校园“四个校园”,为实现特色更鲜明、质量更优良、社会更满意、师生更幸福的优质特色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本藏书359.62万册,电子图书81.95万册,中外期刊956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系),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6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正高职称320人,副高职称66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团队百人计划”1个,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7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人选6人等。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目前招生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共计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9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4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400余项。学校拥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6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4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个。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377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资助;职务发明专利8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目前在校留学生400余人,其中学历生超过85%。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沙巴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2-0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1998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隶属空军装备部,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是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军队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高校,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定向士官,以及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院现有跳马、圭塘两个校区和洞井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8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设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基础教育、士官教育、继续教育、创新创业等8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体育工作(教学)部。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中乘务等22个专业。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3个、教学资源库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实训基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师空间课堂等建设项目50余个。建有集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航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湖南航空馆。全国首个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全国航空工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湖南省飞机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研究基地、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空军航空修理系统教育培训中心、从业人员资格考核认证中心等设于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0000余人(其中定向培养士官生5000余人),职业培训年均超过20万人日。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30余人;有客座教授39人,企业技术骨干及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17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大国工匠1人,技能大师11人,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20人,省芙蓉学者2人,省芙蓉教学名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10人,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1.2%;有空军专家库专家2人,国内访问学者39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军队和航空特色品牌,先后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空军装备修理系统先进单位”“空军装备修理系统先进党委”“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 、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集体”“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直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雄鹰高飞,逐梦蓝天!面向未来,长沙航院将始终秉承“自强不息、止至至善”校训,“匠心铸魂,航空报国”核心价值理念,矢志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一流航空高职学院建设,为职教兴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1984年由国家民政部创办,现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共建的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8所)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面向民政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医学院、殡仪学院、外语学院、财经管理学院9个二级学院和通识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体育部3个教学部。组建了“社会管理与服务”、“健康养老服务”、“民政信息及智能化技术服务”、“现代商务服务”、“创意设计与传媒”、“应用外语服务”6个特色专业群;有省部级以上示范(重点、骨干、特色)专业22个,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中职专业课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联合培养本科试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个。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和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22门,名师空间课堂15个,专递课堂及同步课堂资源2个,牵头开发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6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和28名省级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184人次教师具有英国知山大学、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印度NIIT大学、日本东京福祉大学、台湾健行科技大学等国外、境外访学经历。校园占地面积1084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900多万元。有2.35万平米面积的现代化图书馆。有1.53万平米、8000坐席的现代篮球馆,成功承办了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全国体操冠军赛、湖南省第十届大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拥有第二代最新数字校园网,配备300余间智慧教室。建有现代服务共享型实训基地和虚拟现实学习中心,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245个,校外实训基地371个。 学校积极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推行小班制教学,开展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已与民政行业、中兴、格兰仕、博世、金蝶软件、南方航空、德邦物流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办学关系。 2010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探索创建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模式,现已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目前,教师已积累了80万个空间教学资源,师生互访近2亿次。我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获得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5项,省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14项。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和教学竞赛一等奖19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5项。 2017年1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共同发布2017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学校名列第9,湖南省第1。招生录取分数线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高职第一,超过三本录取分数线。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基地和湖南省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正朝着创建一流高职学院、一流专业群的“双一流”目标迈进。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坚持“立足电网、服务公司,奉献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培育“电力工匠”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立校、品牌亮校”的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借助行业办学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5%、96.3%、95.6%,稳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固定资产2.89亿元,建筑面积12.67余万平方米。构建了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实训基地;拥有与生产现场同步的变电检修、输电带电作业、配电标准化作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输电运检、汽轮机检修、火(水)电仿真实训室等80多个实训室,还建有智慧教室及79间多媒体教室;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发电、供电、施工、修造等企业为学院学子磨练技能提供了天然的实训基地。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雅,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场所。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所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和部分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院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工学院签订了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合作协议,为优秀毕业生搭建了成长成才通道。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6人,“双师型”教师105人。学院还常年聘请了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兼职教师。学院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学历教育、技能教育、远程教育和技能鉴定等多形式的教学、考评体系;1956年建校,60多年来,共为电力行业及社会输送了各类人才近5万名,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能源电力专业群于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无缝对接和适度超前的职业教育特色受到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近年来,我院学子参加全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学院设立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广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2018年开始,学院持续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供电服务职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保持95%以上),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大多推荐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各省(市)电力建设公司、华润湖南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轨道运营公司(长沙地铁)、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公司等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