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磁防护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电磁防护与检测研究室开发出四种类型的电磁防护材料,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研成果,包括: 近场干扰抑制材料、频率选择表面、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 上述材料具体包括:近场干扰抑制贴片、磁耦合隔离薄膜;频率选择表面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柔   性电磁屏蔽织物、磁屏蔽薄膜、电磁屏蔽涂料、高导电粉体、导电弹性体;柔性吸波材料、高温吸波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电磁防护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多波长激光防护玻璃材料
自激光问世以来,各种激光器在军用武器与装备、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激光致盲武器、防空激光武器、大型激光攻击武器、激光制导、激光测距仪、激光目标指示器、激光瞄准仪、激光雷达等各种激光武器和激光军用设备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激光致盲武器是目前各种军事装备(如飞机、坦克、舰艇)和步兵已普遍实用的一类攻击型武器,由于激光的能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轻质柔性防护材料的研制
剪切增稠材料(剪切增稠液/STF、剪切增稠胶/STG)在平衡状态下,表现为 分散胶体形式,而在高速剪切力作用时,其粘度急剧增加,表现出固体行为。利 用这种特性,将其浸渗高性能纤维或与弹性体泡沫基体材料复合,可制备得到具 有不同防护功能的轻质柔性防护材料。该系列防护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高模、 耐冲击等性能;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2 关键技术 (1)创新要点 材料在常态下保持松弛的状态,柔软而具有弹性,一旦遭到剧烈撞击或挤压 的时候,分子间立刻相互锁定,迅速收紧变硬从而消化外力,形成一层防护层, 当外力消失后,材料会回复到它最初的松弛软弹状态。它可以在纳米秒时内在不 同的冲击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 (2)产品性能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一种轻型柔质液态性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11 1 0079852.0 (2)一种多元分散相阻燃型剪切增稠液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L20111 0093256.8 4 项目成熟度 成熟度 5 级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可广泛用于交通工具、体育用品、军事、安全防护等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防护复合材料技术
针对轻质高效防护复合材料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研究,突破了轻质复合材料装甲防弹/承力一体化结构设计、制备和应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防弹机理理论分析方面,建立了纤维复合材料的多阶段靶板破坏模型,实现了弹击过程的动态模拟;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设计技术方面,首次提出了刚性梯度层设计理论和防弹/承力一体化设计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方面,设计制备了防弹/承力一体化轻质复合装甲材料装甲椅盆,已成功用于某武装直升机,获得了明显的减重效益;在轻质复合材料装甲开发方面,针对不同应用要求,开发出了十余个系列的轻质复合材料装甲,同时建立了系列化的轻质复合装甲材料弹道性能评价方法,制定了复合材料装甲工艺及性能测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 目前,可针对军用、民用需求生产各类型轻质防护复合材料装甲,包括座舱防弹板、防弹装甲椅盆、大型驱逐舰导弹舱口盖、运钞车用装甲板、防弹衣用胸插板等防弹、防刺、防暴用品进行开发。 “轻质防弹复合材料装甲技术”2008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纳米纤维防护材料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原料广泛(高聚物、生物降解聚合物、可回收材料),不含氟。该纳米纤维膜具有微多孔结构,孔径小于30nm,孔隙率70%以上,热熔胶贴合后的面料具有高耐水压,高透气性,柔软轻薄(<7g/m2)的特点,适用于户外运动服装、汽车内饰及帐篷布等,可替代Gore-tex,完全无氟防水。耐水压可达10000mmH2O,透湿度10000g/m2/24h,透气性0.3cm3/cm2/s,真正实现防水面料的“可呼吸”。
苏州大学 2022-08-15
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采用湿法凝固涂层技术开发一种高阻隔可透湿 医用隔离防护材料。该涂层材料具有透气(包括水蒸气)防水、防紫外线、耐化学 药品侵蚀,可完全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 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等,涂层材 料的最小孔径可根据涂层剂配方和加工条件控制在 1 nm 左右,可广泛应用于医 疗卫生行业的阻隔防护服装面料、隔离封闭空间材料、高级篷盖布、帐篷和遮阳 篷等。 涂层剂的主体成分是一种介于一般橡胶与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此外还添 加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的有机氟拒水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和光催化杀菌灭 毒剂,具有塑料的高强度,又具有橡胶的高弹性,且伸长率大,硬度范围宽。具 有优异的耐油、耐低温、耐臭氧、耐辐射和绝热、吸振的特性。其负重性、电性 能、耐霉菌、耐酸雾和耐某些化学介质的性能也相当优越,耐磨性更为突出。 通过对目前医疗卫生行业高阻隔可透湿医用隔离防护材料的综合考察并结合工农业、运输业、仓储业、物流业、潜水以及功能服装行业的实际需要, 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能高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 子(枯草杆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80~120 nm)和脊髓灰质炎病毒(27 nm)、耐 酸碱、耐老化、耐紫外线和防水透湿的多功能材料。 该多功能涂层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耐水压 5 m 以上; (2)有效阻隔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自然微生物、粉末状生物粒子(枯草杆 菌芽孢)、液体中 SARS 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3)高的透湿量和透气性; (4)优良的抗紫外线和耐候性能; (5)抗静电; (6)耐酸碱,耐化学药品侵蚀; (7)手感柔软,耐低温; (8)优良的机械性能。 技术原理及流程: (1)涂层剂配制 本专利使用 FR902 作为涂层剂的主要成分,溶剂选择 FR903。用 FR904、 FR905 对涂层剂溶液进行改性,并按比例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及光催化杀 菌灭毒剂。 (2)阻隔防护材料加工 涂层方法选择凝固涂层法,所使用的设备为湿法凝固涂层机,据了解天 津纺织集团有一台从英国进口的设备,另外南方江浙一带纺织品后整理企业有这 样的设备。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已获一项发明专利。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利用这种多功能滤材可以生产高级医用防护服, 避免了目前医用防护服层数多、透气性差、液体容易穿透、透湿性差的缺点;利 用这种材料还可以制作移动隔离舱的隔离层、疫区帐篷等。通过变换支撑面料还 可以加工成可密封篷盖布,保证跨疫区运输物品的卫生安全。 
天津大学 2021-04-11
金属材料、设备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腐蚀环境调查研究:腐蚀的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成分、含量分析,腐蚀性评价等。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调查、评估、解决,金属腐蚀问题机理研究,金属防腐蚀方案研究(阴极保护,缓蚀剂等)。例如:储罐的腐蚀防护、管道的腐蚀防护、道路的腐蚀性问题等。金属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评估:金属装置、设备安全运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设备的使用寿命评估等。主要的服务对象:石油:江苏油田、胜利油田、新疆油田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化纤、梅山化工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
卫星在轨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经历极端高低温环境,构件尺寸的稳定是保证卫星在轨高精度、返回高安全、任务高可靠的关键。针对卫星搭载的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极易导致的载荷在轨及返回过程中载荷接收精度不稳定、信息传输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陈骏教授团队以原创的负热膨胀技术研发了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的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并研制了系列关键连接内置件、环件等高性能低膨胀构件,首次将负热膨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卫星上,填补了高性能低膨胀金属构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空白。该技术使得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之间热膨胀匹配性增强、界面应力大幅度减小,保证了卫星在轨与返回过程中信号高精度传输与接收,助力卫星成功返回。 图1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图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应用于全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1 2 3 4 5 6
  • ...
  • 201 2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