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防治畜禽感染性中兽药的创制与应用
本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针对防治畜禽感染性疾病中兽药开展了 药学、药理学、毒理学及药效学、中兽药制剂等系统研究,创建了紫锥菊制剂生产工艺 的关键技术,建立了紫锥菊药材及制剂国家质量标准,研发出国内首个一类天然植物新 兽药,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3个。创制了防治蓝耳病的颗粒和口服液、禽流感合剂 和口服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口服液,明确了川明参多糖、白藜芦醇的免疫增强活性和 抗病毒机理,为抗病毒中兽药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明确了中药微囊作 用机制,创建了中药微囊防治奶牛乳房炎关键技术,创制了清解颗粒、止痢颗粒剂和治 疗家禽大肠杆菌病颗粒剂,获得1个国家四类新兽药证书。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防治畜禽感染性中兽药的创制与应用
本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针对防治畜禽感染性疾病中兽药开展了药学、药理学、毒理学及药效学、中兽药制剂等系统研究,创建了紫锥菊制剂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建立了紫锥菊药材及制剂国家质量标准,研发出国内首个一类天然植物新兽药,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3个。创制了防治蓝耳病的颗粒和口服液、禽流感合剂和口服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口服液,明确了川明参多糖、白藜芦醇的免疫增强活性和抗病毒机理,为抗病毒中兽药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明确了中药微囊作用机制,创建了中药微囊防治奶牛乳房炎关键技术,创制了清解颗粒、止痢颗粒剂和治疗家禽大肠杆菌病颗粒剂,获得1个国家四类新兽药证书。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畜禽节能环保饲料
成果采用理想氨基酸模式、有机微量元素、抗生素替代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等技术体系,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料和通过的科学的饲料配方设计而成。畜禽节能环保饲料具有很好的提高生产性能的功能;具有很好的替代抗生素、生产无抗产品的功能;具有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抗生素、金属元素等的排放的功能。
扬州大学 2021-04-14
抗感染药物
提供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 物不仅具有显著的体内抗感染作用,且在半数致死时间之前,与其拆 方相比,药物组合物能维持更显著的药效。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 组合物可在制备抗感染的药物中应用。
兰州大学 2021-04-14
抗感染医用材料
本项目通过在普通医用敷料表面采用等离子体离子嵌入工艺处理,可制备具有优异的抗感染和细胞相容性的医用材料。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产品附加值远高于普通医用敷料,可用于伤口敷料、烫伤敷料、创口贴、ICU病房防护设备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能够在有效过滤的同时,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舒适 性。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具有:过滤本体、和围 绕过滤本体设置的柔性框架,过滤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凸起、位于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 的凹槽、以及将多个凹槽相互连通的连通槽;和佩戴部,具有:分别设置在柔性框架相对向的两侧的两 个耳带、和与两个耳带分别相连的两个固
武汉大学 2021-04-14
畜禽预混料、 浓缩料和全价料
已有样品/n该成果针对当前国内外动物营养学与畜禽饲料配方中急需解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通过猪回肠末端“桥”式瘘管和”回直肠吻合”以及“鸡去盲肠”新技术分别测定了常用畜禽饲料的有效养分;对饲料养分尤其是氨基酸在动物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畜禽有效氨基酸需要量标准和“按有效氨基酸(AAA)需要量配制饲料的新方法”。据国内同行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该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生物(蚯蚓)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
该成果利用蚯蚓体腔作为生物反应器,通过构建蚯蚓生物工程床和薄层覆盖、分群饲养、条垄诱导式添料等技术,实现无能源消耗前提下对养殖废弃物的消解处理,同时获得富含高蛋白的蚯蚓和优质泥炭类物质蚓粪。蚯蚓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蛋白饲料和诱食剂,蚓粪则可配制成现代工场化蔬菜育苗所需基质加以资源化利用。目前该项研究已完成了贯穿整个工艺流程的技术体系,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扬州大学 2021-04-14
畜禽体细胞库的构建与应用
该成果成功建立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系、奶牛瘤胃上皮细胞系、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系、绵羊小肠上皮细胞系和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系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生物(蚯蚓)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
本成果利用蚯蚓体腔作为生物反应器,通过构建蚯蚓生物工程床和薄层覆盖、分群饲养、条垄诱导式添料等技术,实现无能源消耗前提下对养殖废弃物的消解处理,同时获得富含高蛋白的蚯蚓和优质泥炭类物质蚓粪。蚯蚓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蛋白饲料和诱食剂,蚓粪则可配制成现代工场化蔬菜育苗所需基质加以资源化利用。目前该项研究已完成了贯穿整个工艺流程的技术体系,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本项目成果特点是:节能减排,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的潜在环境威胁;工艺简单,规模灵活;投资少,效益高,产业前景好;保护耕地,提高地
扬州大学 2021-04-14
1 2 3 4 5 6
  • ...
  • 9 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