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工频在线防冰融冰方法
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工频在线防冰融冰方法,其作法是:A、在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的任一供电臂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接首端和未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接触网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首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未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器相连;B、温度传感器监测接触网的温度,当检测出的温度低于0℃时,控制器控制首端、末端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由无功补偿工作状态进入防冰融冰工作状态。在接触线上产生特定的电流,进行防冰融冰。该方法能够在线路不停运、不影响供电的情况下,在线自动进行防冰融冰,使接触网在冻雨及冰雪等极端灾害天气情况下不结冰,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一种用于门洞形断面结构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设计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门洞形断面结构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 定温控防裂目标;(2)计算允许最高温度;(3)拟定温控方案,计算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在计算最高 温度≤允许最高温度的前提下,设计温控防裂方案。本发明方法的计算公式简单,能合理反映围岩性能、 衬砌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洞内空气温度、通水冷却及其水温、浇筑温度等的影响,可以迅速计算出 门洞形断面结构衬砌混凝土施工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所述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以其重量计由80 97%的热塑性树脂和20 3%的粒径在1μm  120nm之间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的方法,其包括将粒径为1 20μm的聚四氟乙烯粉末进行辐照,并采用挤出机将辐照后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和干燥后的热塑性树脂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干燥,从而制得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防熔滴母粒。本发明的防熔滴母粒用于通过纤维纺丝而制备防熔滴聚酯、聚酰胺热塑性纤维,具有分散性好、易纺丝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热塑性纤维及其阻燃纤维熔融滴落的问题,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道路救援装备绞盘绳防过拉预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形识别的道路救援装备绞盘绳防过拉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绞盘绳槽外侧轮盘的圆周上均匀标记几何图形; 2、在道路救援装备绞盘绳槽外侧设置图形采集装置,所述图形采集装置的采集区域大于单个几何图形标记,在采集区域中设置大于单个几何图形标记的区域为感兴趣区域,使感兴趣区域最多只能包含一个几何图形标记; 3、对图形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每一帧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识别其中包含的几何图形标记的类型; 4、连续识别采集到的图像,得到几何图形标记变化序列;根据几何图形标记变化序列,得到绞盘转轴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5、对绞盘转轴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进行计算,当绞盘绳圈数小于阈值时进行安全报警。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车辆应急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应急开门装置,通过检测单元、动力单元与开门单元相互相同作用,能够实现诸如车辆落水、车辆驾驶室内一氧化碳超标等紧急情况下的车门开启,为驾乘人员的安全提供了有效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由于汽车溺水、车内高温和二氧化碳中毒等事故造成意外伤害时有发生。本发明是一种车辆应急开门装置,实现车辆在紧急状态下车门能顺利开启,为人们在汽车溺水或车内发生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提供了有效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市场效益。
青岛大学 2021-04-13
爬楼梯机械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楼梯机械装置,包括前机身,后机身,机身连接部件,四个五星形轮腿,四个直流伺服电机和轮腿固定部件,其特点是:前机身和后机身通过机身连接部件连接为一体,四个五星形轮腿分别通过轮腿固定部件固定在前,后机身两侧上,且每个五星形轮腿与固定在机身上的直流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每个五星形轮腿包括五个车轮杆,车轮杆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外伸长度可以调整,五星形轮腿转过一周,能够实现攀爬五个台阶的楼梯.本实用新型爬楼梯的效率高,同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室外不平整地形,可以作为灾后搜救,野外搜索,环境探测移动机器人的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屋顶风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风力发电装置,风力机直径≤3m;1.5~2.5m高矮塔安装生根在楼房屋面梁上或楼板上;固定在矮塔顶部发电机与发电机舱间以两套调向轴承相连,在两套调向轴承间为发电机散热片;发电机舱与机罩连成一体;机罩设计为关于发电机不对称结构,外表面装有定向翼,使进风口总朝向来风方向;避雷针设在出风口上边缘位置;利用辐条将风力机圆筒形齿轮箱固定在机罩内,使风力机定位在机罩内;发电机轴与风力机齿轮箱通过连接轴承相连;发电机轴端二扇齿轮与风力机二扇齿轮啮合,处于齿轮箱内风力机二扇齿轮通过轴分别与两组风轮轴承连接,两组风轮轴承固定在轴承支撑盘上;发电机与楼房电源电连接,配有并网调节器,实现并网发电.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工程施工监控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施工监控装置,涉及监控设备领域,其包括塔吊、多个摄像头和用于接收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信息的接收设备,塔吊包括塔吊本体和塔吊套架,塔吊套架包括多根立柱,多根立柱围成长方体,塔吊套架套设在塔吊本体的外部且与塔吊本体滑动连接,摄像头与立柱连接。将摄像头安装于塔吊套架的立柱上,安装位置合理,不影响塔吊的任何操作,摄像头将其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接收设备,施工管理人员通过观察接收设备即可掌握现场的情况,而无需到现场指挥,同时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信息被实时、全面的记录,便于后期的问题的分析,并提供相关证据。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施工监控装置,涉及监控设备领域,其包括塔吊、多个摄像头和用于接收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信息的接收设备,塔吊包括塔吊本体和塔吊套架,塔吊套架包括多根立柱,多根立柱围成长方体,塔吊套架套设在塔吊本体的外部且与塔吊本体滑动连接,摄像头与立柱连接。将摄像头安装于塔吊套架的立柱上,安装位置合理,不影响塔吊的任何操作,摄像头将其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接收设备,施工管理人员通过观察接收设备即可掌握现场的情况,而无需到现场指挥,同时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信息被实时、全面的记录,便于后期的问题的分析,并提供相关证据。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湖泊净水景观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湖泊净水景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顶部通过转轴与下板相连接,下板顶部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沿支撑杆上下滑动的滑动电机;滑动电机上接有设有通孔的上板,上板底部设置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内部设置有尼龙过滤网和炭吸附板,过滤部件底部与积水腔相连通,积水腔底部通过主橡胶管与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吸水泵相连通,吸水泵上接有吸水口;支撑杆顶部接有水平设置的种植盘,种植盘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插有用来与支撑杆顶部相固定的上螺丝,种植盘顶部设有至少个植物种植凹槽;上板上设置有吸气泵,吸气泵上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另一端套设有泡沫球。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湖泊净水景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顶部通过转轴与下板相连接,下板顶部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沿支撑杆上下滑动的滑动电机;滑动电机上接有设有通孔的上板,上板底部设置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内部设置有尼龙过滤网和炭吸附板,过滤部件底部与积水腔相连通,积水腔底部通过主橡胶管与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吸水泵相连通,吸水泵上接有吸水口;支撑杆顶部接有水平设置的种植盘,种植盘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插有用来与支撑杆顶部相固定的上螺丝,种植盘顶部设有至少个植物种植凹槽;上板上设置有吸气泵,吸气泵上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另一端套设有泡沫球。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植物病害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是由控制器、温湿度采集 模块、按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 构成的植物病害预警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湿度、降雨、叶面湿度等气象因 素,综合分析,达到预警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准确性高的便携式植物病害预警装置。 技术特点:植物病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1.电源模块可选 3.7V 锂电池供电、适配器供电或 USB 供电。 2.控制器由 MSP430F 系列单片机和时钟芯片 PCF8563 构成。 3.温湿度采集模块由温湿度智能传感器 DHT21、结露传感器 HDP-07、雨滴 传感器构成。 4.显示模块采用 Nokia5110 手机液晶屏。 5.存储模块采用铁电存储器 FM24CL64。 应用领域及前景: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是植物病害预警装 置。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植物病害预测方法是建立农业气象模型,它以病源菌 的发育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通过与气象因素拟合建立模型对病害发生发展的趋 势进行预测预报。预报因子的选择是影响植物病害预报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 选择不当预测就很难做到准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292 2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