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轻合金上耐磨涂层的硬质阳极氧化技术
本项目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铝合金机匣变色、耐磨性不够高等困扰企业多 年的技术难题,经过工艺改进和优化,开发出了纳米尺度阳极氧化新技术,解决 了铝合金机匣变色的技术难题。近5年来,采用纳米阳极氧化新技术处理的铝合 金机匣40余万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每年节约成本200万元。同时, 在节能排放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一种防腐耐磨防结垢抽油泵柱塞的制备方法
1、 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抽油泵是我国油田生产中使用主要设备,其主要有泵筒、柱塞、泵阀(吸入阀、排出阀)等组成。其简要的工作原理是:动力从抽油井传递到井下柱塞,使其做往复运动,将石油从井下沿油管被提升到地面。柱塞一下一上,是抽油泵完成了一个循环。应用过程中这个循环导致柱塞容易被磨损和腐蚀。此外,国内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由于高含砂、高含水、高矿物度、注聚合物开采及强腐蚀的介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加重了柱塞的腐蚀,更易在柱塞上结垢,从而造成柱塞泵使用寿命短,检泵周期短、工
吉林大学 2021-04-14
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 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
ε-聚赖氨酸是由 25-35 个 L-赖氨酸通过其 α-羧基与 ε-氨基缩合形成的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分子量在 2500-4500 Da。目前,ε-聚赖氨酸主要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2014 年 4 月,我国卫计委也正式批准其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使用。本项目通过 10 多年的技术攻关,聚焦于产生菌筛选、高产菌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调控、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研究内容,获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产菌,实现了实验室(5 L)-中试(1 m3)-试生产(10 m3)不同规模的 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并建立了与发酵规模相匹配的 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和精制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维材料的防腐应用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且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的导热性等特性,在防腐涂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不透过性,作为金属基底与腐蚀环境的阻隔层而保护基底不被自然环境所腐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块体剥离法可分别制备直接生长于金属表面的大面积石墨烯、氮化硼薄膜,或粉状的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片。通过化学气相沉淀法,二维材料可以在任意形状的金属基底的所有暴露面上生长,实现对金属表面的全面保护。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实验室风机|化验室风机|通风柜专用防腐风机
主要用于:实验室通风橱通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院、工厂的换气工程、通排风工程、净化系统通风。 备注:以上是实验室风机|化验室风机|通风柜专用防腐风机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实验室风机|化验室风机|通风柜专用防腐风机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实验室风机|化验室风机|通风柜专用防腐风机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神经网络技术在复杂腐蚀体系中的应用
1997年欧盟轮执主席国葡萄牙提出开展《腐蚀失效分析方法在工业装置中的应用》项目的构想,由葡萄牙、中国、巴西、荷兰和澳门五国及地区联合参与项目提案,立项为“尤里卡计划”(EU1746),之后合作建立腐蚀失效分析案例的超文本电子图文集,采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技术对腐蚀失效分析案例进行处理,开发一种智能化的计算机支持工具,对运转工厂进行安全分析,对失效和损伤的部件和设备进行失效分析。后又针对石化装置的腐蚀特点开发了此项目。   ① 第一次大规模地收集石油化工企业的腐蚀失效分析案例,输入超文本电子图文集Atlas中。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案例数据库。   ② 编制了专家系统案例分析框图,对石油化工几种典型的腐蚀失效开裂模式的预测进行了框图分析,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分析方法。 ③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构件的腐蚀环境、材料状态、运行环境与腐蚀状态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可以进行腐蚀趋势预测,并可应用于设备寿命评估。 大规模地收集石油化工企业的腐蚀失效分析案例,采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腐蚀趋势预测和设备寿命评估。 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手段如:超文本电子图文集、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技术等,软件可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独立运行,用户可以实现查询、检索、打印、智能判断等功能。 软件已应用于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胜利炼油厂,二制氢装置水分离器V110入口法兰裂缝分析,重整装置炉501进出口管腐蚀分析、第二催化装置再生及循环斜管下料口内插板腐蚀减薄、第一常减压装置减顶换热器泄漏原因分析等工作中,先后应用了该软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及时地解决了生产装置的腐蚀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在盐雾箱内使用的腐蚀试验试片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旨在提供一种在盐雾箱内使用的腐蚀试验试片支架。该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和竖板,竖板将底板分为两部分;在一侧设置用于固定支承的支撑杆,在另一侧的底板表面或底板侧面上沿着垂直于竖板的方向设置刻度尺;以待测试件斜向长度m为刻度标记,刻度标记与0刻度起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为n,则n/m的数值为sin20°。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直接选择底部摆放位置,同时保证倾斜角符合国标要求,操作简单、直观。能够在同一区间同时重叠放置多个不同斜向尺寸的腐蚀试件,也可以在不同区间同时并列摆放相同斜向尺寸的试件。能满足盐雾试验中不同尺寸试件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用于大尺寸试件加速腐蚀的盐雾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件加速腐蚀的盐雾试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大尺寸试件加速腐蚀的盐雾试验装置。包括盐雾箱、密封箱和盐雾管;密封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拼接而成的,各部件相对的侧面上蚀刻凹槽,使拼接后的密封箱内部呈中空的形状;该中空的形状与待测试件或待测试件局部位置的形状相匹配,当密封箱将待测试件或待测试件局部位置包裹起来后仍能保持间隙;密封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盐雾管的开孔,盐雾管的另一端接至盐雾箱。本实用新型该不但能对大尺寸、全尺寸结构构件进行加速腐蚀试验,加速腐蚀速率、缩短腐蚀试验所用时长,还能进行多个平行构件的同时腐蚀,提高试验效率。还可以模拟构件在水面上方使用时,下方水汽蒸腾所造成的腐蚀。
浙江大学 2021-04-13
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与疲劳技术及应用
应力腐蚀和疲劳是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核心装备最危险的失效形式,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仅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就高达数百亿元。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表面处理技术成为保障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项目以历经十余年攻关和实践,突破了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关键核心技术。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 15 件,发表学术论文 67 篇。 主要创新点包括:1.创新提出了表面冲击强化结构的残余应力场和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突破了焊接与表面冲击两个强非线性过程的残余应力场直接耦合模拟技术;首次发现了冲击中心区域存在“残余应力坑”特征;实现了材料动态响应及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的仿真,揭示了表面冲击压应力层晶粒纳米化机制,为表面冲击强化工艺制定以及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评价提供关键参数。2.建立了材料表层应力腐蚀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模型,实现了表面冲击强化后构件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的科学预测。揭示了表面冲击强化技术提高材料抗应力腐蚀、抗疲劳的理论机制。突破了精确制定局部发生应力腐蚀和疲劳损伤装备维修策略的瓶颈,奠定了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定量寿命评价的理论基础。3.发明了基于玻璃、超声、激光的三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技术。研制了超声、玻璃、激光表面冲击强化装置,提出了表面冲击处理后微试样性能评价方法,构建了冲击工艺—微观结构—强化效果协同评价体系,解决了石化、化工、电力等领域关键装备的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防治的难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PP试剂柜、耐酸碱试剂柜、耐腐蚀试剂柜
产品详细介绍 型号:MAS900S 规格 可根据客户需求而定制,常规规格: (H)1800*(W)900*(D)450mm 柜体 采用瓷白色PP(聚丙烯)板材,具有卓越的耐腐蚀性,经同色焊条无缝焊接处理, 保证柜体之坚固及密封性。 柜门 采用同质PP 板制作。 视窗 采用5mmPVC 板制作。 层板 采用瓷白色PP(聚丙烯)板材,四边有立边,立边整体焊接成型,没有任何废料拼 凑。整体设计为活动式,可随意抽取放在合适的隔层,自由组合各层空间。层板正 反均可放置,反方向放置,四周立边可获得一定程度防溢效果。 配件 门把手 采用经过射出成型的PP 材料制成,耐腐蚀性好。(颜色可选) 门铰链 采用经过射出成型的PP 材料制成,耐腐蚀性好。(颜色可选) 螺丝 PP 材质,可选不锈钢304 材质。 警示标签 柜门开口贴有警示标签,提醒周围人群注意安全。 备注 可以用于各种腐蚀性化学品的储存,如硫酸、盐酸、硝酸、乙酸、硫磺酸等。
无锡铭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