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200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集陶瓷纤维、可溶纤维、玄武岩纤维、轻质耐火砖等节能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全球知名的陶瓷纤维制造基地,中国无机纤维材料行业专家,行业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骨干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陶瓷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78项专利、55项技术成果,是国家863计划的协作单位,自主研发的陶瓷纤维建筑隔热板、陶瓷纤维复合模块等四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公司具备年产各类陶瓷纤维制品35万吨、玄武岩纤维制品18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技术、品种与效益连续二十多年在国内同业中名列前茅,并跻身世界陶瓷纤维业三强。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台湾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工业炉衬、建筑防火保温、高温绝热等领域。 “发展节能材料,造福人类社会,以卓越的节能产品助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鲁阳节能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成为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导者”是鲁阳人达成的共识,鲁阳节能将坚定不移地向着建设“百亿鲁阳、百年鲁阳、环保鲁阳、世界鲁阳” 既定目标阔步前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9年 公司使命 让先进的心理技术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企业精神 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服务承诺 把产品送到用户那里不是我们服务的结束,而是我们服务的开始。 主营业务业务方向:心理健康领域、特殊教育领域、生涯规划领域。 业务内容:方案设计、专业设备研发与销售、咨询培训服务。 业务落地:心理教室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生涯教室建设、资源中心建设、自闭症训练基地建设、心理咨询服务、群体心理筛查、群体生涯测试、团体心理拓展活动、特殊学生个性化评估与训练、专业性主题培训讲座等。 核心产品资质:拥有4项国家专利,80余项产品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0余项产品获得国家级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60余项产品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文字作品登记证书。 代表性用户心理健康领域:北京市第四中学、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江西省赣州中学等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特殊教育领域:海淀区中关村学区资源中心、西城区展一小自闭症训练基地、朝阳区特殊教育信息化云数据服务平台搭建与维护、东城区西总布小学资源教室建设等。 生涯规划领域: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等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建设。 全部用户涉及全国全国28个省市,近万家用户。 荣誉资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信用等级AAA级企业、中国心理健康行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中国特殊教育行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1-15
大陆尺度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分析了由于早期资料短缺和观测抽样偏性、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以及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早期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对上述偏差进行了充分评估后,研究团队利用更可靠的基准数据和更“鲁棒”的技术方法得出以下结论:20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平均气温增暖幅度已达约1.5℃,这个数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约为1.0℃)近50%;对逐年温度的排序显示,有观测记录以来中国最暖的24年出现在最近的25年中;该最新估计和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MIP5)集合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论文基于中国区域研究实践经验,系统地建立了“区域气候变化观测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进一步为科学认识关键区域气候变暖趋势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 2021-04-13
陆地干混站散料输送系统
主要应用于陆地干混站及移动干混站的建设。通过车载罐提供物料实现散装物料的混配及贮存,保证固井作业的水泥供应,工作时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完成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散料储罐、混拌罐、除尘罐、空气罐、流程管汇、称重计量及远控系统等。 作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水泥干混设备的核心供应商,万邦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各大干混站,并成功应用到中亚、中东海湾地区、东南亚、北美、非洲等区域的干混站项目建设。
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8
新大陆OpenHarmony精简系统教学开发套件
本系统基于Corte-M4平台设计,支持OpenHarmony系统南向系统的课程教学与实训,课程将围绕L0级别开发板展开,包括:Py4OH语言介绍、GPIO基础开发、I2C基础开发、socket网络开发、扩展外设驱动开发等。课程的最后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案例,将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北向应用开发技术串联起来,让学习者能够掌握物联网项目开发的全貌。课程面向没有南向设备开发经验的初学者,案例部分可结合北向应用开发技术扩展完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初学者轻松入门L0级别设备开发。
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07
中教启星文明的足迹VR教学系统
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金奖产品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2020年度推荐产品    中教启星“文明的足迹VR教学系统”,依托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集成VR、AR、MR等多种信息技术,以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活”起来,生动再现从远古到近代的中华文明进程。该系统高度聚合了中教启星的技术研发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凝聚多位权威教育专家和一线资深教师的研究成果,紧扣统编历史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研究,寻访文明的足迹,触摸历史的脉搏,身临其境地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创新发展。 特点: 硬件—— 轻便易用: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将VR、AR、MR等多种“黑科技”与学科深度融合,安装方便,轻巧易用,维护成本低,使用场景丰富,支持跨学科、探究式教学。 体验升级:佩戴舒适,无眩晕感,画面流畅、清晰度高,兼顾沉浸体验和现实交流需求,完美支持人机交互、师生教学和生生互动,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让VR技术真正服务教学、助力教育创新发展。 软件—— 独家课程:中教启星原创首发,首次针对中学历史教材设计开发的配套VR教学课程,多位权威资深教育专家参与脚本编写和审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紧贴教材:对标统编教材,紧扣新课标,课程覆盖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考点、难点,直击教学痛点,让枯燥的知识点变成触手可及的虚拟现实影像,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快速入门: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智能化、傻瓜式操作,零门槛使用,无需二次培训,交互性、趣味性、知识性强,让学生在游戏和探索中深度吸收转化课程内容。 专注教学:专为教学应用场景设计,兼顾教师启发式引导和学生自主性探究,教学相长,良性互动,课程管理扎实可控,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教启星文明的足迹VR教学系统
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金奖产品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2020年度推荐产品    中教启星“文明的足迹VR教学系统”,依托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集成VR、AR、MR等多种信息技术,以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活”起来,生动再现从远古到近代的中华文明进程。该系统高度聚合了中教启星的技术研发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凝聚多位权威教育专家和一线资深教师的研究成果,紧扣统编历史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研究,寻访文明的足迹,触摸历史的脉搏,身临其境地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创新发展。 特点: 硬件—— 轻便易用: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将VR、AR、MR等多种“黑科技”与学科深度融合,安装方便,轻巧易用,维护成本低,使用场景丰富,支持跨学科、探究式教学。 体验升级:佩戴舒适,无眩晕感,画面流畅、清晰度高,兼顾沉浸体验和现实交流需求,完美支持人机交互、师生教学和生生互动,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让VR技术真正服务教学、助力教育创新发展。 软件—— 独家课程:中教启星原创首发,首次针对中学历史教材设计开发的配套VR教学课程,多位权威资深教育专家参与脚本编写和审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紧贴教材:对标统编教材,紧扣新课标,课程覆盖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考点、难点,直击教学痛点,让枯燥的知识点变成触手可及的虚拟现实影像,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快速入门: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智能化、傻瓜式操作,零门槛使用,无需二次培训,交互性、趣味性、知识性强,让学生在游戏和探索中深度吸收转化课程内容。 专注教学:专为教学应用场景设计,兼顾教师启发式引导和学生自主性探究,教学相长,良性互动,课程管理扎实可控,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汇聚】助力供需对接,第62届高博会重磅推出“链”动供需“益”启未来 信息发布区!
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校采购,推动大型设备采购更新,满足广大企业需求。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组委会将推出全新活动“链”动供需,“益”启未来”信息发布区。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