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陈小明
陈小明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于 2017 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主要从事微纳制造技术及智能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主要是构建智能复合材料传感、控制和驱动理论和技术,实现智能材料的自检测、自诊断、自监控、自愈合及自适应能力。他已在多功能复合材料增强机理和性能测量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项;并曾参与美国美国空军科学研究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 项。在 Nano energy,Small 等国际重要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四十余篇,并参与撰写学术书籍 2 部,担任十余个国际高水平期刊评审专家。研究成果被包括Natur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高水平期刊引用及被国际 ScienceDaily, Phys.org 等十多个知名科学信息平台报导。
陈小明 2023-03-14
陈峰
陈峰 2022-04-19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坐落在西城北二路西段的郝家工业园。拥有中石化入网证,是胜利油田“四化”入围企业和油田柱塞泵的主要供应商,2013年在胜利油田的销售额2300多万。也是东营地区专业生产柱塞式往复注水泵的石油设备加工企业,占地30余亩,拥有5850平米的标准厂房三座,各种加工设备和检验设备70多台(套),年加工能力350台(套)注水泵。我公司设有专门的新产品研发中心,聘请老专家做我们的技术顾问,针对油田开发的需要和注水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开发出二氧化碳注入泵、组合泵头体增压泵。并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已开发出多种规格的柱塞式往复注水泵、增压注水泵及高压二氧化碳注入泵,公司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理念,产品于2004年通过了ISO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柱塞泵,流量从0.9-65m3/h,吸入压力0.01-38Mpa,出口压力12.5-50MPa,输入功率18.5-355KW,很好的满足了油田注水、增压注水、二氧化碳注入以及高压掺稀的需要。产品销往胜利油田各个采油厂和油公司,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长庆油田和大庆油田。 盛昶公司生产的往复式高压注水泵具有泵效高、工作平稳可靠、操作方便、压力排量可调节范围广、易损件使用寿命长、更换简便易行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洗井、注微生物溶液、原油掺油以及用于以液压为动力的各种工艺和设备。 增压注水泵液力端是盛昶公司在常压泵使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组合泵头体增压泵,它解决了以往增压泵液力端内部结构复杂、配件多、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操作难度大的缺点,新液力端使用组合阀,内部结构非常简单,操作简便,更换配件数量少,节约成本等优点。主要用于油田增压注水及需要增压输送介质的场所。 二氧化碳注入泵是依据往复式注水泵的设计原理,针对油田三次采油所开发的。其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噪声低、效率高、气阻系数低、操作维修简便、性能可靠,很好的满足了油田三次采油的需要。 为了适应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盛昶公司愿与您共同开发、改进注水泵的的工艺参数、性能和结构,不断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18
陈嘉瑜
陈嘉瑜,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2016),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类)获得者(2018),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获得者(2018),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获得者(2018),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 陈嘉瑜博士主要进行细胞命运转变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及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疾病模型构建的研究。近10年来,以细胞全能性向多潜能性、多潜能性向单能性及单能性向多潜能性转变的三种不同细胞命运转变模式为研究系统,解析了该过程中的转录组、DNA修饰及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联,提出了细胞命运调控的新机制或重要因子的新型作用方式:首次证明了DNA羟甲基化酶Tet1及DNA羟甲基化调控细胞重编程的机制及其对细胞多能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在Cell Stem Cell杂志以封面研究发表,并被评为2013年度最佳论文之一;合作揭示了Stella参与卵子发生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建立的机制,并首次在体内证实了DNMT1可以作为起始性DNA甲基化转移酶,打破了教科书里关于DNMT1只是维持性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论断,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Nature杂志;揭示了H3K9ac修饰异常是体细胞核移植胚胎重编程的重要表观遗传障碍,并开发出提高克隆胚胎发育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于2020年Cell Stem Cell杂志。 陈嘉瑜博士主导或参与了国内外多个课题研究工作,已在Nature,Cell Stem Cell,Cell Research和Stem Cell Report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相关成果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或通讯作者论文(含共同)共计十余篇。此外,陈嘉瑜教授已培养或合作培养的4位硕士和4位博士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或校级奖学金,带领本科生获得全国或国际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竞赛重要奖项。
陈嘉瑜 2021-06-23
陈裕明
陈裕明,男,1966年出生于湖北。中山大学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南粤教坛新秀,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营养科技奖二等奖。目前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50篇。
陈裕明 2021-06-23
陈芬儿
陈芬儿,1958年4月7日出生于江西崇仁,有机化工原料药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芬儿于1988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硕士学位后进入武汉化工学院制药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99年获得四川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7月,受聘为郑州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 陈芬儿长期从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药制造技术及工程化研究。
陈芬儿 2021-06-23
陈新志
陈新志 职称:教授 学位:化学工程博士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电话 :13606505355,(0571)87951615 e-mail:xzchen@zju.edu.cn 地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杭州,310027 研究方向  1)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研究(有机胺及含氮杂环产品,有机硫及其含硫杂环产品,含氟化学品,医药、农药、染料及其中间体); 2)新型合成手段研究(气固相固定床反应技术及其催化剂,高压管道化合成技术,对映体合成技术,光催化与电化学合成技术,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3)应用热力学研究(状态方程及热力学模型研究,化工物性的测定、模型化及工业应用);
陈新志 2021-12-31
陈代杰
陈代杰 男,1957年4月出生,上海人,汉族。1994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长聘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抗耐药菌新药发现与机制研究”实验室主任,兼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历任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委。上海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
陈代杰 2021-12-31
陈焕君
陈焕君 ,男 ,博士,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陈焕君 2021-12-31
陈辉明
陈辉明,男,博士学位,教授。         分别于1985年7月、1988年7月、1991年7月在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1年8月在浙江大学电机系校任教,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后在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及工业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大功率谐振变换器及应用,感应加热及热处理成套装置等。     
陈辉明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