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共混材料包括纤维素、离子液体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合物含量为 10~90wt%,离子液体含量为 2~63wt%,余量为纤维素;离子液体 作为增塑剂,破坏纤维素分子间氢键和增加自由体积,在热机械作用 下赋予纤维素分子链充分的运动能力。方法是将离子液体与纤维素充 分混合后进行混炼,得到离子液体-纤维素基料,再将其与聚合物进行 熔融共混。本发明不仅具有可反复成型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γ-聚谷氨酸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γ‑聚谷氨酸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低分子量聚谷氨酸水溶液并将pH调节至酸性,得到羧酸基团质子化的聚谷氨酸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边搅拌边调节步骤(1)的得到的混合液的pH至碱性,然后向其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固化,得到生物可降解材料。本申请的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可以提高其拉伸强度、韧性等,使其更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吸附性能、抗菌性能和保湿性能,且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可持续,减少了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制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催化剂活性成分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活性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Ni 为 10-15wt%;Mo 为 5-13wt%;Fe 为 5-10wt%;余分为凹凸棒土和海泡石混合黏土矿催化剂载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助催化功能、廉价易得的凹凸棒土和海泡石黏土矿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活性组分为镍、钼和铁复合组分,使生物油分子裂解断链成低分子烃类和高含量氢气的优质合成气。该催化剂制备简单、强度大、催化活性强、可再生,不仅可用于生物油重整制氢,也可应用于生物质直接催化气化制氢。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蚯蚓生物效应的城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利用蚯蚓动物反应器将有机废弃物与脱水污泥进行同步处理,能够解决区域一定范围内的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的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蚯蚓的适应和消化能力强,能够起到分解混合物中的有机物,调节系统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等作用,迅速的完成将污泥到处理产物(蚯蚓粪和蚯蚓)的转化。本研究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出发,主要研究蚯蚓动物反应器对污泥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处理产物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更好的将有机废弃物与污泥一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
浙江大学 2021-04-11
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
成果描述:采用高效预处理、低温酶萃取、盐析和膜分离等成套技术,从新鲜动物皮、鱼皮、鱼鳞等不同原料中制备未变性胶原蛋白,解决了获取大量高纯度、未变性的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的技术难题;掌握了通过物理与化学改性手段调控未变性胶原的热稳定性、流变学等性能的方法和原理,为未变性化妆品用和医用胶原的产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已分别在成都新际生物活性胶原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技术参数与天然胶原标准品一致,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分析:生物活性胶原即未变性胶原,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分子量为30万,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与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已广泛用于美容护肤、组织工程等领域。胶原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首先生物活性胶原作为一种生物材料本身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是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研究开发的新型材料之一,国内当前处于探索性开发阶段,因此只要抓住这个先机将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回报;其次生物活性胶原的深加工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活性胶原具有其它化妆品的活性成分所无可比拟的增强皮肤弹性,祛除细小皱纹,优良的保湿、护肤的确切效果,先期投入的第一代产品已被市场认可。目前,本项目的先期产品技术已在成都、广东的2家公司实现生物活性胶原原料的产业化,制备的精华液、面膜、眼贴膜等护肤产品市场反应效果良好,作为医用胶原海绵、骨修复材料的原料也即将投入市场,产品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液体(4mg/mL)每毫升售价约为20元,而生产成本每毫升仅约为2元,因此每公斤生物活性胶原液体的利润为1.8万元。可见,本项目技术生产的未变性胶原功能材料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川大学 2021-04-10
生物基乙烯、醋酸乙烯及VAE成套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
"我国是乙烯、醋酸乙烯及其衍生化学品的消费、生产大国,但一直不掌握先进的生物基乙烯、乙烯法醋酸乙烯及VAE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实现大宗化学品的生物制造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开发出高空速、水蒸气协同的乙醇制乙烯反应工艺,空速达750h-1(GHSV),转化率大于99.6%,选择性大于98%,并有效抑制了催化剂积碳。与国外技术相比较,原料乙醇消耗降低2.7%,蒸汽消耗降低11.4%。 2.探明了CO在Pd-Au催化剂上与表面吸附氧的作用及转化规律,修正了醋酸乙烯生产关键原料乙烯的质量控制指标,CO浓度由小于5mL/m3放宽至小于500 mL/m3,使乙烯低温精制过程能耗降低40%以上。 3.开发出沸腾水移热固定床反应器壳方结构,提出了放大准则并用于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器设计与制造;探明了氧气混合过程安全机制,开发出本质安全型氧混器并实现工程应用。实现了关键设备的自主创新。 4.开发出以复配聚乙烯醇等为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VAE生产技术,生产出具有优异性能的VAE新产品。
天津大学 2021-04-10
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恶臭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VOCs 与恶臭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氧化、吸附、生物处理、低温等离子等。其中,废气生物处理的 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含有的烃类、硫化氢或氨等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的水、二氧化碳、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在 国外已经有 50 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在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和韩国均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尤其是污 水处理行业)恶臭和 VOCs 气体处理。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与其他技术相比,生 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工艺运行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尤 其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和恶臭气体处理。本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废气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针对废气生物处 理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和开发,在新工艺开发(紫外光氧 化+生物过滤)和反应器结构优化、新型填料开发、高效菌种筛选和培育、营养盐配方和填 料层堵塞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污水厂恶臭气体、喷涂 废气和炼胶废气处理。目前,我们在该领域已获得省部级奖 2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
清华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炭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 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 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 400 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 了 306 亿吨 CO2。每增加 0.1 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 600-800 千克 /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物炭,并与化肥进行 调质处理后施用可实现两全其美。 
山东大学 2021-04-13
新型高效稳定型壳聚糖衍生物络合碘杀菌材料(技术)
成果简介: 将功能性壳聚糖的改性产物(壳聚糖改性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改性季铵盐衍生物等)与碘络合,制得新型高分子抗菌剂。该材料具有高效、安全的杀菌、抗 病毒效果,成为新一代抗菌材料: ① 有效碘含量>60mg/g,远高于目前市场使用的碘制品; ② 碘结合稳定,60℃下加热 6h,有效碘含量降低比率<3%,碘具有良好的 缓释性; ③ 具有广谱的杀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及乙肝病毒有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发表药物生物技术分析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团队在《ActaPharmaceuticaSinicaB》期刊(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题为“EmergingbiotechnologyapplicationsinnaturalproductandsyntheticpharmaceuticalAnalyses(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分析中的新兴生物技术)”的论文,我校张三印教授、徐彬杰博士后、周豫新博士等作为共同作者,陈士林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982 9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