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凹凸棒石基土壤改良剂
基于凹凸棒石自身吸附力,在控制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造成贫瘠化的同时,也可以交换多种金属离子,特别是重金属离子,起到固化、钝化重金属的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使 得农作物不吸收或者少吸收重金属,改良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域,有效 降低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改善农作物品质。 技术特点:在环境治理方面,“湖南袁氏杂交水稻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在施用了凹凸棒石土壤治理剂后,给出了:“稻米品质大幅度 提升,有益硒元素含量明显增加,有害金属镉、汞含量明显下降”的 结论。
兰州大学 2021-01-12
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1 成果简介我国油气田和石油炼化企业普遍存在原油落地污染土壤现象,据统计,我国石油污染土壤面积 500 万公顷。这些土壤不仅不能使农作物很好生长,且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更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2 应用说明从 2001 年开始,清华大学就一直致力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上基础理论和工程实施方面的研究;筛选出几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开发了细菌-真菌协同强化修复技术;研发出一套高效的实际石油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工程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治理展开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将修复评估体系延伸到微生态角度,建立其标准。本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并在中原油田实施了 170m2 的污染土壤生物治理小试和11 亩的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中试的工程实施,使得 19 年寸草不生的污染场地恢复种植能力,种植作物为小麦,修复后耕地所种植的小麦能够正常出苗和生长,其产量达到正常耕地种植水平,并经过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其品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该项目专家鉴定意见为:“ 该项目开发的技术属原始性创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建议组织好推广应用,深入开展油污土地修复研究”。3 效益分析本项技术可以复耕我国大面积额的石油污染耕地,改善污染耕地的理化性质,从而彻底改变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并且解决了污染问题。由于污染造成的耕地污染,石油企业需向当地农民支付每亩每年赔偿金 1300 元。 国际上目前修复成本在 1000~10000$/亩,本项技术的总修复成本在 1500~2050 元/亩, 工程实施开展 3 年内见效,本研究发展的油盐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很好的经济性。图 1 修复前                                                图 2 修复后
清华大学 2021-04-13
梁俊毅教授团队发现土壤水势估算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模拟和预测的重要性
在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在低于-10MPa的水分条件下维持一定的活性,持续分解土壤有机碳,导致土壤微生物水分限制阈值(threshold)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量范围不匹配。测量范围之外的土壤水势只能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外推得到,但这种外推违反统计学原理,可能导致获得的水势值估算出现严重偏差。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组织工程用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材料
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研究工作受到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资助。目前,在国际上块状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仍然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的难点。本课题组以冰微粒为致孔剂,应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开辟了制备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新途径,解决了块状支架制备的难题。特点:(1)采用冰微粒为致孔剂,多孔支架无致孔剂残留、无污染;(2)整个工艺过程在低温进行,可满足在支架中加入药品和生长因子等的需要;(3) 孔隙结构良好、孔隙率高、材料分布均匀。性能:孔径可根据需要在控制在300-1000m范围;孔隙率≥90%。用途:在骨、软骨等再生、修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大块状的聚合物多孔支架,尤其在长骨的大段缺损的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在腔道类器官的狭窄、修复等治疗中作为临时支架应用,可简化手术程序,降低患者痛苦。
东南大学 2021-04-11
可降解软组织支架 4D 打印技术与应用
生物活性软组织的医疗修复具有重大的临床需求。例如乳腺癌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25%,且以每年超过 20%的速 率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预计 2021 年新发乳腺癌患者将达 250 万人。但是,现 有的人工软组织替代物无法软组织力学与生物功能重建的双重需求。本项目已建 立了完善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仿生设计、4D 打印工艺、装备技术体系,以乳房 癌修复、气管软化病为应用开展了临床应用探索,实现了个性化乳腺和气管外支 架的国际/国内首例临床试验(共完成 9 例)。所制造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不仅可 实现初期形态与力学性能匹配,后期还可通过患者组织再生与支架降解实现自体 修复,从而为未来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的生物 4D 打印 设备与临床应用被 CCTV2、CCTV7、CCTV10、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陕 西日报等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成果 2017 年获得陕西高等学 校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团队是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 的重要分支,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的重要探索。该团队 现有教授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 1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3 人。目前正致力于软组织 4D 打印的技术创 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推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作物秸秆高效降解生产乙二醇与丙二醇
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特殊的秸秆降解工艺,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水体系中被特种催化剂降解为相应的五碳糖和六碳糖,该混合糖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被催化加氢裂解为乙二醇和丙二醇等大宗化工原料;秸秆中被溶解下来的矿物质可以制备成无机肥料;未降解的秸秆渣中可以提纯制备木质素。秸秆有效成份降解率高(≥75%)、生产成本低、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秸秆成份获得充分利用。经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后可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解决了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可替代部分石油资源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催化电氧化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光电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协同产氢
基于目前世界上亟需解决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问题,开发一种同时净化环境与能源转化的装置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对于水体环境污染处理和清洁能源生产本课题组已开发出有效的技术——光电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协同产氢。开发了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异质结杂化光电催化体系,在电场诱导下,使光生电子与空穴分别于阴极和阳极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与析氢,实现光电催化同步去污与制氢。通过增强纳米管阵列与基底相互作用,纳米管本体结晶度提高或单晶化,纳米管管壁表面形成异质结光催化杂化体系和导电碳基材料的修饰等途径,提高光生电子传输速率,促成电子与空穴有效分离,拓宽体系的光响应范围,提高光的吸收效率与量子效率。结合表征等手段及分析,阐明光电催化体系的构效关系,设计出高效、稳定的新型光电催化构筑应用于污水的资源化。通过两个反应过程的相互促进,不仅提高了光催化效率,而且符合变“废”为宝的绿色能源化学理念;构建了新型光催化反应器和高性能光电催化剂;发展了光电协同催化理论在同步去污-制氢反应中的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09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技术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聚乳酸等聚酯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热塑性淀粉及其共混物成型加工技术,成型制品包括以PLA、PBS、PHA或热塑性淀粉为基体,辅以添加剂的薄膜、板材、容器、注射零部件。这类产品的特点为:在一定的堆肥条件下,制品发生完全降解,转化成CO2和H2O及可用于种植的肥料。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特殊使用性可通过配方进行调节。
四川大学 2021-04-14
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
超声造影剂(USCA)是用于增强超声强度、提高超声诊断正确性、精确度和灵敏度的一种媒质。USCA是临床超声检查的消耗品,在国内各大医院进口高档超声设备的同时,也需要相当数量的高质量造影剂。因此,研制能批量生产、合适剂型、消毒灭菌的USCA是一项迫切而极具经济效益的项目。现阶段国内使用的USCA基本上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作的USCA具有粒径更理想(3~5μm),粒径分布更集中(粒径大于8μm的粒子小于8%)、体内稳定性高、抗压力性能好、反声源性高等优点,而且还
四川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