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上海大学科技园创办于1991年,是上海第一家由高校创办的科技园。1993年9月列入国家高新区,1998年列入上海高新区“一区六园”,现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静安园的组成部分。
上海大学 2022-08-12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博爱之都”南京,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及残疾人高等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培养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82年共同创办,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隶属教育部管理。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同年开始培养五年制大专生。2002年升格大专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筹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单位、“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江苏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燕子矶主校区和江宁分校区,占地面积501.2亩。主校区南望巍巍钟山,北濒滔滔长江,西接壮丽幕府,东连秀美栖霞。校内芳草碧树广楼连宇,红墙白壁短岗静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人文蔚起博爱塑魂。校舍建筑总面积16.1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57万元。图书馆馆舍面积11862.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65万余册,数字资源数据库12个,收藏电子图书140万余册,馆藏结构以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类、师范人文类为主,其中盲文书籍馆藏量为全国高校第一。学校建有校内实验(训)室61个,在全国建有实习(训)基地129个。“特殊儿童康复实践教育中心”和“特殊教育教师实践教育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特殊儿童障碍与干预技术”实验室为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校内建有国内第一所教育类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藏特教类实物与文献2300余件,内有通史馆、文献馆、技术馆、体验馆、残疾人集邮馆、影视厅。 学校设有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康复科学学院、音乐学院、语言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残疾人事业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等11个学院,共开设38个本、专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教育学”“公共管理学”获批“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已建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特殊教育专业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省级重点教材5本,省级精品教材7本,省级教学团队1个。近5年来,学校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07部,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54篇,CSSCI收录221篇,SSCI、EI论文十余篇。1个江苏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高校哲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哲社科重点研究团队。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以及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20余项,承担并完成教育部、国家语委、中残联等部委重大、重点课题3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研制了《义务教育聋校课程标准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等国家标准;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厅局级优秀成果奖29项,多项研究成果为中国社科院、中残联等单位采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854人(其中残障大学生40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56.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77.6%。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教学名师2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4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8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6人。 建校36年来,学校始终恪守为中国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博爱塑魂、质量为本、特色立业”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联系世界,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一流发展”,筚路蓝缕,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新路,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人管理与服务机构等培养了两万多名专门人才,桃李满天下,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2021-02-01
陕西省科学器材公司
陕西省科学器材公司 2022-05-24
乾立学生阅览室照明方案-全护眼教育照明
设计原则:阅览室照明设计一般可采用一般照明方式或混合照明方式。面积较大阅览室应按300LX照度设计,非阅览区的的照度,一般为阅览区桌面平均照度的1/3-1/2.同时避免扩散光产生的阴影,光线要充足,避免眩光,应尽量减小书面和背景的亮度比。书库位置更多考虑垂直照度均匀,特别是书架下部的照度要求。
深圳鹏翔智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的通知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发〔2024〕17号),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稳增长、调结构、扩就业、惠民生、促改革、利长远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4-11-05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辽政办发〔2023〕2号),制定《辽宁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清单》。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23-03-03
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超3万亿元 期待大数据带来大市场
工信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工信微报 2021-12-14
天津大学大装置水净化设备竞争性磋商
天津大学大装置水净化设备竞争性磋商
天津大学 2022-05-27
教育部2021年度部门决算
教育部2021年度收入总计53506.952.39万元,支出总计53.506.952.39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5,063,322.2万元,增长10.5%。主要原因是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有所增加,相应支出增加。
教育部 2022-07-26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创办于2002年1月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06年9月迁入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2009年12月通过首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5月以佘德聪为董事长,蔡建四、邹琍琼为副董事长的新董事会入主学校。三位举办者均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热衷公益事业,用心办学。2016年10月,学校圆满完成第二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考察评估,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规划占地524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45人,教职工439人,其中专职教师284人,生师比17.6:1,副高职称及以上60人,硕士及以上103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1.1万册,电子图书11万册。目前学校设有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含3个校企合作二级院),实践教学部等4个教学部(含1个校校合作教学部),教务处等14个行政部门,共有36个高职专业,其中有19个专业与厦门市重点产业对接。校内实验(训)室96间、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训基地8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26万元。 经15年的办学积淀,特别是2013年5月新董事会接管逆境中的华天以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向厦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及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建立了“董事会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教职工参与”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度融合,为国家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和专业特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形成“以工科专业为主、双主体产学合作办学格局“,现代服务业、经济、管理、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成为有较强服务社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另外,学校重视学生工作,打造独具华天特色的“自强自律、自创自翔”辅导学生品牌。积极构建以人为本、以辅导学生为主的“五导引航机制”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学生转为辅导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安全、学业、就业等多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扶,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学校创下多项“厦门第一”:厦门华天学院2002年筹办、2004年正式纳入国家统招,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正式建校的高职院校;2009年12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16年10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接受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07年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第一所提出并于2008年第一所实施“校校企”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院校(该模式名称由省领导概括,后在全省各高校推广);2010年3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2007-2009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0年12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厦门市高校中是唯一一所由三位各具雄厚实业和高职教育投资经验的股份制教育机构产业。 2016年学校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单项成绩中获得创校以来的第一个一等奖,并在省赛一等奖中实现了零的突破,以及工科赛项获奖的突破。同时学校获得了2016年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奖项唯一的一等奖。在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师生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获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一等奖,实现福建省在该项目零的突破,也是厦门市高职院校首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更是华天建校以来历史性的零的突破。此外,本次大赛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职业院校共有11所学校总计斩获了19块金牌,华天学院是11所学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院校。在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6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在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校中排名第12位。在赛点方面也有了零的突破,2016年厦门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成为“现代物流”赛项的承办院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圆满完成了此次承办的各项工作,并得到主办方的高度好评。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各项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学校是YBC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示范中心、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等。首创闽台“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获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学校以坚持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专业群建设为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财政支持,机械制造专业群(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商贸物流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其中:核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连续五年获批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2015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专业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400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福建省“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及厦门市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此外,学校在与韩国瑚山、加图立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后,与美国南西雅图等四所大学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扩大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进展,巩固学校“涉外”品牌。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以培养“企业最爱的人才”为己任,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优良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尽责的服务,本着“至诚至善、唯真唯美”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学融合、国际视野、共赢典范”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特色鲜明取得了骄人业绩。厦门华天学院正处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朝着建设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前行。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0 141 142
  • ...
  • 647 6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