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微藻高效绿色养殖提取 EPA 产业化
成果简介: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可辅助脑细胞发育,对治疗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能起到有效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开发破囊壶菌高密度异养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关键工程化技术,筛选出高产 DHA 的破囊壶菌工业菌株 2 株。同时优化获得了破囊壶菌生产 DHA 的工艺条件,批量发酵培养破囊壶菌,获得 DHA的提取技术,在分离纯化 DHA 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优化中式技术,获得高纯度(90%)DHA,实现商业价值。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团队专有技术 应用范围:海洋生物能源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技术,利用海洋微生物进行高附加值、高产能的海洋生物能源开发(提取 DHA),主要可应用于海洋微藻产氢产脂、生物医药、生物食品、保健等领域。 市场分析及前景:据统计目前市售食品级低浓度(22%-25%)DHA 价格在26.9-36.5 万元/吨;食品级高浓度 DHA(27%-30%)为 73-109.5 万元/吨,而纯度为99.9%的DHA售价高达16.8万美元/公斤。当前DHA的生产主要来自鱼油,普遍存在分离成本高、具有鱼腥味、有污染物等问题。海洋微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简单,易于分离纯化,用于发酵生产 DHA 可以有效解决利用鱼油生产DHA 的问题,降低 DHA 的生产成本,产业过程污染少,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购买力的提高,国内 DHA 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加,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技术指标:分离得到 200 多株可培养的破囊壶菌菌株,获得高产 DHA 和类胡萝卜素的破囊壶菌工程菌株,如 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 和Thraustochytriidae sp. PKU#Mn16,其 DHA 占细胞干重达 20%;另已获得 4 株破囊壶菌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申请发表专利(破囊壶菌的分离纯化培养,破囊壶菌快速测定方法等);获得粗制 DHA 工艺技术。 投资规模:包括设备、资金、场地、人员等。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氧化铝微粉的绿色可控表面改性
本项目通过复合改性剂的分子设计和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铝微粉在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中有较为理想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 特点: 1. 根据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设计和合成复合改性剂; 2. 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和表面改性效果可 控; 3. 剩余反应物、溶剂和复合改性剂均可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氧化铝微粉的表面改性过程闭合循环,清洁环保。 专利 1:一种氧化铝磨料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20161011250.9) 专利 2:一种高水分散稳定性氧化铝粉体的资源化表面改性方法(201611166922.5)
江南大学 2021-04-13
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96年,是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依托,在研发过程中大力开展交流合作。公司通过十多年经营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建立起强大的研发队伍,自主研制、开发、生产了一系列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实验室、中小学实验室的探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打造了Pclab这一优质实验教学仪器品牌。本品牌系列产品是由采集系统软硬件、各种传感器以及配件组成,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在全国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本着以客户需求为先的精神,全力认真解决每一位客户遇到的问题,  以良好的售后服务深受全国客户好评。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发、设计、生产,并于2000年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一流的生产线、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产品性价比最优。目前我们的产品已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和地区,这些仪器长期在为科型单位、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等客户提供实时、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 公司管理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使公司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今后我们将以创教育领域名优产品为目标,继续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领先技术,来与更多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作为最早进入中国信号采集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微信斯达公司不遗余力地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完成了由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转变。高科技高品质的成熟产品、孜孜不倦的技术革新,奠定了我们在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及未来发展的潜质。“国际品质、国内价格”是我们微信斯达向客户提供最佳价值的战略定位,我们秉承“诚信、勤勉、统一、创新”的经营理念,倡导“迅速、有效、真诚、完善”的工作作风,不断超越,挑战自我,打造卓越的中国教学实验仪器,为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 我公司热烈欢迎有志之士加盟!  
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21-01-15
外径千分尺(螺旋测微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纳米钛酸钡基电子陶瓷粉体的溶胶-凝胶自燃合成产业化
铁电陶瓷粉体及其集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最为活跃的领域。大部分铁电陶瓷是钙钛矿型复氧化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aTiO3基氧化物陶瓷。BaTiO3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2年到1945年间,由美国、苏联、日本各自发现的高介电常数、强介电体的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越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陶瓷电容器、微波器件、铁电存储器、温度传感器、非线性变阻器、热敏电阻、超声波振子、蜂窝状发热体等电子器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元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需要制备与合成符合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钛酸钡基陶瓷粉体。纳米BaTiO3基电子陶瓷具有独特的绝缘性、压电性、介电性、热释电性和半导体性为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带来可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采用纳米BaTiO3粉末制多层电容器,可以显著减薄每层厚度增加层数,从而大大提高电容量和减小体积。因此,低成本合成钛酸钡基纳米陶瓷粉体对我国信息产业、电子工业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溶胶-凝胶自燃合成(Sol-gel Autoignition Synthesis,SAS)是九十年代伴随着高温燃烧合成的深入研究和超纯、超细氧化物陶瓷的制备而出现的一种低成本制备与合成单一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的技术。它是指有机盐凝胶或有机盐与金属硝酸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可自我维持并合成所需燃烧产物的材料合成工艺。它的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燃烧体系的点火温度低(150℃-200℃),一般为有机物的分解温度;(2):燃烧火焰温度较低(1000℃-1400℃),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陶瓷粉体。高温燃烧合成燃烧温度一般高于1800℃,合成的粉体粒度较粗,而SLCS则可制得纳米粉末;(3)各组分达到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复合;(4):反应迅速:燃烧合成一般在几分钟内完成;(5)所合成的粉体疏松多孔,分散性良好;(6):耗能低;(7):所用设备和工艺简单、投资小;(8):自净化:由于原料中的有害杂质在燃烧合成过程中能挥发逸出,所以产品纯度易于提高。 本项目申请者采用SAS技术已经成功地合成了粒度达70nm左右的BaTiO3陶瓷粉体。 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陶瓷电容器、微波器件、铁电存储器、温度传感器、非线性变阻器、热敏电阻、超声波振子、蜂窝状发热体等电子器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氮化硼复相可加工陶瓷
北京科技大学特种陶瓷研究室开发出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氮化硼复相可加工陶瓷材料,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Si和N2合成Si3N4反应的绝热燃烧温度高,体积有所增加,生成棒状的b-Si3N4相相互交叉,提高了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强度,但氮化硅加工性能差。h-BN陶瓷可加工性能好,但烧结性能差。本项目利用h-BN相在氮化硅陶瓷中形成弱界面,当加工时,弱界面上会形成微裂纹,并沿弱界面发生偏转,耗散裂纹扩展的能量使裂纹扩展终止;当载荷继续上升时,在下层的弱结合界面处将产生新的临界裂纹再扩展;如此反复,使裂纹成为跳跃式阶梯状扩展,断裂渐次发生而非瞬间脆断,使氮化硅/氮化硼多孔陶瓷材料具有了好的可加工性能。 本项目原料中采用了一定比例的Si粉,比完全以Si3N4粉为原料的普通烧结工艺节约了原料成本。产品的基本工艺为自蔓延高温合成(燃烧合成)工艺,在气体高压反应器中进行,烧结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原料自身放热提供,与其他制备方法(常压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相比较,不需要高温烧结炉长时间烧结,大大节省了能源。本项目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效率高。可制作复杂形状一维,二维的大尺寸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已做到188MPa,材料可加工性能优良。 已获中国发明专利《ZL 200610089013.6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铅压电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 方法按化学通式(1-x)(LiaNabK1-a-b)(Nb1-cSbc)O3-xABO3-yM组分配料,以分析纯无水碳酸 盐或氧化物为原料,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得陶瓷粉末;将陶瓷粉末与聚偏氟乙烯按体 积比10∶90至95∶5比例混合球磨;烘干后超声震荡10~100分钟,将混合粉料经压片机冷 压成型,再用马弗炉加温处理,最后在其表面溅射金电极,经80~130℃硅油浴极化10~ 120分钟,即制得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该压电复合材料为纯 钙钛矿晶相,无杂相,说明两者得到了很好固溶;且具有良好的压电与介电性能。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执行器的轴承预紧力自调节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执行器的轴承预紧力自调节装置, 其包括:轴承密封件,安装基座(6),调整环(8)和压电陶瓷执行 器(7),其中,所述压电陶瓷执行器包括:安装底座(702),压电 陶瓷堆定位圈(701),压电陶瓷堆(708),输出轴(707),弹性变 形体(706),每个轴承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若干个执行器,分别控制 轴承上该若干位置的预紧力,工作过程中,对轴承圆周方向上几个位 置的预紧力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分别控制相应位置的压电陶瓷执行 器,输出合适的位移和力对轴承进行预紧。本装置实现了轴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基于电子束的3D打印飞机发动机陶瓷叶片技术
1、成果简介 用于以3D打印方式实现对高温合金、高强合金、高强材料、陶瓷材料等的成型。 技术指标:1、零件尺寸:400mm2、应用说明 主要应用对象:飞机发动机陶瓷叶片、高温合金、高强合金等领域。3、效益分析 高技术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及强度分析技术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耐高温、抗氧化的特点,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最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在此背景下,研究开发了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和结构强度分析技术。 项目通过稳态热固耦合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方法,得到宏细观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偏微分方程。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得到宏细观物理量对应关系方程的有限单元形式,完成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程序的开发;针对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特点,完成了复合材料的细观、微观多尺度RVE建模方法研究。最后,通过引入材料分布模型描述复合材料构件局部材料坐标,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宏细微观多尺度热固耦合分析体系。 此项技术通过多尺度RVE建模、热固耦合双尺度均匀化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的热力学性能,得到相关材料参数,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分析方法。应用此项技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预测值与材料单位提供的实验值相吻合,预测的宏观弹性模量与拉伸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12%以内。同时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典型结构实验研究,应变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7%以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94 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