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陶瓷纤维马弗炉
产品详细介绍  应用范围: (1)热加工、水泥、建材行业,进行小型工件的热加工或处理。 (2)医药行业:用于药品的检验、医学样品的预处理等。 (3)分析化学行业:作为水质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样品处理。也可以用来进行石油及其分析。 (4)煤质分析:用于测定水分、灰份、挥发份、灰熔点分析、灰成分分析、元素分析。也可以作为通用灰化炉使用。   设备特点 升 温 快:  1000oC炉型由100oC升温至1000oC,小于30分钟           1700oC炉型由100oC升温至1700oC,小于90分钟 效率高: 作实验炉用时,可开进出风孔,加烟筒,有利于补进新鲜氧气,加速试验。 重 量 轻:  6升炉型仅重50公斤 9升炉型仅重65公斤 (总体重量) 容量大:  型号齐全6L 9L 20L 30L (炉膛体积) 非标产品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做。 节能安全: 6升、9升炉型采用16A/220V标准电源. 20、30升炉型采用16A/380V三相电源。 由于采用新型陶瓷纤维炉膛,保温效果好,升温至1000oC,并保持1小时后外壳表面不烫手, 避免烫伤。(约45-55oC根据使用环境定) 产品特点: ● 炉体、智能控制器分体设计,美观、大方,炉门采用侧开门设计。 ● 采用两侧衬板式加热元件,便于更换炉丝,采用进口超高温发热体,抗氧化性能更加优异,大大增加使用寿命。 ● 采用陶瓷纤维绝热,大幅度的提高了升温速度,并减少了热能消耗,与传统的马弗炉相比重量减轻1/2,升温速度提高1倍,大大节约能源,寿命提高3.5倍;保温效果好,炉外表温度低 ● 采用进口温控仪表,全新数字显示,数字设定温度,智能控制输出,可减少视读和人为操作误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设有多种保护装置,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 ● 独立控制系统,方便维修更换 ● 炉体上开有排气孔(可根据用户要求增设气体保护进、排气空) ● 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做其他规格产品.各种非标管式炉、井式炉、箱式炉   备: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各种规格异型加热装置,加热炉膛! 温度控制器技术参数 型号 TL06/09系列 TL20/30系列 TL17系列 控制方式 PID程控 PID程控 PID程控 适用电源 AC220V AC3相380V AC3相380V/220V 工步数 8 8 8 温度稳定性(满量程) 0.2%FS 0.3%FS 0.5%FS 时间设定范围(升温、保温) 99h59min/step 99h59min 999min/step   1000oC马弗炉技术参数 炉型 TL0610 TL0910 TL2010 TL3010 使用容积 6L 9L 20L 30L 温度 上升时间 100-1000oC<30min 100-1000oC<30min 100-1000oC<30min 100-1000oC<40min 电源类型 AC 220V 10A AC 220V 16A AC 3相380V 16A AC 3相380V 16A 功率(KW) 2 3 6 7.5 发热体类型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传感器类型 K K K K 炉膛尺寸 W×D×H 200×250×120mm 200×300×150mm 250×400×200mm 300×400×250mm 炉体尺寸 W×D×H 540×550×415mm 550×590×445mm 660×770×595mm 710×770×635mm 净重(kg) 50 65 85 100 1200oC马弗炉技术参数 炉型 TL0612 TL0912 TL2012 TL3012 使用容积 6L 9L 20L 30L 温度 上升时间 100-1200oC< 40min 100-1200oC< 40min 100-1200oC< 50min 100-1200oC<60min 电源类型 AC220V 10A AC220V 16A AC 3相380V 16A AC 3相380V 16A 功率(KW) 2 3 6 7.5 发热体类型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传感器类型 S S S S 炉膛尺寸 W×D×H 200×250×120mm 200×300×150mm 250×400×200mm 300×400×250mm 炉体尺寸 W×D×H 540×550×415mm 550×590×445mm 660×770×595mm 710×770×635mm 净重(kg) 50 65 85 100   1400oC马弗炉技术参数   炉型 TL0614 TL0914 TL2014 TL3014 使用容积 6L 9L 20L 30L 温度 上升时间 100-1400oC< 50min 100-1400oC< 50min 100-1400oC< 60min 100-1400oC<80min 电源类型 AC220V 10A AC220V 16A AC 3相380V 16A AC 3相380V 16A 功率(KW) 2 3 6 7.5 发热体类型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电阻丝 传感器类型 S S S S 炉膛尺寸 W×D×H 200×250×120mm 200×300×150mm 250×400×200mm 300×400×250mm 炉体尺寸 W×D×H 600×550×465mm 550×640×500mm 660×770×595mm 710×770×635mm 净重(kg) 55 70 85 100 1700oC马弗炉技术参数   炉型 TL0417 TL0617 TL0917 使用容积 4L 6L 9L 温度上升时间 100-1700oC<90min 100-1700oC<90min 100-1700oC<90min 电源类型 AC 220V 20A AC 220V 25A AC 3相380V 16A 功率(KW) 3.6 5 7.5 发热体类型 硅钼棒 硅钼棒 硅钼棒 传感器类型 B B B 炉膛尺寸W×D×H 160×170×150mm 160×250×150mm 200×300×150mm 炉体尺寸W×D×H 570×575×605mm 570×645×625mm 635×715×685mm 净重(kg) 85 95 115    
北京中科奥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换热器性能评价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应用
在石油、化工、冶金、热能动力等工程领域中,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地用于物料的蒸发、冷凝、加热及冷却等过程。传热效率低、体积大、操作费用高是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普遍存在的缺点。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受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扬子公司催化、芳烃、乙烯装置中的1978台换热设备进行性能标定、评定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各类设备中发现90多台换热效果差,能耗大的换热设备。根据工艺条件和传热方式,对部分设备采用改善内部壳程结构和采用强化传热管的方法,进行高效化改造。对换热设备的管外采用杆式支撑等纵向流形式,或采用螺旋折流板支撑的螺旋流形式来替代传统的弓形挡板结构;换热管则根据不同的传热形式采用经多年自主研发或经测试性能优良的多孔表面管、波纹管或螺旋槽管等高效特型换热管,二者结合形成复合强化传热的结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系列功能糖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D-塔格糖生产技术 本项目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建立了适合于规模化生产D-塔格糖的生产、分离和精制等方法。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可替代进口,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效合理利用乳糖,并将之转化为功能性食品甜味剂D-塔格糖。本项目技术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及成本低等优点。 Levan果聚糖的生物制备工业化生产技术 由于levan果聚糖在植物中含量很低,天然提取及分离成本很高,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而酶法合成较为简单,是目前大量合成levan果聚糖唯一有效的方法。本项目技术以蔗糖为原料,利用生物酶法合成制备果聚糖,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 低聚半乳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本项目提供一种利用β-D-半乳糖苷酶与高浓度乳糖溶液反应得到高转化率的低聚半乳糖的新技术。所得低聚半乳糖产品安全可靠,是一种很有市场潜力的功能性甜味剂。本项目技术以乳糖为原料,利用酶法合成制备低聚半乳糖,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3项目成熟度 低聚乳果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本项目技术是以乳糖和蔗糖混合体系为底物,利用酶法生物技术合成低聚乳果糖。低聚乳果糖作为食品功能因因子可用于食品、饮料等相关领域。本项目技术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无污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源消耗低及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利用本项目成果建成年产150吨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生产线,生产聚酰亚胺纤维绝缘纸。   一种产β-D-半乳糖苷酶的菌株及用该酶生产低聚半乳糖的方法
江南大学 2021-05-11
电梯节能改造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主要内容:1、实现对电梯控制装置直流母线电压的实时检测,判别电梯运行状态,当电梯运行在发电状态时,将发电电梯所产生的电能用于其他耗电电梯的供电,即将其中一台或者二台电梯发电时产生的能量反馈到一条电梯共同使用的母线上,由其他电梯来使用这个能量;若电梯的用电量少于电梯发电量,则将剩余电量回馈到电网。解决能量在各个电梯间的动态优化配置,实现系统能量分配的自适应调节,达到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的目的。2、将处于发电状态的电梯所产生的电能用于其他耗电状态电梯的运行或回馈电网,节约电能,取消电梯机房(或缩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研究与应用
研发阶段/n该成果系统研究了黄瓜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接穗对嫁接苗质量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黄瓜育苗的基质配方,初步建立了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体系。在国内率先研究出黄瓜嫁接苗生产的高效断根嫁接技术操作规范,并制定了相关技术的湖北省地方标准。采用砧木断根嫁接的嫁接工效分别较传统的靠接和插接提高了55%和111%。通过对影响黄瓜耐盐性的机理研究,筛选出了耐盐性强的砧木,阐述了不同基因型的砧木/接穗耐盐性差异的生理特性及嫁接在提高黄瓜耐盐性上的作用,为嫁接黄瓜在盐渍化条件下的栽培利用提供了理论依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掘进巷道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我国矿井的生产技术条件,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相似模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机械化掘进工作面除尘的高效、实用、新型的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尘设备。除尘器结构主要有上下导流叶片、脱水器、水箱、轴流式风机、排浆阀和注水孔等组成。其除尘过程是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转弯向下的导流叶片冲击水面,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作用落入水箱中,而较小的尘粒随气流以较高速度通过上导流叶片间的弯曲通道时,与激起的大量水滴充分碰撞而被捕获沉降。含尘含水的气流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壁和上下导流叶片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将尘粒捕集下降。再由脱水器除掉气流中的水滴水雾后,经轴流风机排出到巷道中;其除尘机理主要是气流中的尘粒与液面 和雾化液滴之间产生惯性碰撞、截留、扩散等作用。 总之,这种除尘器具有水浴、水滴、离心力产生的水膜等三种除尘功能,因而可得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另外,被水滴捕集落入水箱里的粉尘,沉积到水箱底部或随气流冲击不断搅动,当水箱中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通过排浆阀定期排出,并冲洗水箱,由供水管补充新水。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掘进巷道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我国矿井的生产技术条件,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相似模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机械化掘进工作面除尘的高效、实用、新型的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尘设备。除尘器结构主要有上下导流叶片、脱水器、水箱、轴流式风机、排浆阀和注水孔等组成。其除尘过程是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转弯向下的导流叶片冲击水面,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作用落入水箱中,而较小的尘粒随气流以较高速度通过上导流叶片间的弯曲通道时,与激起的大量水滴充分碰撞而被捕获沉降。含尘含水的气流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壁和上下导流叶片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将尘粒捕集下降。再由脱水器除掉气流中的水滴水雾后,经轴流风机排出到巷道中;其除尘机理主要是气流中的尘粒与液面 和雾化液滴之间产生惯性碰撞、截留、扩散等作用。 总之,这种除尘器具有水浴、水滴、离心力产生的水膜等三种除尘功能,因而可得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另外,被水滴捕集落入水箱里的粉尘,沉积到水箱底部或随气流冲击不断搅动,当水箱中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通过排浆阀定期排出,并冲洗水箱,由供水管补充新水。 经专家鉴定: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一届安全生科技成果三等奖,被列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度重点科技推广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辅助泊车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研究乘用车的辅助泊车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在指定的车型上安装以验证其研究技术方案的有效性,为进行辅助泊车控制系统批量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主要技术服务内容为:( 1) 辅助泊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需求分析及设计说明书;( 2) 辅助泊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需求分析及设计说明书;( 3) 辅助泊车控制系统性能样机功能试验报告;( 4) 辅助泊车控制器硬件 BOM 表和量产方案说明书;( 5) 辅助泊车控制系统产品功能说明书和车辆改装
江苏大学 2021-04-14
牙种植防松的应用基础研究
于海洋教授围绕高发病率的牙缺失疾病,将口腔修复中的问题,凝练为接触界面微动损伤,采用生物摩擦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通过医、工学科交叉,创建了宏观与微观、工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界面微动损伤研究模型和方法,获得了较多成果,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建立了研究牙种植体—骨界面微动损伤的系列自主研究模型和方法,利用前述自主建立的微动研究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水平完善了界面微动损伤理论认知,并提出设计准则和临床对策。微动在细胞水平的研究成果,也对研制提高牙种植体—界面骨整合的相应技术装置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已编入相关论著,并获得发明专利。 2、微摩擦学中纳米划痕方法完成了常用天然牙面及其表面处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为今后天然牙面及牙面增强技术的研发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已编入相关论著,并获得发明专利。 3、提出美学区种植的美学修复两因素理论、线面分析方法、美学预告技术、前牙沟纹临床仿真标准等新理论新方法,发展完善了美观卡环、支架分离设计等临床修复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四川大学 2016-04-22
藏药的规范化示范研究与应用
本成果开展了常用藏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效应评价。主要创新点:(1)藏药典标准研究与应用。完成了药典2010年版小叶莲等数个标准的起草工作;(2)利用反复常压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和生物效应评价,首次对藏药等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小叶莲、石榴皮等药材资源展开了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分离得到158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4个,新天然产物4个;建立了科学的民族药物多药效化学成分分离及筛选评价体系;(3)系统开展藏经典方二十五味珊瑚丸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标志性成果包括:①申报发明专利7项,4项授权;②《中国药典》标准收载6个;③发表科研论文34篇,其中SCI收录9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823 8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