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爆轰合成金刚石的连续提纯工艺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爆轰合成金刚石的连续提纯工艺及其装置。爆轰合成金刚石的连续提纯工艺,将爆轰灰与纯度为95%-98%浓硫酸混合成原料浆料,按一定的流量从底部或下部注入反应釜,50%-60%高氯酸根据物料处理量从反应釜底部注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充分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物根据进料量和反应釜容量限定从底部或下部进入下一级反应釜中,从下一级反应釜底部补充高氯酸;经连续分级提纯直至物料颜色从黑色变为灰白色止。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0
防辐射抗爆一体化装甲板材
项目简介: 当装甲车受到弹丸侵彻防护钢板和环氧板时会产 生高速散射破片, 这
西华大学 2021-04-14
新款C2易拉罐音箱亚马逊爆款手机便携音响
深圳市天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弹性抗拉橡胶隔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抗拉橡胶隔震支座,包括隔震体、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封板、下封板,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封板第一固定孔,所述上封板上设置有上封板粘结槽、上封板螺栓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封板第二固定孔,所述下封板设置有下封板粘结槽、下封板螺栓孔,所述封板第一固定孔、封板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封板螺栓孔、下封板螺栓孔连接为一体;所述隔震体包括阶梯式芯体、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钢板层、保护胶,所述隔震体固定设置在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方便,大大提升隔震支座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自适应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的隔噪声耳机(耳罩)
隔噪音耳机主要用于军用车辆、直升飞机、舰艇机舱和试验车间等持续高噪声环境且需要进行通话的场合。耳罩可以用于噪声环境恶略的实验室、车间及工矿企业。这种耳机即可与头盔做成一体,也可以配头环直接使用。隔噪声耳罩中加装扬声器,即为隔噪声耳机。 隔噪音耳机的功能是消除噪声对人体的损伤;在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隔噪音效果大于20dB。所研制的样机在航天医学研究所的抗噪声通话系统中用于航天员训练任务,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低频隔振超材料轴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隔振超材料轴结构,包括串联排列的晶胞单元,晶胞单元包括轴基体、套设于轴基体外圆周上的弹性圈以及套设于弹性圈外圆周上的质量圈,弹性圈上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缓冲槽。本发明所提供的低频隔振超材料轴结构,用于替代传统机械设备轴系,具有低频隔振能力强的突出特点,可在0~100Hz以内形成禁带,抑制扭转振动的传播,同时其对轴系扭转刚度降低较小,不影响轴系传递效率,结构简单,所使用基础材料皆为常规材料,易于批量化加工、生产。可用于汽车、列车、船舰、飞机等设备中低频扭转振动与低频噪声的降低、隔离及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一种声学超材料悬置隔振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超材料悬置隔振结构,该悬置隔振结构由弹性薄膜以及设置于弹性薄膜上下两侧的两块包裹层呈弓字形折叠而成,所述包裹层上设置有周期性的开口,每个开口处的弹性薄膜上设置有质量块。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超材料悬置隔振结构,兼具多层阻尼减振及声学超材料隔振功能,具有低频振动衰减能力强、易于实现选频衰减等突出优点。弓字形折叠板结构可以满足大范围的悬置刚度设计需求,且无高频硬化问题。整体而言,结构简单,设计性好,且所使用基础材料皆为常规材料,易于批量化加工、生产,值得在业内推广。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的隔噪声耳机(耳罩)
Ø  成果简介:隔噪音耳机主要用于军用车辆、直升飞机、舰艇机舱和试验车间等持续高噪声环境且需要进行通话的场合。耳罩可以用于噪声环境恶略的实验室、车间及工矿企业。这种耳机即可与头盔做成一体,也可以配头环直接使用。隔噪声耳罩中加装扬声器,即为隔噪声耳机。隔噪音耳机的功能是消除噪声对人体的损伤;在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隔噪音效果大于20dB。所研制的样机在航天医学研究所的抗噪声通话系统中用于航天员训练任务,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研究,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2002年获得微纳机器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些年来,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致力于提高克隆操作发育率。首先,通过在核移植过程中分析细胞受力,提出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方法,攻破了自动化核移植最大的技术屏障;其次,探索了面向减小细胞伤害的微操作方法,提高了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指标——囊胚率;最终,在2017年,将510枚利用该仪器完成核移植的重构胚移植到代孕猪中,并于2017年4月底分两胎生下17头小猪。这是世界首例由机器人完成核移植操作的克隆猪,该成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南开大学 2022-07-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449 4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