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温熔融法生产不溶性硫磺
不溶性硫磺 (IS) 是硫磺的同素异形体,但它不溶于二硫化碳。随着环保法规、燃料清洁化 要求的日益严格,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煤化工、电力、金属矿业等行业回收的普通硫磺数量不 断增加,普通硫磺面临市场饱和。 我国车用轮胎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作为子午胎生产的不可或缺的专用硫化剂——不溶性硫 磺的市场价格是普通硫磺的近15倍,开发生产IS这种硫磺深加工产品,不仅可大幅提高产品的 附加值,还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工业上硫磺转化为不溶性硫磺多采用高温气化法,但该法易燃易爆、能耗大,因此, 近年来低温熔融法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二硫化碳对普通硫磺的溶解性很好、价格低、回收利 用较方便,因此,无论高温法还是低温法,目前均采用CS2作萃取剂来提纯产品。但是,CS2沸 点很低、挥发度极高、易燃易爆,毒性很大。生产过程损耗达10-20%,使得IS生产面临了严峻 的安全环保问题。国内生产的IS产品高温稳定性 (120℃/15min) 大部分低于40%,与国外同类产 品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高质量的IS产品近70%依赖进口。 目前,除了国外Flexsys品牌的IS产品占全球市场的近90%,其它IS产品质量都难以与它相 比。现有的生产工艺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易燃易爆,且萃取所用的二硫化碳溶剂存在相当 突出的安全环保问题。 目前,我们在该领域开展多年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以炼油企业的回收硫磺为原料,采用低温 (小于300℃) 熔融工艺法,可使得硫磺聚合转化 为不溶性硫磺的收率达到40%以上,这在低温熔融工艺法中属于高转化率。 针对现有IS生产中广泛使用的CS2萃取剂存在的安全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发了萃 取效果好 (除CS2外目前萃取效果最好) 、安全、环保、易回收有望替代CS2的新型萃取剂,成 为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属国内外首创。 针对国内不溶性硫磺产品普遍存在热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不溶性硫磺生产环节中的 系列高温热稳定剂,使IS的油浴法120℃,15分钟的热稳定性达到50%以上,与国外产品接近, 国内处于领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
成果创新点 该材料实现了系列突破: 1. 产率高、三废少,可实现投料 98%以上的产出; 2. 制备工艺先进、能耗低、产量大,便于大规模生产; 3. 水溶性高,最高可实现 70%左右的水溶性,性能远 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技术成熟度 成果开发进行到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市场前景 超高的水溶性及优异的光学性质,既能吸收紫外线, 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是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
该材料实现了系列突破: 1. 产率高、三废少,可实现投料 98%以上的产出; 2. 制备工艺先进、能耗低、产量大,便于大规模生产; 3. 水溶性高,最高可实现 70%左右的水溶性,性能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复杂难采矿体安全低损开采技术
针对地下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地下采空区体积日益增多,地压区残留矿等复杂难采矿体难以回采的难题开展研发,本成果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建立了钨矿山地压与残留矿体可回采性的定量评价体系。(2)研发了复杂采空区三维模型和稳定性计算分析集成化分析方法。(3)研发了基于能量分析法的钨矿山难采矿体回采方案判别技术。该技术已在赣南钨矿山、铜陵凤凰山铜矿、焦冲金矿、太白金矿等十多个矿山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EZH2蛋白降解药物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因其功能异常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目前EZH2抑制剂仅抑制自身甲基转移酶活性,无力应对其非催化功能驱动的致癌活性。研发靶向EZH2的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分子以及分子胶,以实现EZH2的致癌活性的完全阻断并克服当前双功能嵌合型蛋白降解药物成药性不佳的问题。 基于前期发现的EZH2降解剂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发现具有良好EZH2 降解活性的PROTAC分子E7、E13和分子胶水ED6Y。其中E13是当前分子量最小的EZH2靶向的PROTAC降解分子,并展现了良好的成药性;ED6Y是机制新颖的EZH2单价降解剂。在神经母细胞瘤、前列腺癌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中,EZH2可通过非甲基转移酶活性,持续激活癌基因活性。E7、E13和ED6Y通过诱导EZH2蛋白降解实现完全抑制EZH2致癌活性,在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中展现了优越的抗肿瘤效果,并可诱导肿瘤免疫原性。EZH2蛋白降解药物为EZH2依赖性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策略。 EZH2降解药物的市场前景广阔,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例,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猛且治疗难度大,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约占8%至10%,死亡率15%。GD2单抗作为过去数十年唯一被批准上市的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新药,共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目前并没有小分子化学药物获批上市。本项成果的成功将为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代表的EZH2活化的肿瘤提供新颖的治疗策略,将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 2025-02-11
超大直径难变形材料环件碾压技术
本项目所研究的超大直径难变形环件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船舶、石 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核能等国家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在航空航天领域, 环形件是发动机及火箭的关键零件,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机匣、涡 轮机匣、结合环、安装边、封严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储箱结构框等重要部 位。随着国家航空航天、原子能、核电能等的发展需要,对环件尺寸要求越来 越大,精度、强度、刚度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超大直径难变形材料环 件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超大直径难变形环件的辗压成形工艺可显著降低环件产品内部的残余 应力水平,以满足后续机械加工的要求。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超大规格难变形 材料巨型环件的历史,对发展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我国大飞机项目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生 产,保证我国大飞机项目的顺利实施; 3) 本项目所展开的超大直径难变形环件的研究可以保证满足原子能等部 门对大型环的需要,结束我国对国外相关技术的依赖,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 发展具有全面而长远的意义; 4) 超大直径难变形环件的生产,可以满足核电反应堆容器环件的要求, 解决核能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重庆大学 2021-04-11
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
Ø  成果简介:具有对新型高硬超高强度钢、不锈钢、新型复合材料、钨合金、硅铝合金和灰铸铁的精密高效切削工艺和刀具成套技术。开发了能对FMS的刀具管理和可靠性寿命进行预报,对金刚石涂层刀具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新型刀具材料切削性能进行分析的系统软件以及高速孔加工刀具CAD软件系统。切削高硬超高强钢的速度可达150m/min,切削不锈钢的速度可达200m/min,提高生产效率30%。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技术领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
具有对新型高硬超高强度钢、不锈钢、新型复合材料、钨合金、硅铝合金和灰铸铁的精密高效切削工艺和刀具成套技术;开发有对FMS的刀具管理和可靠性寿命预报、金刚石涂层刀具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新型刀具材料切削性能分析的系统软件;高速孔加工刀具CAD软件系统。切削高硬超高强钢的速度可达150m/min,切削不锈钢的速度可达200m/min。提高生产效率30%。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超大直径难变形材料环件碾压技术
本项目所研究的超大直径难变形环件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船舶、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核能等国家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环形件是发动机及火箭的关键零件,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机匣、涡轮机匣、结合环、安装边、封严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储箱结构框等重要部位。随着国家航空航天、原子能、核电能等的发展需要,对环件尺寸要求越来越大,精度、强度、刚度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超大直径难变形材料环件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
重庆大学 2021-04-14
高水溶性氟苯尼考前药
项目成果/简介: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兽医专用的广谱抗菌药,是氯霉素的替代品,其在目前的兽药市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氟苯尼考的一个缺点是它的水容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影响其药效的发挥以及给药的方便性。目前国产氟苯尼考产品几乎是物理助溶的,其溶解度非常低。现在没有成熟的、水溶性好的国产氟苯尼考产品。 本项目提供一种新型高水溶性氟苯尼考前药,该药品在动物体内代谢为氟苯尼考。溶解度约为56,600 ppm,比目前采用物理助溶法溶解的氟苯尼考1,200 ppm的溶解度,高了约46倍。这样极大程度地发挥氟苯尼考药效、提高给药的方便性,是国内氟苯尼考的更新换代产品。保守预计这是一个数十亿元的市场。效益分析: 该氟苯尼考前药合成路线简洁,转化率高,适合企业生产。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安徽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