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酰亚胺位或4-位取代
的
1,8-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
的
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公开了酰亚胺位或4-位取代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的用途,具体涉及通式(I)所示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通式(I)所示化合物药理或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包含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作为PARP抑制剂的用途.其中R1和R2具有所定义的含义.
华侨大学
2021-04-29
喹啉与异喹啉类杂环化合物
的
邻位芳基衍生物
的
经济高 效合成方法
2-芳基喹啉、1-芳基异喹啉是一系列药物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 构,也是重要的有机材料骨架,比如 2-苯基喹啉与不同的金属-配体 络合会形成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 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比较困难,大多数采用非常昂贵的 2-溴喹啉和 1- 溴异喹啉与相应的芳香卤化物在昂贵且对环境有害的过渡金属催化 下反应合成;或者由 2-溴喹啉和 1-溴异喹啉类化合物与不同的金属 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偶联;再或者先把喹啉与异喹啉首先氧化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MEMS 系统
的
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的
微型温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 MEMS 系统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微型温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包括两组 V 型弯曲梁组件,其中每组 V 型弯曲梁组件包括若干上下叠放的 V 型梁,所述每组 V 型弯曲梁组件的所 有 V 型梁同中心,且同时固定在一个固定块上;两组 V 型弯曲梁组件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在一个杠杆的 一端,所述杠杆另一端设有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的上下断面分别是接电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本发明可以 感应极其微小的温度变化并且将之转换为较大的电信号输出,能够显著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利用含二氧化碳
的
硫化氢酸气制备硫氢化钠
的
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97615.X)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含二氧化碳的硫化氢酸气制备硫氢化钠的方法,属于脱碳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缓冲溶液与未脱碳的硫化氢酸气进行混合反应吸收酸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部分硫化氢,得到脱碳富液,然后加热脱碳富液,使脱碳富液中的硫氢化钠发生水解反应,转化成氢氧化钠,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脱碳富液中的游离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将脱除二氧化碳后的硫化氢酸气进入管式混合反应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
的
若干措施》
的
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劲动力,制定以下措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05-20
改性纳米金刚石可作为定向送药
的
载体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与韩国同行所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通过对爆炸法生产的纳米金刚石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成为定向送药的载体,并可同时具备延长药物释放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功效。
科技部
2021-04-16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的
“中国力量”
如何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日报
2022-10-20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
的
老教授回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1日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4-22
我国特有鸟类褐马鸡濒危
的
遗传学机制
物种逐步衰退以至走向濒危是环境和物种进化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栖息地破碎化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的主要因素。目前,保护基因组学(Conservation Genomics)已成为探讨物种濒危机制的一种新手段,并在制定濒危物种的保护规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褐马鸡在历史上曾分布广且数量多,但后来种群持续下降,目前仅在河北、北京、山西和陕西的局部山地分布,形成了东部(河北、北京的太行山)、中部(山西吕梁山)、西部(陕西黄龙山)三个彼此隔离的地理种群。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团队联合哈佛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我国特有鸟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濒危的遗传学机制。 在长期野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褐马鸡三个地理种群的40只个体及其近缘物种蓝马鸡的11只个体进行了种群基因组分析(图-2)。发现褐马鸡遗传多样性比朱鹮、白尾海雕等濒危物种更低的(图-3a);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彼此之间几乎不存在基因流。三个地理种群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交,积累了较多的有害突变。褐马鸡的有效种群大小在大约三万七千年前开始持续下降,并在近代明显加速,而与此同时我国汉族人口快速增多,表明褐马鸡的种群下降可能与人类活动的持续增加有密切关系(图-3b)。基于此提出人类活动干扰和栖息地破碎化是导致褐马鸡遗传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呼吁应进一步减少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以促进其野生种群的复壮。另一方面,作者建议采用基因组学技术来挑选出含有较少有害突变的个体进行褐马鸡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其历史分布区开展再引入工作,以逐步恢复褐马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大小。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的
差异化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清华大学等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在代谢视角下揭示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 城市作为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主体,其经济社会活动显著影响着全球碳平衡。为实现《巴黎协定》1.5度控温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进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选择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首次融合人类活动占用的物理碳和生产消费的隐含碳排放,系统性追踪了全球城市的碳流量和存量变化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为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图1),城市所占用的碳有13-33%随化石能源燃烧以二氧化碳形式即时排放。此外,8-24%的碳被暂存于城市内部而尚未被释放(如家庭耐用品等),而这转变为存量的物理碳与每年的直接碳排放量级相当,其排放的潜力大小将持续影响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城市的资产性存量(如住房、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如果在余下生命周期内得不到妥善管理与处置,将可能显著削弱目前国际社会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 由于城市形态、基础设施规模和居民消费等方面的不同,全球城市人均碳影响、碳强度或碳密度均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图2)。鉴于这些差异性,尽管国际社会已建立了城市间减排联盟,目前仍难以制定出一种可被简单复制和推广的低碳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不一定意味着高碳的生活。实际上,基于完整核算,全球城市可分为低碳低收入、高碳低收入、低碳高收入和高碳高收入等四种差异化路径。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如北京)仍有很大潜力在未来达成低碳高收入的路径,即在实现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走向低碳甚至零碳社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仅要对当前城市碳排放进行严格控制,还需对未来可通过存量释放的碳进行预先管理。这一基于代谢的新视角,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新时代绿色低碳城镇建设、全球城市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987
988
989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