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制造技术在汽车、轨道交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团队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密度,高强度,材料性能可设计性强,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好等特点,已开发出汽车的引擎盖、车门、行李箱盖、翼子板、后视镜、方向盘、排挡头、悬架弹簧、电池箱等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以及轨道车辆地板、内壁板、座椅、卫生间产品,相应成果在科协年会上得到李源潮、万钢等国家领导人肯定,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应用范围:材料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轨道交通等零部件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轨道交通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轨道交通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轨道交通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轨道交通发展的潮流,本成果具有较广阔的用途和市场应用前景。
吉林大学 2021-04-10
乘用车与轻型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与可靠性分析技术
该项技术针对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结合ADAMS、HyperWorks、FE-Fatigue等软件进行多平台联合动态仿真,获取其在多种工况下的载荷谱,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甄选出可优化对象,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结合动载荷对其进行合理的拓扑优化,达到轻量化与可靠性兼顾的工程目标。  技术优势:(1)以理论分析和仿真代替经验设计,结果更具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2)研发周期短,研发经费少。  (3)同时兼顾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要求。  (4)节能减材。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轻量化与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技术针对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结合了ADAMS、HyperWorks、FE-Fatigue等软件进行多平台联合动态仿真,获取其在多种工况下的载荷谱,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甄选出可优化对象,在保证其整车性能的前提下,结合载荷对其进行合理的拓扑优化,达到轻量化与可靠性兼顾的工程目标。1、技术优势:(1)以理论分析和仿真代替经验设计,结果更具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2)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经费;(3)同时兼顾车辆操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机械产品(汽车零部件)高强度铝合金铸造成型关键工艺的仿真模拟技术
该项技术针对机械产品铸造工艺的分析与改进,采用FLOW-3D或MagmaSoft软件进行铸件铸造过程中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温度场、流场、压力场、氧化物含量、充填顺序以及缺陷分布等的变化情况,预测铸件的质量,掌握初期设计潜在的问题点,为初始设计阶段的模具设计、铸造工艺参数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依据。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零能耗辐射制冷织物
图1 零能耗制冷纤维织物制备技术示意图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将光电超材料技术与智能纺织技术结合,旨在将随机结构排布的微纳材料与批量制备工艺相结合制备多材料功能纤维,引入特定波段光学反射与辐射能力的新特性,构建在阳光直射的室外环境下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1-30°C范围内可控)的零能耗辐射制冷智能织物(图1),是材料-光学-纺织技术的跨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   图2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初步结果示意图:(a) 多材料纤维实物展示图;(b) 多材料纤维光学照片;(c) 多材料纤维缝纫照片;(d) 制冷织物实物展示图;(e) 制冷织物光学照片。 基于多材料纤维及纤维束制冷纱线结构设计和光学材料调控,批量纤维制备工艺已获得均匀连续的制冷纤维(图2 a, b),纤维强度足以利用缝纫机在商用面料上进行任意文字和形状的绣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纺纱和织造技术,得到在太阳辐射波段具有>90%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具有>90%发射率的、经纬编织的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图2 d, e)。   图3 零能耗制冷织物模拟测试。(a) 制冷织物样品降温测试结果曲线图;(b)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织物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c)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防晒衣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 经严格的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样品可实现全天低于环境温度2-10℃的良好辐射制冷效果(图3a)。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织物、一系列商用织物(棉、氨纶、雪纺、麻布、防晒衣)以及模拟裸露皮肤进行对比降温测试(图3 b, c),在正午太阳辐射功率最强的整个时间段,织物样品低于不同商业面料5-7℃,低于不同品牌的防晒衣3-7℃。进一步在人体皮肤表面和小车模型内部进行降温测试(图4),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智能制冷织物覆盖的人体皮肤表面可低~3℃,小车与空白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30℃,与反光车罩覆盖的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27℃,具有优异的降温效果。   图4 零能耗制冷织物降温测试。(a) 人体降温测试红外图;(b) 小车模型降温测试。 零能耗制冷织物可对人体局部微环境实现高效的热学调控,提供一种低成本、零能耗、高效的个人热管理方案,颠覆传统制冷技术,尤其是克服室外人体热管理技术固有的低效率、高能耗、大体积等瓶颈问题,并缓解传统制冷耗能导致的碳排放;零能耗制冷织物体系基于批量纤维制备技术以及先进纺纱织造工艺,具有零功耗降温、低成本、可产业化批量生产特征,与现有纺织行业相兼容,适合大规模推广制备和产业化应用;零能耗制冷织物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可降解的服用聚合物材料和低成本的微纳颗粒为原料,打造低排放、可循环、绿色环保、柔软亲肤、舒适透气的可穿戴终端产品。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包括高端智能服装、特种服装、高端先进建材、个人热管理装置、冷链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领域,对纤维新材料技术和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5-11
零能耗辐射制冷织物
项目成果/简介:图1 零能耗制冷纤维织物制备技术示意图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将光电超材料技术与智能纺织技术结合,旨在将随机结构排布的微纳材料与批量制备工艺相结合制备多材料功能纤维,引入特定波段光学反射与辐射能力的新特性,构建在阳光直射的室外环境下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1-30°C范围内可控)的零能耗辐射制冷智能织物(图1),是材料-光学-纺织技术的跨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 图2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初步结果示意图:(a) 多材料纤维实物展示图;(b) 多材料纤维光学照片;(c) 多材料纤维缝纫照片;(d) 制冷织物实物展示图;(e) 制冷织物光学照片。基于多材料纤维及纤维束制冷纱线结构设计和光学材料调控,批量纤维制备工艺已获得均匀连续的制冷纤维(图2 a, b),纤维强度足以利用缝纫机在商用面料上进行任意文字和形状的绣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纺纱和织造技术,得到在太阳辐射波段具有>90%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具有>90%发射率的、经纬编织的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图2 d, e)。 图3 零能耗制冷织物模拟测试。(a) 制冷织物样品降温测试结果曲线图;(b)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织物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c)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防晒衣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经严格的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样品可实现全天低于环境温度2-10℃的良好辐射制冷效果(图3a)。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织物、一系列商用织物(棉、氨纶、雪纺、麻布、防晒衣)以及模拟裸露皮肤进行对比降温测试(图3 b, c),在正午太阳辐射功率最强的整个时间段,织物样品低于不同商业面料5-7℃,低于不同品牌的防晒衣3-7℃。进一步在人体皮肤表面和小车模型内部进行降温测试(图4),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智能制冷织物覆盖的人体皮肤表面可低~3℃,小车与空白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30℃,与反光车罩覆盖的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27℃,具有优异的降温效果。 图4 零能耗制冷织物降温测试。(a) 人体降温测试红外图;(b) 小车模型降温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可对人体局部微环境实现高效的热学调控,提供一种低成本、零能耗、高效的个人热管理方案,颠覆传统制冷技术,尤其是克服室外人体热管理技术固有的低效率、高能耗、大体积等瓶颈问题,并缓解传统制冷耗能导致的碳排放;零能耗制冷织物体系基于批量纤维制备技术以及先进纺纱织造工艺,具有零功耗降温、低成本、可产业化批量生产特征,与现有纺织行业相兼容,适合大规模推广制备和产业化应用;零能耗制冷织物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可降解的服用聚合物材料和低成本的微纳颗粒为原料,打造低排放、可循环、绿色环保、柔软亲肤、舒适透气的可穿戴终端产品。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包括高端智能服装、特种服装、高端先进建材、个人热管理装置、冷链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领域,对纤维新材料技术和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CN111575823A、CN111826965A、CN111455484A、CN111455483A、CN111560672A、2021101783117、2021100207492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源头创新计划-人才发展专项获得经费:300.00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包括设置在该非导磁外壳(2)内部的斥力驱动机构(17)、非导磁材料垫块一(7)、非导磁材料垫块二(11)、磁路分离永磁操动机构(18),以及贯穿于非导磁外壳(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导杆(1)。本发明增加斥力驱动机构(17),并提供合闸、分闸、短时闭合三种命令模式。合闸、分闸操作采用传统方式,短时闭合操作采用新型方式,并设有斥力驱动机构(17)辅助此操作,大大缩短了合闸保持时间,提高了短时闭合操作中分闸阶段初速度,缩短了机构分闸动作时间,最终实现短时闭合的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干香菇等级自动分选系统与设备
研发阶段/n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干香菇等级自动分选系统与设备 技术简介:  香菇生长过程中,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和温差条件下,表皮细胞与肉质细胞分裂不同步,生长速度过快的肉质细胞胀破表皮细胞,使菌盖龟裂形成褐白相间、菊花状的花纹,因而形成花菇。香菇可分为天白花菇、白花菇、茶花菇及光面菇。其中以天白花菇价值最高,与普通光面菇相比,价格可相差5-8倍。  我国是香菇生产大国,香菇分级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环节,长期以来依靠人工肉眼进行香菇颜色、形状、厚薄分级及破损、畸形、霉变香菇分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试验台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简单的用于自动化控制教学的试验台翻转机构。包括实验台,试验台支架, 控制器件安装板,安装板上部的支撑转轴,用于安装板的旋转;安装板下部装有小型伸缩缸,可以实现安 装板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安装板上控制元器件不同的位置,实验者作任意角 度的调整,以方便控制元器件的安装。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竹条自动分离翻面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条自动分离翻面机构,包括竹条分离机构、竹条翻面机构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竹条翻面机构设置在竹条分离机构的竹条出口处;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检测竹条分离机构输出的竹条,从而控制竹条翻面机构是否进行翻转。本发明将竹制品送料这一过程机械化,在减少竹制品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7 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