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端装备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是带动整个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备可靠安全性差、智能化水平低、控制基础技术落后。多年来,本学科依靠重大技术创新,探索和开创高端工业制造装备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突破复杂工业制造环境下的机器实时精密鲁棒视觉感知、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高可靠分布式自主协同控制三大关键技术。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大型工业制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智能控制系统品牌,并产业化3120台套设备,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安瓿、大输液医药异物视觉检测机器人,国内第一条大型塑料瓶输液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国内第一条非PVC模软袋输液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以及国内第一条塑料安瓿吹灌封三合一自动化成套装备。
湖南大学 2021-04-11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及管理平台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与应用,实现公司销售、设计、生产及管理等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实现大批量定制的产品数字化配置设计管理,同时优化产品族结构,实现基于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相结合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提高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目前已完成平台原型系统的开发,成功在国内多家制造型企业进行应用实施。 可提高企业产品设计制造效率,使产品设计、生产周期缩短为原来的70%,客户需求的响应周期缩短为原来的60%;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
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核电等大型精密零件加工的重要装备。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遇到了多部机型谱匹配、大行程精度均衡、大惯量爬行抑制等三大技术难题,急需新的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的支撑。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资助下,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科研团队开展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发明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布局方案骨架型谱。建立了多部机匹配的龙门加工中心布局方案骨架型谱,揭示了龙门加工中心多体系统低序体阵列拓扑约束解耦机理,提升了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等一体化龙门框架多部机布局型谱自适应匹配性能,一阶固有频率由54Hz提高到63Hz,结构件刚度由50.4N/μm提高到55.6N/μm,打破了国外大型精密动梁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垄断。 (2)发明了基于螺旋变换的多轴联动精度分配方法。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X/Y/Z轴行程定位精度由0.08/0.06/0.05mm提高到0.03/0.02/0.015mm,整机几何精度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Ⅰ级标准。 (3)发明了龙门加工中心运动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建立了基于动梯度粘滑特性的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揭示了大惯量动件重载负荷低速摩擦副防爬机理,提升了重载低速大范围的静压导轨低摩擦副高精度控制性能,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从Ra0.4提升至Ra0.2,转台平面跳动由0.02mm提高到0.01mm,转台热浮升变形由0.2mm提高到0.05mm。 研制了行业首创的龙门加工中心设计制造工具集,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部件精密加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并推广应用到国家重点机床企业的高端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项目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龙门加工中心技术封锁,研发的机床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对提高我国重大精密装备国产化率与自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 2022-07-22
一种抗拉强度560~590MPa热轧轮辋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81247.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560~590MPa热轧轮辋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种热轧后的分段式冷却工艺,精确控制组织中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尺寸及体积分数,通过组织中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相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通过控制铁素体晶粒尺寸、体积分数,及采用多段空冷降低钢带残余应力,提高钢材延伸率。本发明热轧轮辋用钢抗拉强度56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宽量程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类一等奖。1.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低风速误差大、高风速难以测量的问题,发明了风速风向传感器深槽隔热结构,降低了衬底横向热传导,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测量误差,扩大了传感器的量程。 2.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高风速难以测量的问题,建立了传感器系统级模型,实现了闭环控制;提出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温度自平衡测控方法,实现了60m/s的量程,解决了长期以来风速风向传感器量程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 3.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野外工作防护技术问题,发明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陶瓷圆片级倒装封装技术,提出了导热凸点与导电凸点结构及工艺技术;发明了传感器嵌入式组装结构,突破了传感器野外工作的可靠性技术瓶颈。 4.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湿度效应模型;基于传感器材料与结构的温度特性,建立了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效应模型,保障了传感器长期工作的稳定性。 "
东南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从事化学或医药制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1.从事化学或医药制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2.教授、博导,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论文著作等
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3
人才需求;自动化控制、机械制造方面几耐火材料方面
电力行业、石化行业、铝行业、工业炉等行业工程设计、应用、造价等技术人才 自动化控制、机械制造方面几耐火材料方面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一种用于制造片材与柔性薄膜复合叠层的热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片材与柔性薄膜复合叠层的热压设备,该设备包括:由上下两个热压头共同组成的热压装置,位于热压装置的外侧用于将片材提供给真空拾放装置的上料装置,用于从上料装置的片材料盒中取料并将片材输送至下热压头上的相应叠合位置的真空拾放装置,位于柔性薄膜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将输送中的柔性薄膜撑起一定高度的撑膜装置,以及分别用于对柔性薄膜的输送位置和片材上料位置等信息进行检测和反馈的薄膜检测装置和上料检测装置。通过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热压、上料、拾取和转移等多种功能,结构紧凑,便于控制和操作,并利用视觉定位技术和独立的热压装置支撑框架来进一步保证薄膜叠层的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包括两个搅拌头,两个搅拌头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的移动方向;搅拌轴的轴肩呈星形并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呈辐射状均匀间隔设置的突出部,在突出部内具有向上凹陷并连通搅拌头内下料孔的布料腔;两个相邻突出部之间形成槽区,每个搅拌头的突出部均插入到另一搅拌头的槽区内,两个搅拌轴的轴肩的下端面共面,在轴肩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搅拌针。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本申请利用两个搅拌头能够一次性形成较单一搅拌头更宽的单层热沉层,由于两个搅拌头的突出部相互交错设置,使得两个搅拌头内的塑化物料能够相互融合,保证了产品质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教育部: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对科技造假和学术不端“零容忍”
7月12日,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
央视新闻 2023-07-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 99 100
  • ...
  • 116 1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