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机氧化物或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无机氧化物或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规模制备无机氧化物和纳米金属粒子,该方法已申请了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利用该技术制备了 CeZrO2 纳米储氧材料,其粒度为 4—6nm, 其储放氧性能比常规的储氧材料提高 25%以上,利用该材料制备的三效催化剂具有起燃温度低、工作窗口宽等特点。该专利技术可以制备 Ag、Au、Pt、Pd 和 Rh 等纳米金属粒子, 其粒子的粒径在 2—10nm, 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质。该技术的创新点是:(1)将化学法合成纳米材料体系改成流动体系,可以精确地控制反应条件,从而控制纳米粒子粒径;(2)利用管式反应器提高了纳米粒子制备产量,可以  规模制备纳米粒子,尤其是可以制备高分散的贵金属纳米粒子。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无机配体支撑/配位的金属催化剂技术
1. 痛点问题 催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90%以上的化学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催化。催化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传统的有机配体支撑/配位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被称为“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体系,存在有机配体制备复杂、昂贵、周期长、污染大以及催化剂不稳定和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条件苛刻危险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2. 解决方案 该项技术提出了“无机配体配位/支撑金属催化剂”的原创性新概念(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教育部科技转移中心等媒体报道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8/416736.shtm),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和《德国应用化学》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开创了多金属氧化物均相催化的新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具有优良电子转移能力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无机配体,与金属络合配位,在过渡金属周围薪酬电子蓄水池,通过均相催化等手段控制电子的转移,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 这种高效、简单、低廉、绿色、环保和易回收利用的催化剂合成和应用方法解决了传统“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存在的根本性难题。为目前化学工业生产上诸如氧化、缩合、偶联和硝化等高污染的反应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3.合作需求 与材料,能源,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染料中间体,食品领域的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化探索。
清华大学 2023-03-27
聚氨酣弹性体/无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纳米 TiN 等陶瓷颗粒为填料, 用聚四氢映喃配二醇
西华大学 2021-04-14
无机防火隔板 防火封堵板材 耐火板 防火板
产品详细介绍    无机防火板也称无机防火隔板、防火封堵板材。是用阻燃玻璃纤维、无机材料,阻燃液、固化剂等成份制作而成,具有阻燃性能好,遇火不燃烧时间可达3小时以上,机械强度高,不爆、耐水、耐油化学防腐性强、无毒等特点。无机防火隔板燃烧试验中,火焰最高温度达1000℃时不变形,各项指标符合GB23864-2009的规定要求,燃烧性能达到GB8624规定的A级(不燃性)标准。     无机防火隔板可用于制作防火隔板、盖板、面板、盘柜门板、电缆防火槽盒等 ,板材加工方便,可随意切割、电锯、铆钉上螺丝。其造价低、重量轻、安装方便主要适用于各类电压等级的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的防火保护和耐火分隔,大量应用在国内各类发电厂、化工企业、钢铁冶炼企业、矿山等电缆密集场所的电缆工程的防火阻燃。也是大型商场、酒店、宾馆、文体会馆、封闭式服装市场、轻工市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室内装饰防火阻燃工程的最佳防火阻燃材料。      无机防火隔板产品可采用切割锯进行分切,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制成所需用的形状,装配时采用钢支架或膨胀螺栓固定,钢架要用钢结构防火涂料刷。也可用本无机防火隔板装制成各种形式的电缆防火槽盒。      电缆耐火隔板主要由无机粘合剂、增强纤维等多种无机材料组成,其最大特点为不燃。该产品具有性能稳定、耐火性好的特点。产品达到国家一级防火要求。电缆耐火隔板经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电缆耐火隔板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缆防火保护,能有效的作为电缆隧道通道的耐火分割和阻止电缆着火蔓延。该产品厚度有5mm、8mm、10mm等多种规格。在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锯、铣加工,同时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可用任何一种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请保持电缆耐火隔板贮存环境的通风干燥,以保证电缆耐火隔板长期使用。    施工要点:      (1)、电缆耐火隔板安装前应检查隔板外观质量情况,检查产品合格证书;      (2)、在每档支架托臂上设置两付专用挂钩螺旋,使隔板与电缆支(托)架固定牢固;并使隔板垂直活平行于支架,整体硬确保在同一水平面上。螺旋头外露不宜过长,采用专用垫片。如遇桥架或支架不平整时,安装时应校正;     (3)、隔板间联系处应有50mm左右搭接,用螺栓固定,采用专用垫片,安装的工艺缺口及缝隙较大部位用有机防火材料封堵严实;     (4)、用隔板封堵孔洞时应固定牢固,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西安鑫博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过碳酰铵生产技术
过碳酰铵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无毒灭菌,杀菌,消毒剂,外观为白色的细小晶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较稳定,与传统的消毒剂―过碳酸钠相比,过碳酰铵活性氧的含量较高,在水中溶解度大,功效更安全,性能优异,广泛用于日化,生化,化工,饮食,医药,医疗卫生,纺织印染,造纸,皮革等多种工业部门。同时还应用于有机高分子合成作引发剂,使聚合反应转化率大为提高,在发达国家中,过碳酰铵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是相当热门的,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还处在启蒙阶段,不过由于2003年全国“非典”的教训,使人们对过碳酰铵的性能认识和生产应用肯定会出现。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碳基CMOS集成电路技术
发展了高性能、低功耗碳基CMOS集成电路技术,性能和功耗全面超越现有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信息器件。发表了包括两篇Science在内的SCI论文150余篇;相关成果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其他重要奖励,多次被NatureIndex等专题报道。
北京大学 2021-02-22
四取代碳手性中心的构建
1. 基于理论计算的过渡金属催化构建四取代碳中心(1) 设计并实现了 一种基于斃催化的卡宾前体与芳香酮舞基a -季铉盐偶联 制备季碳中心的方法。基于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的考虑,完成人设计了一个内 部氧化还原中性的底物一一芳香酮舞基a-季铉盐。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部分共 同连接到在线生成的卡宾实现氧化还原守恒从而构建两个新碳-碳键,进而实现 季碳合成。(2) 完成人通过底物诱导Pauson-Khand反应高选择性手性可控的构建手性 季碳。成人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烯基決基环己烷衍生物的反应活 性,通过实验证明对反应活性顺序的理论预测,并将此项设计应用于天然产物全 合成中。(3) 完成人提出了 一种通过金催化串联频哪醇类型重排反应构建桥头烷氧 基叔碳的新方法。2. 基于理论计算的小分子催化构建四取代碳中心通过麟参与联烯活化可以获得高活性的烯基鳞中间体,使用三取代碳亲核试 剂,则通过对烯基鳞亲电进攻则可直接构建四取代碳结构。完成人对勝催化剂进 行设计,使用手性氨基酸残基与勝结合,得到一系列手性麟-肽催化剂,并应用 于联烯偶联中,进而实现四取代碳的构建。3. 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的手性四取代碳构建(1) 完成人在对包含桥头季碳的多环天然产物Retigeranic Acid A的全合 成研究中,通过理论计算对季碳手性生成的研究大幅度提升了合成效率。(2) 完成人在Corti stat ins A以及Farnesiferol C的全合成中,使用到 了之前发展的金催化串联反应,通过频哪醇类型重排反应诱导构建选择性地构建 了桥头烷氧基叔碳手性中心。(3) 在理论计算化学的引导下,提出了一种错催化[3+2]环化反应,能够直 接构建具有两个桥头季碳的双环[3. 3. 0]骨架,并将此反应应用于天然产物灵芝 醇的全合成中。
重庆大学 2021-04-11
无公害快速碳氮共渗
本研究成果从热力学分析入手,了解多种材料在高温下分解情况,对多种渗剂的共渗活性进行试验比较,确定了一种新的渗剂及有关工艺参数。本新工艺渗速快(在相同条件下比煤油加氨气快1/3);组织状态好(基本上不产生黑色组织)产品变形小、无公害、操作简便,适用于井式炉、转炉、多用炉等常规设备;渗剂成本低与煤油氨气法相当。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新型碳量子点生物成像剂
本方法以丙三醇作为溶剂及碳源快速制备大量粒径小于 10 nm 的碳量子点。这种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能够达到 30 %左右。制 备好的碳量子点,不需要任何提纯即可与成膜性较好的高聚物混合得 到荧光碳量子点薄膜。而且这种碳量子点毒性低,水溶性好,荧光量 子产率高,在细胞及活体成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总之,该制备方 法简单易行,材料来源广泛且廉价,产率大。所得的荧光碳量子点具 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易成膜、低细胞毒性且耐光漂白等性质,已经作 为生物成像剂用于细胞的荧光共聚焦成像
兰州大学 2021-04-14
“微界面技术”助力“双碳”战略
国际领先的系列化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平台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团队历时20年以大型反应器中微纳尺度界面上的分子传递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研发出国际领先的系列化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平台,解决了炼油、石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生化制药和环境治理等化学制造领域普遍存在的“四高一低”(高压高危、高能耗物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投资、低效益)问题,不仅可使现有存量的化学制造装置大幅节能降耗、提高安全环保性能,同时可重塑传统的化学工艺流程和关键装备结构,突破国际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围堵。对于助力我国化学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革命性重塑意义。 已申请70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国际PCT 120项。该成果已荣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被两院院士评价为“具有原创性、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石化、新材料等多领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南京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