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及发电机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及发电机模型,包 括下述步骤:当进行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时,采用时间段为[0, Δt]的发电机模型,根据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获得线路 i 首 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一次电流整定值,当进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 整定时,采用时间段为<img file=""DDA0000599275030000011.GIF"" wi=""366""he=""75"" />的发电机模型,根据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原则,获得线路 i 首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一次电流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轮机调速系统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方法
发明涉及一种水轮机调速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整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实际机组水轮机调速系统控制对象进行 T-S 模糊模型辨识,得到高精度的水轮机调速系统仿真系统,然后依据该仿真系统建立以 PID 控制参数为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运用引力搜索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最优 PID 控制参数。由于本发明建立的仿真系统精度高,能真实反映实际机组特性,在该仿真系统上得到控制参数优化结果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机组,有效提高机组调速系统动态品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移动测试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移动测试装置。所述移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系统、支架固定系统以及支架转盘系统;所述测试支架系统包括纵向布置的外伸支架以及装在外伸支架上的多根竖向布置的支架吊杆,所述支架吊杆上装有可绕支架吊杆旋转、且可沿着支架吊杆长度方向竖向移动的探头支架;所述支架固定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架横梁以及装在支架横梁上的多根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架立柱;所述支架转盘系统自身可转动,且可沿外伸支架的长度方向纵向移动,还可沿着支架横梁的长度方向横向移动。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使测试探头等风速测试仪器在水平面及竖直面内可连续调节,并在地形模型上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点的风场特性。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移动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形模型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的移动测试装置。所述移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系统、支架固定系统以及支架转盘系统;所述测试支架系统包括纵向布置的外伸支架以及装在外伸支架上的多根竖向布置的支架吊杆,所述支架吊杆上装有可绕支架吊杆旋转、且可沿着支架吊杆长度方向竖向移动的探头支架;所述支架固定系统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架横梁以及装在支架横梁上的多根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架立柱;所述支架转盘系统自身可转动,且可沿外伸支架的长度方向纵向移动,还可沿着支架横梁的长度方向横向移动。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使测试探头等风速测试仪器在水平面及竖直面内可连续调节,并在地形模型上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点的风场特性。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电能接入模式存在的诸如 设备移动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接触火花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等问题,且对用 电设备使用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潮湿水下环境以及 生物体内等用电设备(机构)的供电。可广泛应用于电气化交通、人体内置设备 供电技术、工矿企业移动电气设备、工业机器人、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重庆大学 2021-04-11
非接触视觉测量与识别检测平台
 本项目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多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通用性强、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视觉测量与检测平台。实现复杂环境下对多种类目标(不同形状和尺寸零件、结构件等)、多参数(尺寸、平行度、挠度等)、多尺度的测量与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本项目瞄准新一代夜视、监控装备在电力、安全监控等国民经济领域的急需,主要以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中大阵列、小光敏元、高性能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提出了低应力、复用桥墩的器件微桥结构,突破了器件总体设计、纳米氧化钒敏感材料制备、多层复合微桥结构与工艺、读出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出阵列规模384×288、像元尺寸35μm×35μm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UIRFP)探测器,该成果与同期国外同类器件比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领先);申请发明专利55项(授权15项,申请美国专利3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仿生非贵金属氧催化剂
低温燃料电池能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能源转化装置,是汽车动力系统、家庭热电联用系统甚至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可选绿色能源。氧气还原反应是低温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单元,由于反应过程极为缓慢,需在较高的过电位下进行,制约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学界普遍认为铂基材料能有效催化氧气还原,但这类贵金属的稀缺性和低 抗毒化能力使低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巨大挑战。 在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领域,南京大学近年来提出了以氧化石墨烯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利用固相反应制备氮掺杂石墨烯,制备的催
南京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源侧功率变换器、电磁场发射 单元、激励信号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磁场接收单元和汽车侧功率变换器;电源模块和电源侧功 率变换器相连,电源侧功率变换器与多个电磁场发射单元相连,电磁场发射单元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相 连,电磁场接收单元、汽车侧功率变换器与激励信号模块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动汽 车行驶过程进行动态无线充电,从而可克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