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饲料添加剂系列产品生产技术
饲料添加剂牛羊乐即磷酸脲,是国内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反刍家畜饲料添加剂。国外从7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饲喂肉牛产肉量可增加10-15%,奶牛奶量增加12-18%。喂羊增重显著,还可提高羊毛产量,喂雏鸡可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年产1万吨生产线,设备投资450万元。 氯化胆碱 (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 ,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还可用作塑料及印刷业的抗静电剂和二元羧酸酯化的水解催化剂及植物生产调节剂等。每公斤饲料添加2~3克氯化胆碱,蛋鸡每月多产蛋7~10%,肉鸡每月增重100余克,对猪、马、兔、貂等动物和鱼类均能促进生产、繁殖,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本技术开发的用价廉易得、无污染、能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取氯化胆碱。工艺简单,无三废,成本低,效益好。年产1万吨规模,设备投资450万元。 双乙酸钠是当今理想的新型高效防霉保鲜助长剂,具有毒性极小,无残留,高效防霉防腐、保鲜、增加营养价值等功效,是联合国FAO/WHO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本课题组,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研究开发出以醋酸与烧碱反应制取双乙酸钠的新工艺。该技术设备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工艺合理、操作方便、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成本低、无三废排放。年产5000吨规模,设备投资约12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饲料添加剂系列产品生产技术
饲料添加剂牛羊乐即磷酸脲,是国内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反刍家畜饲料添加剂。国外从7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饲喂肉牛产肉量可增加10~15%,奶牛奶量增加12~18%。喂羊增重显著,还可提高羊毛产量,喂雏鸡可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年产1000吨规模,设备投资:45万元。 氯化胆碱(氯化-2-羟乙基三甲胺),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还可用作塑料及印刷业的抗静电剂和二元羧酸酯化的水解催化剂及植物生产调节剂等。每公斤饲料添加2~3克氯化胆碱,蛋鸡每月多产蛋7~10%,肉鸡每月增重100余克,对猪、马、兔、貂等动物和鱼类均能促进生产、繁殖,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本课题组开发的用价廉易得、无污染、能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催化反应制取氯化胆碱。工艺简单,无三废,成本低,效益好。年产1万吨规模,设备投资45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环保型饲料原料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油粕、杂粕含有抗营养因子,液态油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不方便、 易氧化及养殖业对绿色、环保、安全保健剂需求,开展了环保型饲料原料制备技术研究。     1. 以饼粕为原料制备高效活性饲用肽蛋白技术     以豆粕、棉粕、葵花粕等为原料,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生物发酵,通过温度、湿度、物料配比、发酵时间等优化,形成高效活性饲用肽蛋白制备技术,生产出富含寡肽,易消 化利用肽蛋白,开发出新的蛋白质饲料,并实现了体外预消化的科技创新。采用“气流流化床干 燥或低温负压干燥”技术,在烘干中将主要固态发酵后的物料加入稀释原料,扩大物料表面积比,降低物料粘稠度,保留了产品中有益菌不被过多破坏,增加了产品营养特性。     2. 以液态油脂为原料制备酰羟基化乳化油粉技术     以玉米油、大豆油、棕榈油、磷脂油为原料。①在反应釜内加入磷脂油和 1%~3%乙酸酐,50℃~70℃下搅拌反应 60~90 分钟;②再加入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比例因动物种类不同而 不同)和 1%~2%乙酸酐,70~85℃下搅拌反应 120 分钟;③再加入15%~20%双氧水,70~85℃ 下搅拌反应 90~120 分钟;④最后与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添加比例 1%~3%)进行中和,并在减压条件下脱水,产品即酰羟基化乳化油。酰羟基化乳化油再与膨化玉米粉按比例混合得到酰羟基化乳化油粉。以上工艺优化形成了乳化油粉制备技术,用该技术对油脂进行酰羟基化改性,不仅开发出新的能量饲料,而且在提高油脂抗氧化性、乳化性和水乳液稳定性方面实现突破,有利于动 物吸收与利用。     3. 以畜禽屠宰下脚料为原料制备高氨基酸羽血粉制术     以畜禽屠宰下脚料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水解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形成高氨基酸羽血粉 制备技术,制备出新的蛋白质饲料——高氨基酸羽血粉,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科技创新。用 该技术生产的羽血粉既保住了羽毛、血粉等应有氨基酸成分,又破坏了角质蛋白壁,使羽毛蛋白 链的硫键、肽氢键断裂,使可消化氨基酸比率提高实现突破,达到 81%以上,提高了营养价值。     4. 功能性保健剂制备技术 ⑴干酪乳杆菌-菊糖-黄多糖合生元菌液制备技术     研制出干酪乳杆菌-菊糖-黄芪多糖合生元菌液,确定其适宜制备条件:培养基初始 pH 值 6.5~6.6,菊糖-黄芪多糖浓度为 8~10g/L,菊糖和黄芪多糖比例 3:7。37℃培养 24~26h。 ⑶复合酸化剂制备技术 通过复合酸化剂缓释能力、酸结合力、体外抑菌、体外模拟消化及断奶仔猪饲养试验研制出 以磷酸、富马酸、苯甲酸为原料,二氧化硅为载体的 2 个复合酸化剂,酸化剂 1(重量百分比: 磷酸 50%,富马酸 10%,苯甲酸 20%,二氧化硅 20%)和酸化剂 2(磷酸 50%,富马酸 15%, 苯甲酸 15%,二氧化硅 20%)。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大黄鱼专用环境友好型系列高效配合饲料
项目成果/简介:该成果是在近20年专注研究大黄鱼营养需求和饲料利用的基础上,开发可替代鱼粉的新型蛋白源、研制高效免疫增强剂、通过养殖模式选择、投饲策略制定和营养调控改善大黄鱼品质、研究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其生长代谢影响及在体内残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高效无公害饲料以及相关的投饲技术。另一方面,研究大黄鱼仔稚鱼的摄食行为(摄食相关激素研究、高效诱食剂开发)、消化生理(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基因表达变化等),并进行蛋白源选择、添加剂筛选以及工艺优化,配制出高效大黄鱼人工微颗粒饲料和开发相关的应用技术。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还严重依赖于直接投喂下杂鱼,配合饲料的普及率不及20%。“以鱼养鱼”导致野生鱼类资源锐减,甚至出现近海“无鱼可捕”,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疾病滋生等严重问题。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配合饲料代替下杂鱼养殖大黄鱼是必然。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2015年我国养殖大黄鱼的产量为9万吨。而现在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市场容量约为2万吨,如果大黄鱼养殖全用配合饲料,约需25万吨,潜在的配合饲料年产值还可以增加超过20亿元。同时,使用该成果开发的系列配合饲料养殖大黄鱼,将比投喂下杂鱼减少氮、磷排放分别为60%和30%,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1210178803.7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大黄鱼专用环境友好型系列高效配合饲料
该成果是在近20年专注研究大黄鱼营养需求和饲料利用的基础上,开发可替代鱼粉的新型蛋白源、研制高效免疫增强剂、通过养殖模式选择、投饲策略制定和营养调控改善大黄鱼品质、研究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其生长代谢影响及在体内残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高效无公害饲料以及相关的投饲技术。另一方面,研究大黄鱼仔稚鱼的摄食行为(摄食相关激素研究、高效诱食剂开发)、消化生理(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基因表达变化等),并进行蛋白源选择、添加剂筛选以及工艺优化,配制出高效大黄鱼人工微颗粒饲料和开发相关的应用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无抗饲料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应用
已有样品/n本成果主要应用于饲料工业或者养殖业领域。本项目围绕仔猪抗生素替代品营养生理功能及其调控开展系列研究,系统研究了功能性氨基酸、核苷酸和植物提取物从母猪到仔猪、生长肥育猪氨基酸的营养功能,阐明了功能性氨基酸、核苷酸对孕体发育和繁殖障碍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揭示了其在猪肠道中的高效利用规律,阐明了其调控肠道功能、营养素沉积分配和繁殖生理的作用机制;合理配以中草药调控养分营养代谢,研制出可提高生猪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和机体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抗生素的替代系列技术集成在企业进行新产品优化,提高了猪对饲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瓦氏黄颡鱼成鱼颗粒饲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瓦氏黄颖鱼成鱼生产过程中的无公害高效人工颗粒饲料,它不仅可以促进瓦氏黄颗 鱼的生长,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保护长江上游瓦氏黄颗鱼种质资源,维持瓦氏黄颗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 展。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所发明的人工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好、溶失率低,对水中污染小;(2)明 显改善瓦氏黄颖鱼的色泽,促进鱼生长;(3)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4 )蛋白质水平为32-36% ,脂肪水平为4-7%。
西南大学 2021-04-13
调控养成期草鱼肉质鲜嫩的饲料配方技术
该技术针对用饲料养殖草鱼引起肉品质和风味下降的现实,提供了一种使肉质鲜嫩的养成期草鱼配合饲料。该技术充分考虑了草鱼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特点,能提供其最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并确保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得到有效处理,不会对鱼类产生副作用,从而保证草鱼处于优秀的健康状况。该技术还充分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平衡供给,可使养殖的鱼类肉嫩鲜美,咀嚼度好,具有大湖野生草鱼的口感和风味。同时,该技术不使用抗生素等添加剂,可以确保养殖草鱼的安全环保。 该技术适于池塘主养1龄以上草鱼(草鱼生物量占养殖水体生物量的60%-70%)套养杂食性鲫或鲤(占总生物量的10%-20%)及滤食性鳙和鲢(占总生物量的20%)养殖模式下所用的养成期草鱼配合饲料。 市场预期:因使用该技术生产的饲料饲养草鱼可具有跟野生草鱼相同的鲜美肉质和风味,而且具有高产和食品安全优势,故可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同时,可帮助有志于打造优质草鱼品牌的企业实现品牌梦想,从而提升草鱼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预计可实现销售价格提高20%。 成果完成时间:2014年4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仿刺参功能性饲料及添加剂生产技术
研发了仿刺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剂”及“抗病性功能添 加剂”两种添加剂,利用这两种添加剂,成功开发出仿刺参功能性饲料。对比 实验证明,功能性饲料在促进仿刺参生长和抗病力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促生长作 用比常规饲料提高 15%,对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主要致病菌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 胞菌的抵抗力提高 30%以上。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按照 2012 年海参产量中有 1/2 使用配合饲料饲 喂,即可 8 万吨配合饲料的市场容量。预计本成果产品第一年生产销售量 1200 吨以上(考虑到产品进入市场所需时间为二到三年),可创利税 240 万元,第 二年生产销售量达 1800 吨,创利税 360 万元。以后随养殖业的发展,需求量会 迅速增长,饲料生产直接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蛋鸡规模化健康养殖关键营养参数与饲料配制技术
一、成果简介 成果源于国家科技攻关专题《规模化养殖蛋鸡营养参数研究》等项目,主要由《蛋鸡全阶段可利用必需氨基酸需要及理想蛋白模式》和《植酸酶对蛋鸡Ca、P、Zn、Mn等的互作效应》等核心成果构成。阐明了蛋鸡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和种鸡产蛋期真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和理想蛋白模式,建立了产蛋鸡动态理想蛋白模式。配套提出了规模化健康饲养条件下,蛋鸡各生产阶段主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需要量、植酸酶最佳用量和潜在营养价值等营养参数和饲料工艺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