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emi-dry可穿戴脑电测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Semi-dry可穿戴脑电测量系统可穿戴脑电测量系统世界首创的Semi-Dry EEG水电级脑电系统(半干式电极),能够在脑电电极上通过少量水滴湿润的情况下执行高质量信号采集的技术(半干式电极几乎是干燥的),实际数据质量比干电极脑电系统更精确。与纯干电极设备对比,Semi-Dry EEG半干式电极脑电设备可以只使用少量水滴的湿度,但采集脑电信号质量比干电极更好;与传统的凝胶电极对比,实验准备时间比大大缩短,极短的系统配置时间即可开始工作,使用后无需清洁设备和头部。少量水滴对比长时间涂抹凝胶对于参与者来说也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与满意度,并且一旦完成实验水滴会蒸发掉(不需要像凝胶电极脑电系统一样清洁设备和头部)。Semi-Dry EEG/ERP系统是紧凑型便携式脑电系统,可实时记录8-64个EEG通道;由于Semi-Dry半干式电极传感器的创新设计,湿度可持续长达6小时,适合长时间数据连续采集,为用户提供了自由移动的高可用性。当进行高导联实验采用20-64个传感器时,用户可以更好地配置,使用更舒适。同时通过津发科技ErgoLAB人机环境测试云平台的EEG脑电同步采集分析模块拥有能够协同工作并与其他眼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实时同步测量身体生理参数(如HRV,EDA,BVP,RESP,EMG等)。Semi-Dry EEG传感器放置在标准位置,高度稳定的触点和有源屏蔽,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系统具有主动屏蔽,与湿度传感器相结合,使传感器接触更稳定,这意味着在运动状态下采集信号质量更好,即使在户外作业条件下或存在电磁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可靠,精确的数据记录。专为实验室外真实自然户外现场研究条件下多功能监控脑电图而设计,其操作简便佩戴舒适,系统配置非常快速且不需要使用电解凝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舒适性和极高实验效率,同时由于其256Hz-1000Hz高采样频率和24Bit高精度也为实验室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辟了大量可能性。该设备可结合津发科技ErgoLAB多通道模块化同步平台进行基于云架构的实验设计、数据同步采集处理,以及多通道人-机-环境测试数据综合分析,通过津发科技ErgoLAB人机环境测试云平台的EEG脑电同步采集分析模块拥有能够协同工作并与其他眼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实时同步测量身体生理参数(如HRV,EDA,BVP,RESP,EMG等)。 ErgoLAB平台允许与其他技术同步采集并自主执行分析或使用津发科技ErgoLAB的综合分析平台。此外,对于任何特殊要求,津发科技ErgoLAB支持二次开发定制服务。定制开发服务♦支持EEG/ERP/BCI脑电与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和BCI脑机接口技术开发♦实时多通道信号时域分析;♦实时多通道信号频域分析;♦兼容OpenVibe、BCI2000、EEGLab等第三方BCI脑机接口软件♦支持SSVEP、ERP/P300、MI三种主流BCI脑机接口研究范式;♦识别多种BCI脑机接口指令;♦提供成熟的BCI脑机接口算法;BCI脑机接口应用♦ BCI脑机接口基础开发平台;♦ BCI脑机接口+外骨骼;♦ BCI脑机接口+机器人;♦ BCI脑机接口+VR虚拟现实交互。与广泛的数据同步将脑电数据与广泛的数据同步,包括常用的生理数据GSR皮肤电,呼吸和心率等、EEG脑电,眼动、fNIRS近红外脑成像,人体动作,行为观察、面部表情、生物力学、人机交互。实现极低延迟的同步水平同时确保您的整体方案的便携性。Pro Glasses 2 提供了独有的硬件同步能力,无需携带沉重的笔记本电脑。数据分析模块如果研究人员希望得到比实时观察更深入、全面的结论, ErgoLAB可提供数据后期分析的强大工具。该软件为可穿戴式眼动追踪研究而设计,功能包括数据的叠加、诠释和可视化等。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液氦低温强磁场物性测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无液氦超导强磁场平台能够提供一个5~18特斯拉的强磁场环境,温度可以从1.6K连续变化到300K,无需液氦制冷,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操作灵活简便。 应用领域:磁光效应,磁化率和磁特性测量霍尔效应测量和电特性测量           超导转变点和临界电流,磁性转变点和磁场中的比热测量顺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医学方面研究工业方面的应用(高磷土等工业矿石的处理)晶体生长污水净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产品特点:Ø  无需液氦,运行费用低实验时不需要再消耗昂贵的液氦或者液氮就可以维持4K或更低的温度,拥有制冷剂自动循环系统,使运行费用降到最低。Ø  快速变温能力,控温准确变温样品室和超导磁体共用同一个制冷装置,温度从300K降到4K只需1个小时左右,控温精度可达25mK 。Ø  全自动操作,安全可靠系统具有多项自动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转。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士也可自如操作。同时也提供了数据共享,采用其它相关软件也可以实现操作控制。Ø  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自动控温装置低温公司开发了一套软件用来控制和检测无液氦超导系统。可实现对磁场,样品温度控制实时监控。可视化操作界面,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提供实验数据分析,也可以将数据导出用于专业软件分析。性能指标磁场范围(标准):5~18特斯拉控温范围:1.6K~300K样品降温时间:大约1个小时从300K~4K样品室尺寸:24mm或者29.5mm系统测试选件 1、霍尔效应及电阻率测量选件主要指标:Ø  2400电流源表量程范围:1 nA to 1 A.Ø 2182数字万用表的测量范围:100nV to 10V. Ø 电阻测量范围: 108 ohm to 10-7 ohmØ 测量精度:0.01% (量程的极端测试除外)Ø 系统具有扫描功能RnX 测量选件带有8 个电接头, 最多电测量接头可达到24个,因此一次实验,最多可测量6个样品。最大样品尺寸 10mm 直径DC电阻测量量程 10-7 to 108 OhmsDC电压量程 1V to 1mV电阻测量精度 < 0.1%  1-106 ohmAC 电阻测量频率,使 Stanford PSD 电桥法 1Hz to 100kHz 2、AC磁化率测量选件   在变温样品室内装上带线圈的特殊探杆,来产生AC磁场和监测样品的反应。样品室的直径为5mm,样品可手动的从上安装在线圈的中心,在测试探杆上装有Cenox传感器,用来检测样品的温度,AC磁场频率范围宽,磁场的监测器采用的是PAR高灵敏度相位探测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AC磁场最大值 10Hz时为100G1kHz灵敏度 4K时为10-8emu有效频率范围 0.1Hz到10kHz最大样品尺寸 5mm直径探杆外径尺寸 24mm温度范围 1.6K-300K 3、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选件特殊的带有线圈的测试探杆与低温装置外部的样品驱动的机械装置配合使用,便形成了测量材料DC磁特性的振动样品磁强计选件。VSM的样品驱动机械装置是由Cryogenic公司开发研制的,样品在测试线圈中的最大运动距离为10mm,可测试的最大样品尺寸为5mm,线圈探测器采集的信号直接由高灵敏度的PAR锁相放大器进行处理。 技术规格样品尺寸 最大为5mm直径的球体样品的移动 10mm (peak to peak)VSM的振动幅度 0到10mm(peak to peak)频率范围 10—100Hz通常操作频率 20Hz背景噪音 10-6emu精确度及重复性 0.5%温度范围 1.6  1.6K到300K4、比热测试选件  比热测试选件采用氮化硅薄膜上的带温度计和加热器的微型热量计对毫克级的样品进行比热测试。热量计工作在低压的交换气体中,封闭在锥形密封的腔体中。样品通过真空润滑脂直接粘到热量计的芯片上。AC热量测试法是可行的热量测试方法,加上生产传感器用的氮化硅薄膜技术,AC测试方法具有非常卓越的灵敏度,而且操作非常简单。5、热传导测试选件 Cryogenic公司采用锁相技术来进行热电功率和热传导的测试,测试探杆可根据用户样品的具体测试需要来进行定做。 热电功率的测试技术指标热电系数:+/-цV/ K温度范围:3到300K 系统扩展选件 1、 He3和稀释制冷机选件He3选件可以提供低至0.3K的样品温度。稀释制冷机选件可以提供低至0.01K的样品温度。2、 电阻测量选件的高温炉装置温度范围:300K到1000K3、 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温炉装置温度范围:300K到1000K4、 样品旋转平台一维、二维及三维样品旋转平台,可以使样品可在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分辨率为0.2度的旋转。5、 光学窗口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加上光学窗口,用作低温强磁场下的光学实验平台。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分流分相式天然气-水-油多相流体测量技术
经过十年多的实验室研究,本项目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现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工业应用,相关研究论文也在国际和国内杂志上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分流分相法的测量原理是,首先采用一种独特的多相流分配技术从多相流中严格按比例分流出一小股多相混合物,并将其分离成单相气、油和水,然后分别用单相流量计测量它们的流量,最后仍将这部分流体返回被测两相流体的管道,多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则根据比例关系而确定。因此,分流分相法实际上将多相流体的流量测量变成了单相流测量,同时又具有很小的体积,便于做成仪表广泛应用。由于所有仪表都工作在单相流中,因而,不但能显著提高测量仪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测量过程与流体的性质无关,计量精度目前已接近3%,有希望逼近单相流的测量水平。采用分流分相法研制的注汽流量干度仪也已通过工业性考核试验,在胜利和新疆油田得到推广应用,流量和干度的测量精度均达到3%,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测量注汽流量和干度最好的仪表。分流分相式气-油-水三相流量计经过5年多的实验室研究,已经趋于成熟,测量精度能达到3%以内,具备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能力。在油气田使用该项技术能替代目前的分离计量设备,大幅度降低油田的开发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自动化检测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机械式气动换向阀过渡机能自动测量技术
Ø  成果简介:机械式气动换向阀的过渡机能表征了在换向过程中各通口连通和切断的情况。是换向阀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使用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推动阀芯移动实现阀的换向,换向过程中利用两个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两个通孔的压力,同时,采用高分辨率的光栅尺记录下各个通口压力突变点时的阀芯位移, 将两个位移数值相减即得到机械式气动换向阀的过渡机能。Ø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向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可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系统能够联网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变压器、GIS、电容型设备等输变电一次设备,及时发现输变电设备内部的各种短路、局部放电、绝缘受潮和老化等故障,并实时诊断预警,为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指导数据,大大提高了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该系统是总结十多年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关于绝缘泄漏电流测量、介质损耗测量、局部放电测量、振动特征测量和故障诊断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检测和处理经验,采用最新的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和最新诊断理论、算法实现的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化、综合化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故障综合诊断,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基于该课题,我研究团队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承担“973” 、“863”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其他横向项目10余项。有100余台套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现场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基于光纤光栅的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
油气管道安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一旦发生泄露或爆炸会给国家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截止目前,据统计全国油气管线铺设总长 12 万公里以上,并存在大约 29000 个隐患甚至是重大隐患,严重威胁到国家能源大动脉的安全 运行。石油产业对于实时、高效、安全的监测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对 于监测手段也要求更高,包括监测过程的安全性、期间对于腐蚀环境 的耐受性、寿命、监测范围等等。 针对油气管线特殊的应用场合,基于短栅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 了一种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监测管线表面应力 变化对油气管线腐蚀缺陷进行在线监测,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结合波 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及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开发了基于光纤光栅的管 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中海油渤南龙口天然气终端 处理厂
南开大学 2021-04-11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向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可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系统能够联网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变压器、GIS、电容型设备等输变电一次设备,及时发现输变电设备内部的各种短路、局部放电、绝缘受潮和老化等故障,并实时诊断预警,为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指导数据,大大提高了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该系统是总结十多年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关于绝缘泄漏电流测量、介质损耗测量、局部放电测量、振动特征测量和故障诊断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检测和处理经验,采用最新的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和最新诊断理论、算法实现的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化、综合化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故障综合诊断,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一种在线水质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专利号:ZL 201210372614.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水质快速检测系统,属于工业废水水质检测领域。所述检测系统由检测装置、电源与信号转换处理装置、指示剂投加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四部分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用于直接显色或指示显色工业废水水质检测,具有响应速度快(<1秒)、抗腐蚀性强(无废水接触元件)、运行稳定(无活动检测元件)、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回转机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回转机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以化工、石化等行业的回转机械为对象,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和独创的全息谱监测诊断方法,全面、实时、连续地实现了机械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故障诊断。在线监测和诊断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光纤计算机网络,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在线监测和诊断系统中前端监测计算机、主监测计算机和诊断分析计算机并行工作,保证监测的连续性和实时性;多任务的系统运行环境,保证了对突发事件数据和信息的捕获,实现了事故追忆功能;在线监测和诊断系统采用通用的网络协议,提高了系统的互联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面向智能制造的衣物在线编辑与虚拟试衣系统
实时衣物仿真和在线衣物编辑技术是服装制造行业、电商零售行业、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当前国内外的虚拟试衣技术有两种主流技术路线:第一种是传统的基于物理仿真的虚拟试衣技术,具有真实性强、可用于服装设计等特点,但基于物理仿真的虚拟试衣技术的主要缺点是速度慢。另一种技术路线是基于表面形变的虚拟试衣技术,具有速度快的优势,但缺点是真实性差,不适合“量体购衣”和“量体裁衣”。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779 7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