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截面非接触燃煤电站一次风粉静电检测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一次风粉传感器为全截面环状非接触式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煤电站制粉系统中煤粉颗粒物的摩擦起电原理,结合先进的测量模型实现煤粉流速、浓度及流量进行在线实时测量,误差优于5%。 主要技术特点: 全截面结构,其内径与一次风管相同,不存在盲区,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非接触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 采用被动式静电检测原理,传感器只对移动煤粉敏感,测量系统免维护。传感器安装在近燃烧器端,真实反映了入炉的各一次风管内煤粉浓度和流速分配状态。 结合风粉调节手段,可优化燃烧,减低污染物排放,防止锅炉结焦、腐蚀、水冷壁爆管等,对锅炉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3
全截面非接触燃煤电站一次风粉静电检测技术
成果介绍燃煤电站锅炉一次风粉传感器为全截面环状非接触式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煤电站制粉系统中煤粉颗粒物的摩擦起电原理,结合先进的测量模型实现煤粉流速、浓度及流量进行在线实时测量,误差优于5[%]。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全截面结构,其内径与一次风管相同,不存在盲区,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接触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市场前景结合风粉调节手段,可优化燃烧,减低污染物排放,防止锅炉结焦、腐蚀、水冷壁爆管等,对锅炉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向大型火力发电厂,制备电厂推广并运营。
东南大学 2021-04-13
全截面非接触燃煤电站一次风粉静电检测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一次风粉传感器为全截面环状非接触式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煤电站制粉系统中煤粉颗粒物的摩擦起电原理,结合先进的测量模型实现煤粉流速、浓度及流量进行在线实时测量,误差优于5[%]。主要技术特点:全截面结构,不存在盲区,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接触式,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采用被动式静电检测原理,传感器只对移动煤粉敏感,测量系统免维护;传感器安装在近燃烧器端,真实反映了入炉的各一次风管内煤粉浓度和流速分配状态;结合风粉调节手段,可优化燃烧,减低污染物排放,对锅炉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3
非接触法激光收缩膨胀测定仪NELD-LS730
执行标准:GB/T50082-2009,JC/T 2630-2021,JTG3420-2020 耐尔得自主研发的“非接触法激光收缩膨胀测定仪_NELD-LS730”作为本次标准的规范性收缩率试验方法中的试验验证仪器。本品采用进口激光传感器,设计了灵活多角度的测试平台,10.8寸触摸屏,嵌入式测试软件,满足1-6通道的测量,并具备任意双通道测量横向试件,单通道纵向测量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早龄期自由收缩,非接触测距12mm,精度1μm,有利于科研单位对数据精度提高的实现。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4
水下自主航行器与水面移动平台的水下非接触移动接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与水面移动平台的水下非接触移动接驳装置,该装置包括水面移动平台侧部分和水下自主航行器侧部分;其中水面移动平台侧部分主要包括水面移动平台船体、非接触接驳主控单元、喇叭状导引口、非接触电能传输初级线圈、水面移动平台侧信号传输天线、电磁铁锁紧单元、水面移动平台侧声学通讯定位模块、圆筒型导引口等,水下自主航行器侧部分主要包括视觉导引组件、水下自主航行器侧声学通讯模块、水下自主航行器侧信号传输天线、水下航行器主体、非接触电能传输次级线圈、电磁锁紧块、锥形保护套。本装置增大了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探测范围和相关探测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并且降低了水下自主航行器的回收成本。
浙江大学 2021-04-11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非调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
非调质钢作为高效节能环保型钢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它是指经过精密锻造或热轧并控制冷却后就可以达到调质钢才能得到综合性能的一类钢,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省掉调质工序而得名。由于其具有节省能源、材料、减少淬火变形开裂、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得到迅速发展和使用,使用量日益增大,广泛用于诸如汽车连杆、曲轴、转向节轴、驱动轴、前桥等零件和结构件,是汽车用钢的典型代表。非调质钢属于合金结构钢,为了保证合金结构钢所制零件的使用寿命,对其洁净度有严格的要求,非调质钢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冶炼,但其对洁净度的要求,只能比合金结构钢更高,而且非调质钢属于微合金钢,要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其钢液必须是满足一定的洁净度的。因此,开发非调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及其重要。 (1)非调质钢中夹杂物成分控制技术。将不同工序夹杂物成分求平均值,观察夹杂物在全流程的变化趋势。从 Al 2 O 3 -SiO 2 -MnO 三元相图可以看出,夹杂物中主要成分是 Al 2 O 3 和 MnO。随着冶炼进行,夹杂物中 MnO 含量变化不大;夹杂物中 SiO 2 含量比较稳定,在 10%左右,VD 破真空后夹杂物中 SiO 2 含量有所升高,其余工序几乎没有变化。夹杂物平均成分在 Al 2 O 3 -MgO-CaO 2 三元相图变化表明,钢中夹杂物中 MgO 含量较低,约在 10%以下,冶炼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VD 真空处理后,由于渣线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导致出现部分高 MgO 含量的夹杂物,而良好的渣吸附作用使夹杂物中 MgO 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夹杂物中 CaO 含量在冶炼过程中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夹杂物平均成分在 Al 2 O 3 -SiO 2 -CaO 三元相图变化表明,冶炼过程中 SiO 2 含量稳定;夹杂物中 CaO 含量在 LF 进站时较低,经过 LF精炼后,夹杂物从 Al 2 O 3 -MnO 为主要成分,转变为 Al 2 O 3 -MnO–CaO;VD 真空精炼对夹杂物成分影响不大,但增 S 操作后,夹杂物中 CaO 含量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生产 CaS 的缘故;连铸过程由于二次氧化,使夹杂物中 Al 2 O 3 含量上升,夹杂物 CaO 含量有所下降。全流程夹杂物平均成分在 Al 2 O 3 -MnO-CaO 三元相图变化表明,电炉出钢后夹杂物中 Al 2 O 3 含量较高,LF 出站和 VD 真空后夹杂物中 Al 2 O 3 含量有所降低,CaO 含量有所升高,渣钢平衡反应是其主要原因;夹杂物中 Al 2 O 3和 MnO 含量在增硫之后有所升高,可能是由于连铸过程中有二次氧化导致。 (2)非调质钢中夹杂物数量和尺寸控制技术。根据 Aspex 扫描结果做出的全流程钢中硫化物、氧硫化物、氧化物分布图,如图 2。对全流程单位面积夹杂物数量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冶炼的进行,氧化物数量在 VD 破真空前持续降低,软吹后数量有所升高,之后较为稳定,数量约在 12 个/mm2 ,多数氧化物夹杂属于氧硫化物,在 VD 破真空后明显降低,较 LF 工序后期降低约 50%,体现了极佳的精炼效果。连铸过程的氧化物夹杂数量稳定,保护浇铸较好。铸坯和轧材横截面中数量均较低,约 10 个/mm2 。硫化物是最终钢中主要夹杂物。LF 精炼和 VD真空精炼使钢中的硫化物数量降低。在 VD 破软吹后加入 FeS 进行增硫,硫化物数量明显升高,铸坯中由于凝固过程有充分的时间让硫化物聚集长大,因此数量较低,但面积较大。轧材横纵断面中硫化物数量较高,但相对铸坯中尺寸较小,轧材纵截面硫化物的尺寸相对横截面较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关于表面水的非侵扰式成像研究
利用一氧化碳分子对针尖进行化学修饰,调控针尖的电荷分布,通过探测电四极矩针尖与强极性水分子之间的微弱高阶静电力,获得了弱键合的水分子团簇甚至亚稳结构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并在原子尺度上确定了其氢键构型和氢原子的位置。
北京大学 2021-04-11
高速列车非侵入式智能感知技术
本技术采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算法,处理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智能辨识高速列车运行状态。以高速列车外部受流装备为对象,从受电弓状态实时感知与能耗分项统计两个角度,展示非侵入式智能感知技术在高速列车的最新应用。 1.受电弓状态实时感知 获取受电弓的原始信号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多个原始数据向量;对原始数据向量进行多尺度分解,从每个子频带提取特征量并构建时序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和受电弓故障的分类标记作为特征映射数据,训练故障识别预判机制;以原始数据向量和故障类型分别作为输入输出数据,训练故障识别模型。对受电弓的实时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原始数据向量和特征向量,故障识别预判模型根据特征向量对受电弓进行故障预判,若有故障,故障识别模型根据原始数据向量对受电弓的故障类型进行识别。实现列车运行状态下,对受电弓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与故障类型识别,且无需在列车外部及路网沿线另外加装硬件设备。 2.列车能耗分项统计 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结合位于电路关键位置部分传感器提供的实时数据,可对动力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厨卫系统、用户交互系统等不同功能模块,提供非侵入式能耗分项统计。统计结果能为铁路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优化列车运行管理模式,改进各系统的运行机制,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能耗。 图1 高速列车受电装置 图2 受流装置故障特征映射及辨识方法 图3 不同功能模块设备的提取特征 图4 不同设备的分项能耗统计
中南大学 2023-03-08
非金属板翅式换热器
一、 成果简介石墨改性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板翅式换热器,采用石墨改性碳纤维增强的聚四氟乙烯制成。该换热器可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冶炼等行业中有特殊要求(如强酸、强碱等)的冷凝、冷却、加热等多种工艺操作中。该产品已申请发明专利,年产800台规模,设备投资需100万元。二、 结构板翅式换热器是由翅片由翅片、隔板、封条组成,是在金属平板(称为隔板)上放一翅片,然后再在其上放一金属平板,两边以封条密封而组成一个通道。对各个通道进行不同方式的叠置和排列,钎焊成整体,就可得到板翅式换热器板束。为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在流道的两端部均设置导流片,并在板束两端配置适当流体出入口分头和接管,组成完整的板翅式换热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87 2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