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钨颗粒增强非晶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本技术利用微喷射粘结3D打印技术将钨粉和非晶合金粉末制成预压坯,将预压坯进行加热抽真空,采用热等静压进行热压成形,制备出钨颗粒体积分数高、非晶合金基体为完全非晶态结构且力学性能好的复合材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非晶合金因其独特的非晶态结构,具有明显优于传统晶态合金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但是非晶合金最大的的缺陷是缺乏宏观室温塑性,仅表现出极小的塑性变形能力。在非晶合金中添加晶体钨,既能增加材料密度,也可以在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中诱发非晶基体中多剪切带的萌生和扩展,保证相应的非晶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剪切“自锐性”等特性,同时又增加塑性与韧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粉末冶金可以突破尺寸和形状限制,相比传统制备方法具有众多有益效果,但是金属钨与非晶合金的密度差异显著,通过直接球磨混粉的方式很难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本技术利用微喷射粘结3D打印技术将钨粉和非晶合金粉末制成预压坯,将预压坯进行加热抽真空,采用热等静压进行热压成形,制备出钨颗粒体积分数高、非晶合金基体为完全非晶态结构且力学性能好的复合材料。项目旨在得到一种大尺寸、外加高含量且能均匀分布的小颗粒韧性相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于制备粉末密度差异大的其他复合材料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自支撑单层非晶碳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课题组专注于利用低电压扫描透射电镜(TEM/STEM)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作为研究工具,致力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新型二维材料中原子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联。在这一工作中,新加坡国立大学ÖZYILMAZ教授课题组利用激光辅助CVD方法低温生长出单原子层厚度的非晶碳薄膜,为解读二维非晶材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材料基础。林君浩课题组利用低电压球差矫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非均布并联机构的水果采摘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均布并联机构的水果采摘装置。包括定平台、四台电机、四组控制臂、动平台、末端采摘机构和控制系统;定平台竖直放置,四台电机均经各自的控制臂与位于定平台前方的动平台相连接,动平台前部安装有用于采摘水果的末端采摘机构,四台电机和末端采摘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可任意角度控制末端采摘机构对水果的位置定位,任意角度摘果,大大减小采摘机构的惯性和增加采摘机构的精确性;采摘时能减少水果损伤,具有灵活、精确、快速、低损伤的水果采摘优势。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薄膜非连续卷绕输送模切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非连续卷绕输送模切装置,包括:放料辊,用于对成卷柔性薄膜的放卷;收料辊,用于对成卷柔性薄膜的收卷;输送对辊,设在所述放料辊和收料辊之间,用于完成薄膜进给;摩擦对辊和设在放料辊上的滑差轴,用于协作保持薄膜在进给过程中的张力稳定;模切机,用于完成薄膜裁切;工业相机,用于对薄膜的模切切痕成像;工业计算机,用于对模切切痕成像进行图像处理,处理得到的误差作为薄膜输送进给步长的精度补偿。本发明通过视觉装置识别薄膜上的模切切痕,图像处理所得薄膜进给误差,补偿下一步薄膜进给步长,有效保证薄膜非连续卷绕进给工况下,模切机薄膜进给精度和裁切切口均匀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改进Crypten-MFCC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改进Crypten‑MFCC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针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信号的频域特性,采用线性滤波器组替代Mel滤波器,动态调整对数能量基准并优化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提取,融合差分特征与时域统计量,提高状态识别精度;结合Crypten框架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加密训练,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实现多方数据协同建模,通过加密梯度共享完成参数更新,确保数据与模型隐私。进一步引入二进制秘密共享技术降低加密计算复杂度,结合交叉验证动态优化参数,实现高效实时分类。该方法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同时,提升监测精度与效率,适用于智能电网、家居等场景的设备监测与管理。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非控环境下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项目实现自然视觉监控环境下单/多人的人脸检测、跟踪及识别。系统能实现单样本条件下,完成视频中所出现人物的身份判别,能应对自然监控环境下的光照、姿态、表情变化及面部遮挡物的改变。目前,系统识别精度在千人库小规模测试中达到 95%以上,识别速度为 25 帧/秒。系统主要特点在于: (1) 不同环境下的人脸特征点标记:以主动外观模型为基础,初始化后经过一组级联回归器的数次迭代来优化标记点,最终得到足够精度的标记点。方法能适应多姿态、多表情以及多种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人脸。 (2) 高效的有效人脸检测、跟踪及确认机制:在监控视频中,人脸在某些帧会出现模糊、严重遮挡而使得脸部特征严重缺失,此时所捕捉到的人脸已不适合进行识别。为此,通过建立高效的模糊及遮挡判别机制,自动抛弃原始检测到的非人脸和非正常人脸,完成非连续帧多个人脸的有效跟踪。 (3) 鲁棒且具有区分度的人脸特征提取机制:考虑到校正后的人脸仍然与原始样本人脸存在差距,从多个尺度从校正后的归一化人脸中提取不变性特征,能适应多种环境改变,同时设计特征投影空间,进一步加强样本区分度。 (4) 高速有效的识别确认机制: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建立视频识别序列中正确识别确认机制,通过 voting 方式,删除序列中的误识别,保留正确识别结果。 此外,为提高系统对人脸表情和眼镜等遮挡物的适应性,正在进行二次版本的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人脸表情归正以及遮挡物自动摘除的仿真,部分仿真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19
昨非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文鳐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19
一种基于嵌入式无线网络的多节点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无线网络的多节点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下位机、上位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下位机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测量模块、GPS模块、嵌入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包括PC机与智能移动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模块增加传感器与下位机的物理距离,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实时获取电量数据;易于实现多节点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与计算机进行无线互联,同时将移动设备作为上位机接入,增加装置的便捷性,辅以计算机终端软件,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终端的成熟硬件设备,还可以实现软件的高度复用;还可很容易提供高质量的Web服务,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化。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获得电能和沼肥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获得电能和沼肥的装置,包括槽体,槽体通过隔板分割成阳极室和阴极室,在阴极室内设置阴极材料,在阳极室内设置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通过导线和外电路负载连接,在隔板上靠近槽底位置设置聚乙烯异相阳离子交换膜:将从沼液中驯化得到的产电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搅拌均匀后以间歇或连续的方式加入阳极室作为阳极室液,将水加入阴极室作为阴极室液;在温度25~37℃的条件下,恒温培养12~36小时后,发生产电效应,并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在常温下运作,产电性能好、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无污染,对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