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非接触式激光测距系统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距离的高精度实时测量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工件的表面轮廓,目标物体的相对位置,形状描述等都离不开距离的高精度测量,非接触,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距离测量系统发展的趋势。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功能越来越强,光电耦合器CCD的日益普及,使符合实际工业生产要求的非接触高精度在线距离测量系统的研制成为可能。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 光学三角法检测技术。光学三
南开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式定位仪
深圳市米勒沙容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设备
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激光超声激发仪器、激光超声接收仪器、超声信号处理系统、机械运动单元、工控机等。备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内部和表面缺陷的检测。 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开发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非接触技术特点并且能够在线、现场应用的激光超声检测设备,可以解决我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检测和武器装备原位检测以及核工业设施高温、高压、辐射条件下现场检测问题,显著提高基础部件(如大型复杂型面部件、平板及管等)检测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质量控制能力和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评定水平,带动石油、电力、汽车、船舶等其它领域相关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主要性能指标:1. 检测方式:脉冲反射法、穿透法;2. 光声带宽:0.5~20MHz;3. 测量带宽:100MHz;4. 测量精度:<100µm;5. 可检材料类型:复合材料、金属;6. 缺陷类型:脱粘、腐蚀、裂纹、孔洞、分层、夹杂;7. 缺陷位置:表面、内部。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设备是北航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无损检测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非接触视觉测量与识别检测平台
 本项目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多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通用性强、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视觉测量与检测平台。实现复杂环境下对多种类目标(不同形状和尺寸零件、结构件等)、多参数(尺寸、平行度、挠度等)、多尺度的测量与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不间断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源侧功率变换器、电磁场发射 单元、激励信号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磁场接收单元和汽车侧功率变换器;电源模块和电源侧功 率变换器相连,电源侧功率变换器与多个电磁场发射单元相连,电磁场发射单元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相 连,电磁场接收单元、汽车侧功率变换器与激励信号模块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动汽 车行驶过程进行动态无线充电,从而可克
武汉大学 2021-04-14
非血接触人工心脏辅助装置
 为克服人工心脏血泵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血栓、血液感染等引起的并发症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直接心室辅助装置。该装置包裹在心脏表面(也可以在主动脉)上,直接机械式压缩衰竭或者停止搏动的心脏,使其泵出更多血液,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与血液接触型的人工心脏相比,此装置直接对心脏进行做功,由心脏再将辅助力传递给心脏中的血液,可以避免辅助装置与血液接触导致的并发症。  该装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辅助杯容积调节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治疗领域,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急救和短期心室辅助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Melux®非接触掌脉识别系统
Melux®非接触掌脉识别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独立支撑实时、大流量身份认证的“零漏洞、零介质”生物识别技术。通过FVR人手脉络识别技术,把浩瀚的人手脉络微特征变成了“原生码”,可准确区分世界上的任意两人,包括双胞胎; 同时达到十亿人次0.3秒闪速识别,支撑亿级用户的使用需求,完美替代了码、卡、币、证,为智慧校园、政府行政、社会管理、轨道交通、金融支付、智慧安防、公安司法、反恐维稳、公共服务、机场海关、出入口管理、借还书籍、医疗社保等领域提供高端的人工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优势: 超精准:每个人的掌脉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人的左右手不相同,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一样,可实现“一对一”精准实名认证; 超快速:百亿人次0.3秒闪速识别,可支撑10亿级的用户需求,满足地铁、高铁等高速大流量应用需求; 超易用:手掌一挥,瞬间完成身份认证、授权与智能管理,无需携带码、卡、币(现金)、证; 强隐私:内生理特征,隐性信息对外不可见,只有用户伸出手才启动认证,充分尊重用户个人意愿; 非接触:无需停留、无需接触,只需将手掌轻轻挥过设备感知区即可完成身份识别与认证,干净、卫生,避免了接触式病毒传播与感染风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世界上超精确的识别、认证与智能算法,麦仑技术远超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传统技术,最大程度发挥安全措施的保护能力。
广州麦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07
基于动车组的接触网参数非接触测试系统研究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针对目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利用动车组作为检测载体,基于二维激光雷达技术,对视距内障碍物所产生的轮廓曲线进行目标识别、运动跟踪,以达到在线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主要技术指标为导高、拉出值、双支接触线间距与高差、侧面限界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非接触式阵列磁控强化换热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寻求热物理性能优良的冷却介质并发展新型的强化换热和流动控制技术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液态金属流体(如镓、镓锡、镓铟锡和锂铅等)由于其对流换热系数高、液相温区宽、耐极限热流密度能力强、特定工况下材料相容性好及易于进行电磁控制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如电磁冶金、芯片散热、熔融3D金属流体打印、镍基合金焊接等。与常规流体相比,液态金属流体与电磁场相互作用可产生洛仑兹力,进而实现对不同流动区域的定向主动控制。磁钝体阵列作为涡流发生器对换热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孤立磁钝体,当雷诺数< 500时磁钝体阵列尾迹是稳定的,虽然这些涡流对换热有促进作用,但换热性能综合因子<1;当雷诺数=600时磁钝体阵列尾迹的不稳定性对换热的促进更强一些。因此可以考虑用磁钝体阵列作涡流发生器来强化换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5-21
非接触性智能筛查及导诊系统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祥泰博士研究团队联合江西憶源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徐林楠研究团队、北京万泰中联科技以及多家大型医院共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非接触式可视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内智能筛查诊断及防控系统并投入试运行。针对疫情蔓延形势,赣南医学院快速展开了应急科技攻关计划,从而实现导诊、分诊、就诊和预警非接触式智能一体化。 就诊时,医生通过高清双向可视对话问诊系统,实现疑似患者确诊前非接触式诊疗。同时,病历系统智能提取分析患者相关病情和检查结果,形成新冠肺炎潜在人群的疑似级别自动判别,辅助医师诊断。此外,对发热患者等潜在肺炎人群从导诊、分诊、诊间、检查和隔离区域全流程高清视频监控监测智能识别,进行智能追踪筛查和活动轨迹查询,实现全方位覆盖、不间断实时监控以及不当防护措施预警报警,同时在医院急诊科、门诊大厅等关键出入口位置,通过高清双视红外摄像仪、患者图像自动识别记忆技术以及人体高温发热提醒报警技术等,智能找出漏诊的发热疑似患者。
赣南医学院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