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德国BECK930系列微差压开关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德国BECK930系列微差压开关 产品型号:  930                                       应用 监测空气、非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压力和压差,可以应用在如下领域: • 净化空调和洁净室 • 智能建筑风机空调过滤网 • 环境保护 • 风扇和吹风控制 • 过滤器和吹风控制 • 流体和液位控制 • 气体流量控制   型号 使用一个带量程刻度的旋钮,调整压差传感器的压差设定值: 型号 压力可调整的上限从到 930.80 20   200Pa 930.81 40   100Pa 930.82 40   200Pa 930.83 50   500Pa 930.85 200   1KPa 930.86 0.5K 2.5KPa 930.87 1K   4KPa 压差开关应用于垂直安装,我们推荐应用接口朝下的管连接,如果开关是带AMP接头的水平安装,压差值可能比实际值高出20 Pa。   最大工作压力  所有范围都是10K Pa   介质  空气、非燃烧和非腐蚀性气体   温度范围 介质和环境温度从 -20~85℃ 存储温度-40~85℃   隔膜材料 硅树脂,温度为200℃   压力连接 2个塑料管连接片P1和P2,外径6mm, P1连接高压,记号为+ P2连接低压,记号为—   外壳材料 本体为PA6.6 外壳为PS   重量 带外壳:150g 不带外壳:110g   机械工作寿命 超过100万次开关   电气额定参数 标准型号:max.1.0A(0.4A)/250VAC 低压型号:max.1.0A/24VDC   电气连接 AMP浮子插入6.3mm×0.8mm,DIN标准:46244,或者按键式螺纹端子。 电缆PG-11或者M20×1.5     防护等级   IP54,带外壳   认证 CE认证的低压电气设备的73 / 23 / EEC
深圳市德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VKV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VKV 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以下简称分接开关)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式分接开关,它把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分接开关借助于开关头部法兰安装于变压器箱盖上。分接开关上还可加装转换选择器,有载分接开关不带转换选择器时,分接工作位置最多为12 个,带转换选择器时,分接工作位置最多为23 个。 VKV 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适用于设备最高电压40.5~126kV,最大额定通过电流600A,频率为50Hz~60Hz,三相接法为D接或Y接中性点调压的电力或工业变压器,在带负载的情况下变换变压器接头,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以达到输出端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之内;或根据载荷要求来达到增加或减少输出电压,以实现调整线路上的电压的目的。
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 2021-08-26
晶体管开关特性示教板
包含:1.5V*2电池盒(黑),单联3档船形开关,各种色环电阻,直插式S9013三极管,高亮¢5mm红色发光二极管,K2A46台阶插座等。教学功能:完成高低电平的讲解和电平检测器的应用,对晶体三级管开关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晶体三级管开关特性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教学应用:1、利用此示教板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电压档、电流档的使用。2、利用此示教板深入讲解晶体三级管的开关特性。3、利用此示教板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书中小试验。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乾立线性偏光洗墙灯-全护眼教育照明产品
深圳鹏翔智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为了更加直观地探究纳米世界,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发展高时间-空间分辨能力的微纳探测技术,由龚旗煌院士负责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近日,该重大仪器项目在基于超快光电子显微镜技术实现表面等离激元的多维度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18年11月1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 杂志(Manipulation of the dephasing time by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localized and 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 mode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356-x)。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因其高局域强度,小局域尺度,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大量应用在不同领域。但是,几个飞秒的超短模式寿命(dephasing time)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该工作设计的多层结构实现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的强耦合(图1(a))。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也清晰地证明在强耦合下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近场方面,光电子显微镜对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进行直接成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远场探测技术的限制。并且结合不同激发光源,实现不同维度的探测。结合波长可调的激光光源,光电子显微镜在频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波长变化的强度演化过程(图1(b))。结合超快泵浦探测技术,光电子显微镜在时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趋势。该工作更加深入并直观地探测强耦合体系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通过强耦合中失谐量的改变实现模式寿命的操控,相较于未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模式,强耦合的模式寿命由6飞秒(10-15秒)提高到10飞秒。这一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发展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人工光合成、生物传感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图1、(a)光电子显微镜和多层结构示意图,(b)远场和近场探测曲线、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光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分布图。 此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杨京寰和重大仪器项目的国际合作者、北海道大学助理教授孙泉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和北海道大学Misawa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除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该工作还得到了科技部、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学术振兴会、北海道大学纳米技术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目前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的研制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经取得了一批包括此工作在内的阶段性成果。该实验系统的核心仪器是附带低能电子显微功能的光电子显微镜(PEEM), 其激发光的波长覆盖范围从极紫外到近红外(图2)。下一步该实验系统有望在二维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表面介观物理等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发挥积极作用。图2、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4-11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该实验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几个飞秒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和四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为介观光学与微纳光子学研究的强大实验测量手段。
北京大学 2021-04-11
微纳多层聚合物光学膜
聚合物多层光学膜代表着光学膜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光电 子相关产业有广泛的应用,国内产品市场完全被美国 3M、日本东丽等跨国公司所垄断。项目拟通过设计一维、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利用光子晶体结构的禁带实现不同能量的光子进行选择性透过,来实现复杂的光谱选择(例如红、蓝光双带通滤波器)和偏振态调控。产品的实现和产业化,可填补国产高端光学膜产品市场空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光学式电流和电压传感器
在电力系统中,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间的联络元件,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供电,以监测控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随着现代电力技术向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起保护作用和监控作用的电流传感器提出了向小型化、自动化、高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要求。传统上使用的充油式磁感应电流互感器,由于设备充油,并用铜导线做传输介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
电力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高达数百千伏的输电、变电站、网已被越来越多的引入电力系统。相应地必须研究发展新型的高压测量设备,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光纤传感器由于具有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没有的独特性能,所以一经问世,便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电流进行变换和测量的方法并不少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动量拓扑诱导的光学牵引力
物理学院丁卫强教授团队在光操控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出运用背景结构动量辅助实现高效光学牵引力新方法,相关成果以《连续域中束缚态实现模式对称性辅助的光牵引》(Mode-Symmetry-Assisted Optical Pulling by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研究成果为光力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发展先进光操控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运用光力可精准操控微纳物体,但传统光学操控仅能实现对物体的定点捕获,而对物体的平动自由度操控效率很低,如何实现“逆光而上”的光学牵引是面临的难题。针对该难题,丁卫强教授团队突破现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制约,提出运用背景结构动量辅助实现高效光学牵引力的新方法,将传统方案中物体和光场二者之间的动量传递,推广到了物体、光场和背景结构三者之间。通过周期背景结构中连续域中束缚态这一特殊光学模式,将周期背景晶格的动量通过光场模式对称性调控传递给物体,实现了极高效率的光学牵引力,即使在光场被全反射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光学牵引,该机制实现的光力比已有结果增强了近一个数量级,且对物体参数变化不敏感。 哈工大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哈工大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航为论文第一作者,物理学院丁卫强教授、曹永印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工大物理学院冯睿老师、博士研究生史博建、孙芳魁副教授,同济大学施宇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杨教授,苏州大学高东梁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朱彤彤老师,东北林业大学汤冬华老师对论文发表作出重要贡献。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253802 连续域中束缚态实现模式对称性辅助的光牵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