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非线性霍尔效应理论上取得进展
线性霍尔效应需要破缺时间反演才能观测到;非线性霍尔效应需要破缺空间反演才能被观察到。 最近有多个实验小组报道了具有时间反演的非线性霍尔效应的观测结果,包括MIT的 Pablo组和Gedik组的双层WTe2实验 (并列一作为马琼,徐苏扬,沈汇涛),Cornell 的Mak & Shan实验组的多层WTe2实验等。 南科大卢海舟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教授谢心澄也发表了相关理论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1, 266601 (2018)。这篇文章中他们回答了一个实验关心的问题,什么样的能带特征可以对应强非线性霍尔信号?他们发现可以用二维狄拉克模型描述的倾斜的能带反交叉点或者拓扑反带的位置都会带来比较强的非线性霍尔信号。此外,他们的理论还和Cornell的实验的角度依赖关系进行了对比。 这种新奇的非线性霍尔效应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实验和理论研究证明无序是反常霍尔效应主要来源。非线性霍尔效应从第一阶就强烈依赖无序,高阶效应更是Berry曲率和无序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无序对非线性霍尔效应的贡献将是一个重要的题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分析与综合问题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项目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鲁棒控制。主要研究状态信息延迟下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和泛函,很好地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控制领域的严格反馈结构非线性滞后控制难题。对于一般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反馈控制设计框架,克服了现有文献关于滞后项的强假设条件。  2、非线性关联滞后大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提出了强非线性关联环节下大系统的分散自适应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解决了非匹配模型跟随控制难题,为强耦合滞后大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3、滞后系统智能控制和网络化系统控制设计。提出了非线性滞后系统的无记忆智能控制设计理论与方法。给出了非对称网络环境下遥操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网络环境参数、控制器参数和系统性能的显性表达式。 4、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化合反应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同时构建了工业无线网络控制平台。 研究成果在大型高炉建模与节能减排优化控制、恶劣工业环境下无线网络化控制、物联网、网络化机器人远程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燕山大学 2021-05-04
一种非线性剂量-效应曲线的批量拟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线性剂量-效应曲线的批量拟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剂量-效应数据库的构建、拟合参数数据库的构建、剂量-效应数据读取、剂量-效应数据单调性判定、单调剂量-效应数据高频试错拟合、非单调剂量-效应数据高频试错拟合、最优拟合函数选择合等过程。本发明以非线性函数的拟合参数数据库SVCF为基础,采用高频试错技术对剂量-效应曲线数据进行批量快速拟合,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非常适用于当前利用定量高通量筛选技术对化学物质进行毒性测试产生的大批量的剂量-效应曲线数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考虑连接非线性的螺栓连接等效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连接非线性的螺栓连接等效建模方法,根据待分析对象的几何特征建立三维实体网格,确定螺栓所在位置需要赋予螺栓连接非线性特征的单元,定义基于Iwan模型的弹塑性随动强化材料,在有限元软件中,使用自定义本构的相关模块定义该材料,得到可使用的材料属性,取出螺栓所在位置希望赋予非线性连接特性的网格,赋予所定义的材料属性,其他部分仍赋予原定的材料属性,根据实际分析需求进行有限元计算。本发明基于Iwan模型力学关系,通过商用有限元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定义基于Iwan模型的随动强化塑性材料本构,再将该材料赋予连接部位单元以实现连接非线性滞回特性简化建模。本发明方法能够适用于螺栓承受较大载荷、变形等出现界面微滑移状态,计算操作简便。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温超导磁体非线性分析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体非线性分析建模方法,根据磁 体实际模型,建立电磁热耦合分析的 PDE 模型,并根据 PDE 模型求 解结果计算动态电感、电阻等效参数,并获取超导磁体临界电流、最 大温升等关键参量;根据电感、电阻参数与磁体两端压降的数学关系, 利用受控电流源来等效磁体模型,在仿真中任意时刻,磁体的等效电 感、等效电阻及关键参量均与磁体当前状态相关,充分考虑了超导磁 体的非线性 E-J 特性。本发明可以体现系统控制模块与超导磁体的相 互影响,进而分析控制算法对超导磁体响应特性的影响。与传统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全光纤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建林教授研究团队在全光纤光波长转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二维材料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方案,利用该方案制备的波长转换器,仅需百微瓦量级光功率(远小于一支普通激光笔的输出光功率)即可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该技术在全光纤中实现光波长的高效转换,兼容现有成熟的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也为其他高性能全光纤非线性器件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全光纤的二阶非线性效应不仅可以拓展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波段,还有望实现全光纤的线性电光调制器、缠绕光子对等,可极大拓展业已成熟的光纤通信、传感技术在信息处理与感知领域的应用范围。然而,石英光纤的中心反演对称性阻碍了其二阶非线性效应的产生和利用。目前,基于二阶非线性效应实现光波长转换,需要对光纤进行特殊掺杂、极化等复杂工艺处理,以及高功率脉冲激光泵浦等苛刻条件,因此如何降低光纤中波长转换的实现条件,成为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层状二维材料硒化镓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器,利用微光纤导波模式的强烈倏逝波与硒化镓的相互作用,利用百微瓦级连续光即可实现倍频、和频等非线性参量转换过程,进而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efficiency second-order nonlinear processes in an optical microfibre assisted by few-layer GaSe”为题,已在国际光学顶尖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团队姜碧强副教授,通讯作者为甘雪涛教授和赵建林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304-1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非线性编辑系统--高清编辑工作站
产品详细介绍EDWS 1000 技术参数Intel 酷睿 四核 主频3.0GHz> 8G DDRIII SDRAM> 1G 显存专业显卡> SATA 1T 系统硬盘> SATA 2T素材硬盘> 蓝光刻录机 > 24寸高分辨液晶显示器> Windows7 64位操作系统> 最新版EDIUS编辑软件> 专业服务器机箱,木质音箱> EDIUS专用彩色快捷键标识键盘、光电鼠标> 系统光盘、全中文使用手册、系统保修EDWS 1000 产品特性> IEEE1394、S-Video、复合、RCA非平衡音频,HD/SD YUV分量(输出)、HDMI(输出)接口> 支持5层1080i高清视频及图文进行实时编辑及文件输出> 独有的手写动画效果制作、3D模型插件、2D图文转3D插件等图文编辑功能> 集成VisExporter和VisFileTransfer For EDIUS转码、传输专用模块,3维例子特效模块,VisMontage 图片制作模块> 完善的VISMAM视音频文件的转码、元数据管理、文件检索和下载视音频资料管理功能
长沙世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宽温度范围连续可调控固态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是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的是在某种外界条件(如:光、热、化学环境变化等)变化下,能够在非线性光学 “开”、“关”两种状态间切换的物质。先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液态材料,但其易失谐以及不稳定等特点,使得液态开关材料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而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具备非线性性质优良、性能稳定、易于调控等优势;但是目前具备固态非线性开关特性的材料却还很匮乏,这是因为其不仅要求其结构构筑基元是强响应非线性活性基团,而且环境变化下具备基元间对称性的可逆重排特性。目前,已经报道的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在状态间切换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相变温度Tc,正因如此,已报道材料只能在一个固定温度点下使用,这严重限制了固态非线性材料在温度响应方面的应用。 2018年吴立明课题组从理论上预测具不对称性的单氟磷酸根PO3F2-有望成为新的DUV NLO功能基团,并提出氟磷酸盐可作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而通过实验合成获得(NH4)2PO3F,NaNH4PO3F∙H2O,(C(NH2)3)2PO3F等新型单氟磷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Chem. Mater. 2018, 30, 7823-7830.)。对其中非线性晶体材料(NH4)2PO3F相变特性深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在温度变化下发生低温相(P21/n、无非线性信号)和高温相(Pna21、有非线性信号)的相互转变。通过单晶结构表征分析证实,该相转变需要克服氢键网络重排的能垒。基于此,该工作提出,如果能调控(NH4)2PO3F中的氢键结构,有望实现对该化合物相变能垒和相变温度的调控。据此,该工作利用K+与NH4+的半径相似但不存在氢键环境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Kx(NH4)2-xPO3F (x = 0.0 – 2.0)。研究表明,随着K+含量x的增加,由于Kx(NH4)2-xPO3F结构中氢键网络不断被削弱,发生相转变所需克服的能垒也逐步降低,在材料性能上则表现为非线性开关激发温度Tc的不断降低。因此,通过调控材料中K+离子的含量,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Kx(NH4)2-xPO3F (x = 0 – 0.3)可实现激发温度Tc在270–150 K大温度范围内的连续可调。这是首次实现对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激发温度的调控,并且根据K+离子含量的控制,可实现在120摄氏度范围内的宽温度连续可调。通过理论计算高温相与低温相的自由能证实当K+含量高于30%时,由于氢键结构的过度削弱,该相转变消失,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该工作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非线性光学开关性质之间的内在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非线性开关局限在特定温度的壁垒,而且为今后研究氢键机制作用下调控宏观性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宽温度范围连续可调控固态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是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的是在某种外界条件(如:光、热、化学环境变化等)变化下,能够在非线性光学 “开”、“关”两种状态间切换的物质。先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液态材料,但其易失谐以及不稳定等特点,使得液态开关材料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而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具备非线性性质优良、性能稳定、易于调控等优势;但是目前具备固态非线性开关特性的材料却还很匮乏,这是因为其不仅要求其结构构筑基元是强响应非线性活性基团,而且环境变化下具备基元间对称性的可逆重排特性。目前,已经报道的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在状态间切换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相变温度Tc,正因如此,已报道材料只能在一个固定温度点下使用,这严重限制了固态非线性材料在温度响应方面的应用。 2018年吴立明课题组从理论上预测具不对称性的单氟磷酸根PO3F2-有望成为新的DUV NLO功能基团,并提出氟磷酸盐可作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而通过实验合成获得(NH4)2PO3F,NaNH4PO3F∙H2O,(C(NH2)3)2PO3F等新型单氟磷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Chem. Mater. 2018, 30, 7823-7830.)。对其中非线性晶体材料(NH4)2PO3F相变特性深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在温度变化下发生低温相(P21/n、无非线性信号)和高温相(Pna21、有非线性信号)的相互转变。通过单晶结构表征分析证实,该相转变需要克服氢键网络重排的能垒。基于此,该工作提出,如果能调控(NH4)2PO3F中的氢键结构,有望实现对该化合物相变能垒和相变温度的调控。据此,该工作利用K+与NH4+的半径相似但不存在氢键环境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Kx(NH4)2-xPO3F (x = 0.0 – 2.0)。研究表明,随着K+含量x的增加,由于Kx(NH4)2-xPO3F结构中氢键网络不断被削弱,发生相转变所需克服的能垒也逐步降低,在材料性能上则表现为非线性开关激发温度Tc的不断降低。因此,通过调控材料中K+离子的含量,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Kx(NH4)2-xPO3F (x = 0 – 0.3)可实现激发温度Tc在270–150 K大温度范围内的连续可调。这是首次实现对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激发温度的调控,并且根据K+离子含量的控制,可实现在120摄氏度范围内的宽温度连续可调。通过理论计算高温相与低温相的自由能证实当K+含量高于30%时,由于氢键结构的过度削弱,该相转变消失,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该工作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非线性光学开关性质之间的内在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非线性开关局限在特定温度的壁垒,而且为今后研究氢键机制作用下调控宏观性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声场辐射和非线性二阶声场的解析方法
无限大刚性障板振动源辐射声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声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研究考虑了声场的非线性现象,如谐波产生、波形畸变等。特别是有可能将超声非线性效应应用于医学超声谐波成像或测量,为获得更高质量的超声图像提供一种新方法。   本项目主要在这三方面进行了研究:1、给出高斯展开法一个较严格的数学基础,改进了求解声源分布函数的高斯展开系数的方法;对高斯函数展开法进行了推广,研究了声学和光学中常用的一些源所辐射的场分布;研究了具有任意分布源声场的解析解,提出了声场分布的二维高斯束展开理论。2、研究了非线性二次谐波声场解析解和计算的新方法,使得非线性二次谐波声场分布计算大大简化;研究了平面和聚焦的活塞声场的二次谐波;在此基础上,给出任意形状和分布声源的非线性二阶声场的一般解析理论。3、建立了一套非线性超声测量系统和显微系统。研究超声显微镜测量液体和和生物媒质的非线性参量B/A的新方法,进行实验测量。   主要成果发表在JASA上,引起广泛关注。论文他引8篇,总57次。其中SCI他引7篇,43次。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