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THEIC的大分子成炭剂TT4
传统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IFR) 是由酸源聚磷酸铵 (APP) 、炭源季戊四醇 (PER) 和气源三聚氰胺 (MA) 所组成,季戊四醇虽然具有较好的成炭性,但由于其分子量低,与材料相容性差、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差,在与树脂的高温复合加工过程以及所制备的阻燃材料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该成炭剂TT4与聚磷酸铵APP按TT4 : APP=1 : 2的配比,在聚合物中IFR重量配比30%时,阻燃氧指数达到35以上,同时达到UL-94 V0级别,无溶滴现象,比传统的三嗪类成炭剂的综合成炭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聚烯烃、聚苯乙烯类树脂 (ABS和HIPS等) 、PBT、PET、尼龙、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弹性体等多种场合。该成炭剂具有THEIC的超支化结构,具有优异的成炭能力,可以形成致密的炭层厚度和坚韧的炭层强度,与聚磷酸铵等P-N系无卤阻燃剂配合,具有十分理想的协同效应,赋予材料卓越的阻燃性能,是十分理想的。 目前市场上三嗪类成炭剂均采用三聚氯氰为起始反应物,涉及溶剂后处理和氯化氢尾气处理问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且生产成本高。本项目以THEIC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熔融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溶剂,产品质量稳定。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鉴定及其应用
该发明属于家畜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个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和这两个SNP构成的单倍型的鉴定及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两个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和这两个SNP构成的单倍型的鉴定及应用。本发明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寻找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单倍型,以此作为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单倍型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该专利确定的SNP位点,对于研究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于规模化猪场进行育种选择应用具有巨大经济效益。 转化条件:规模化猪场的大群体检验和应用,需后期在群体中进一步验证并应用。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面向水处理和物料分离的高分子纳滤膜
纳米颗粒/高分子复合中空纤维膜采用先进纳米颗粒涂覆技术,使得纳米颗粒均匀涂覆于高分子膜表面,形成高性能纳滤膜。其截留性能接近于陶瓷膜,成本接近于高分子膜;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技术,膜出水量将比平板纳滤膜大2-3倍;纳米颗粒改性膜表面具有优异抗污染性能。纯水通量大于15 Lm-2hr-1bar-1;分子量350gmol-1染料截留率大于99%。适用于高盐度印染废水脱色、回用、零排放等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利用分子技术发掘、创新番茄种质和新品种选育
番茄是世界主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我国番茄栽培面积1800万亩,国外番茄品种抢占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发掘番茄抗性特异种质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创新番茄优异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亲本和创制新品种,创新番茄制种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培育出可抗衡和替代洋品牌的自有品种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该技术对目标基因的转移,不仅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而且可克服再度利用隐性基因时识别难的问题,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研究成本等,与常规育种相比,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2——3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该技术的关键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简便性。 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番茄抗根结线虫、抗青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等抗病基因和果实耐贮基因特异分子标记,这些实用性强的分子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番茄多抗优质自交系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成了含以色列、美、荷等国家番茄种质遗传基础的优良自交系420余份,为番茄品种选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利用选育出的自交系,聚合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华番2号、华番3号。 项目组在发掘和创制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和新种质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分子育种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番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该技术适用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和番茄制种应用,技术体系和标记也实用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的育种研究应用,该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项目组所研创的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国内蔬菜育种和科研单位广泛成功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所创制的系列番茄新品种、新组合以及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在湖北各市县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新品种的综合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品种。项目组所研制的番茄高效规模化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发布于 2020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动点马达蛋白 CENP-E 抑制剂 Syntelin 的抗三阴性乳 腺癌的靶向治疗
成果创新点 首个 CENP-E 马达驱动域结合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Syntelin,对实验性乳腺癌的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用于 制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药物。对实验性乳腺癌的有较好的 治疗作用,可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药物。 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转化计划 转让 所需支持 预计所需资金 5000 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一种控制吡砂岩小流域沟道泥沙输移的植物治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砒砂岩小流域沟道泥沙输移的植物治理方法,首次通过采用共生的灌草搭配模式并以特定形式的种植方式解决了一般植物谷坊无法拦截细沙且使用年限较短的缺陷,提高了固土固沙蓄水能力;本发明方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且能极大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且不会对当地已形成的脆弱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方法可以显著减少沟道内的水土流失和泥沙向下游的进一步输移,同时减缓了水流冲刷,储存了水分,改善了土壤,对沟道内防止泥沙输移、提高植物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种控制吡砂岩小流域沟道泥沙输移的植物治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砒砂岩小流域沟道泥沙输移的植物治理方法,首次通过采用共生的灌草搭配模式并以特定形式的种植方式解决了一般植物谷坊无法拦截细沙且使用年限较短的缺陷,提高了固土固沙蓄水能力;本发明方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且能极大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且不会对当地已形成的脆弱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方法可以显著减少沟道内的水土流失和泥沙向下游的进一步输移,同时减缓了水流冲刷,储存了水分,改善了土壤,对沟道内防止泥沙输移、提高植物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CRISPR基因编辑PD-1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成果
2020年4月27日,我校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CRISPR-edited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结果,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外T细胞中编辑PD-1基因,经体外T细胞培养扩增,再输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受试者,首次证明了该疗法在NSCLC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其他并列第一作者为胸部肿瘤科薛建新研究员、周晓娟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2016年7月,《Nature》杂志率先报道卢铀教授团队计划开展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并于2016年10月进行了首例受试者治疗。项目组严格按照临床研究方案计划,随访2年,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31日。该临床试验完成12例三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入组受试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无3级及以上细胞治疗相关毒性发生和治疗相关性死亡。在入组的12例受试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7周,中位生存时间(OS) 为42.6周。临床评价为疾病稳定(SD)2例中,一例受试者稳定时间近18个月。 该临床试验还重点研究CRISPR基因编辑对T细胞制品的脱靶效应,该团队分别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对细胞制品进行脱靶检测。结果显示这种CRISPR基因编辑导致的脱靶效应是低突变频率或不常见的。该临床研究是一项转化性I期临床试验,其成果的发表,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向临床研究转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川大学 2021-04-11
英示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英示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苏州英示测量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5
卧式波纹小胆换热水箱80L/100L/120L
山东龙普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